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师生职业技能大赛竞争力的探索与实践

2015-11-25 09:21单以才施泽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15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我院

单以才 施泽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师生职业技能大赛竞争力的探索与实践

单以才 施泽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职业技能大赛是当今政、行、企、校多元良性互动的成功典范,在驱动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增强我院师生职业技能大赛竞争力,笔者以我院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通过对师生多年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分析与总结,结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影响力的辩证解析,对我院科学组织职业技能大赛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力争提高我院在职业教育领域知名度的同时,使职业技能大赛更好地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服务。

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影响力;竞争力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在助推我国由“经济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强国”转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为全面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国家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明确了“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手段。[2]而“师生职业技能大赛”是当今形势下“政行企校”四方联动较为成熟的手段。“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打造理论高、技能强、素质硬的师资队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科学发展的有力武器。

1 我院往年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情况分析

1.1 职业技能大赛的参赛现状与成果

我院自2002年破格晋升为高职院校以来,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始终坚持“为信息产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提供第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推动我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工程,切实培养我院师生的知识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技能创新能力,学院领导积极响应国家有关职业技能大赛的各项政策,高度重视国内外相关赛事,设立了用于参赛的专用款项,引领师生踊跃参加国内各种级别的技能大赛。至今,我院师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设计大赛以及各种行业组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师生参赛选手的培养模式上,机电学院总结多年来参加各种技能大赛经验和机电师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个优秀大赛选手较为成熟的培育思路(如图1所示)。机电学院因此荣获了2011年度院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几年来,我院多次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先进单位”。

图1 机电学院职业技能大赛选手的培育思路

1.2 影响我院职业技能大赛水平的析因与分析

通过系统分析与总结目前我院参加的各种技能大赛(下面以机电学院参赛为例,诸多见解仅代表个人之见),笔者发现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美中不足之处。

(1)从参赛师生数量上看,极少数师生的参赛表明,职业技能大赛的影响力并未得到我院师生的普遍认可。

(2)从参赛监控体制来看,缺乏一套完善的过程监控机制,如学院没有一个职能部门统一组织、参赛方案无合理性评估、比赛成果的应用跟踪等。

(3)从参赛队伍构成来看,暂未形成一个合理的参赛梯队。如何有效解决两年校内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将是今后参赛队伍组织的“瓶颈”。

(4)从奖惩机制来看,学院尚未设立“令人振奋”的激励条例,如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奖励幅度(综合测评、就业)等。

(5)从资金投入上看,由于缺乏对参赛项目的合理性评估,出现了“资金投入”与“成果产出”的不平衡。

(6)从比赛成果的效应来看,因赛后成果的后期效应没得到应有重视,使技能大赛的作用和影响力受到了很大的抑制。

2 职业技能大赛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

2.1 提供高职师生的交流平台

尽管职业技能大赛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举办时间不长,但赛项设计和技术平台都成功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一方面给高职院校提供了一个展示办学水平的平台,同时也为职业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此平台,高职院校能拓展视野,及时了解业界前沿技能,动态调整办学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老师还可了解行业的新技能和新标准,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状况、社会对专业技能的需求状况,为他们的日后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学生也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热情和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基本功,从而找到了成才的方向和动力。[3]

2.2 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和办学水平。通过职业技能比赛,能很好反映一些课程在讲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如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工作过程不一致。与此同时,职业技能大赛使职业院校能找准更好的改革目标[4],对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创新的作用有三:对课程目标制定导向作用;有利于选择更实用、更适量的课程内容;有利于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内容。

2.3 加快高职师资的双师建设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实时更新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操作技能。但现在高职院校的新教师多来自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掌握严重欠缺;企业中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受到待遇、编制等条件限制很难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立足自身开展教师队伍的双师建设,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而职业技能大赛平台是一个促进教师技能学习的良好平台。通过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可以参加一些行业企业的技能培训,会接触到很多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他们要想很好地指导学生,就必须在已掌握的教学层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先于学生掌握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这样,大赛不但深化了教师的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拓宽了其知识面,促进了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

2.4 培育高职师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技能大赛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职教观念,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技能平台,在学生知识理论够用的前提下,运用最新教法、学法、练法,对师生团体的职业素质的综合检验。在技能大赛中,由于赛项设计密切贴合生产实际,参赛师生要接受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考核,因而每个赛项都需要多名师生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好的比赛成绩要靠扎实的训练来保证,同时还要靠很高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来实现,细节决定成败是参赛学生的亲身体会。职业素质中所需的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企业管理理念、文化渗透及创新精神在大赛项目中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职业技能大赛对培育学生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5 消融技能大赛的不利影响

自2008年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以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在国内职教领域已取得良好成效,此种面向岗位就业新型的创新教学模式,应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一个重要方向。但据课题组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参赛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还在于“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互动机制尚不完善,“教赛结合”的合力效应尚不明显。如何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良性的教学模式,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优化的过程。鉴于国内职业技能大赛现状,笔者以为,发挥大赛最大效用需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重技能与轻理论;重个体与轻全体;重比赛进程与轻赛后应用;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3 提升我院师生职业技能大赛竞争力的探索与实践

