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宁夏企业R&D投资风险研究

2015-11-26 09:07马晓英韩纪江范建荣
中国科技信息 2015年22期
关键词:宁夏企业

马晓英 韩纪江 范建荣

新常态下的宁夏企业R&D投资风险研究

马晓英 韩纪江 范建荣

近年来,宁夏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中,企业R&D经费占宁夏R&D经费支出的比重在80%~9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值,说明我区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特征更为明显。目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