3.1 针对参赛过程 构建配套监控机制

在参加各项职业技能大赛初期,我院除设置参赛专用款项和比赛结果作模糊评价外,其余参赛的各项事宜由各分院,或指导教师进行全权负责。为保证参赛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使每次参赛能达到预期效果,我院已成立了一支由专业资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的职业技能大赛工作指导小组,由其负责对职业技能大赛的全程监控,如参赛项目的合理选择、参赛队员选拔机制、参赛方案的可行性评估、参赛过程的定期汇报、赛后成果的应用推广等。

3.2 基于专业群体 科学组建师生参赛队伍

在指导教师和学生选手组建上,我院过去采取手段较为单一,常常直接以与大赛项目接近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为参赛对象。而职业技能大赛项目通常是一个专业综合实训系统,如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项目“自动线安装与调试”,它涉及传感技术、气动技术、低压电气控制技术、工业网络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等。仅以某一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对付具有如此错综复杂的专业网络的大赛项目,明显势单力薄。为避免这一问题,机电学院在第六届“飞思卡尔杯”智能车设计大赛中,基于生产设备类专业群为平台,以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两专业为核心,联合汽车专业、通信设备制造、表面组装技术三大专业,首次跨专业组织了师生参赛队伍。在与实力雄厚的研究生、本科生对抗中,我院一举获得了华东赛区“三等奖”。但如何充分发挥跨专业师生的各自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摸索与实践。

3.3 应用实践教学平台 合理优化资金投入

与本科型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建立了大量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比如,机电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拥有西门子未来实验室、GE-FUNC实训室、PLC实训室、传感实验室、气动实训室、SMT教学工厂、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实训室、省级先进制造实训基地等,还拥有院级的PLC研究室、SMT工艺研究室、汽车电器维修研究室,这些实践教学的研究平台为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几年来为机电学院培养了数十名学生选手,参加了国内各种级别的技能大赛,取得了许多满意的成绩。期间,为了满足不同比赛的训练要求,对现有实践教学平台进了整改与优化。这不但节省了技能大赛的资金投入,还保证了实训教学平台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还延长了使用寿命。

3.4 加强赛后成果转化 努力提升参赛价值

目前职业技能大赛的类型,主要分为技能实操型和自主创新型两种。赛项设定、设备选择、标准制订、评委挑选等大赛的宝贵资源,无疑能形成质量品牌效应和质量推动效应。依托大赛平台为载体,可由多家院校、行业和企业人员组成“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发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现专业综合技能应用、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养成、注重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的高职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和课程。这样做本身就是将技能大赛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将技能大赛的成果进一步推广,将技能大赛的成效进一步延伸,从而也必将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做出历史性贡献。

3.5 完善奖惩激励机制 激发师生参赛热情

在奖励机制上,我院先前采用教师节奖励、教师年终考核加分、学生综合测评加分等奖励方法。从现有奖励手段的执行效果来看,考核机制并未调动起大部分专业教师和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为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指导热情,学院加大了对指导教师的奖励力度,如加大工作量考核、优先考虑职称评审等,同时为孕育更好的职业技能大赛的参赛环境,可优先考虑大赛指导教师的教科研申报、业务培训、企业实践等,甚至提供专用的职业技能大赛工作室。

从学生参赛情况来看,由于职业技能大赛与学生的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发生时间冲突,鉴于就业压力,众多的优秀学生选手放弃了参加比赛机会,这将是今后组织学生参赛队伍的一大“瓶颈”。对此,我院根据大赛成绩采取相应的实训课程免试、职业技能证书免考、优先推荐名企就业等优惠政策,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职业技能大赛中来。

4 结束语

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与创新的结晶,更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我院以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通过多年对技能大赛的探索与实践,在国内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有力增强了我院师生职业技能大赛竞争力,在提高我院在职业教育领域知名度的同时,也为我院更好地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刘克勇.技能大赛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最有效抓手[J].江苏教育,2009(2):15-1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1.

[3] 吕景泉.谈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业特色和价值内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9-11.

[4] 李召旭.试论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2009(10):115-11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Rais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petitiveness in Skills Contests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an Yicai, Shi Zebo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210023, China

The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held together by government, industry, enterprise,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s one of successful practices. It plays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school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n order to raising our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petitiveness during building backbone higher vocation school, the experiences from attending skills contest in the past years are analysed in this paper. Meanwhile, some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for taking part in skills contests in the future are proposed after dialectical analysis of skills contests effect on vocational school are carried out. Its purpose is to enhance Brand Awareness of our institute in th feld of vocation school, and make skills contest better service for training the applied talents with higher quality and technical abil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skills contest; impact; competitiveness

2015-06-29

单以才,博士,副教授。施泽波,本科,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学院副书记。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编号:GZYLX2011073);2013年江苏省教改立项课题(编号:2013JSJG376)。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大赛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说谎大赛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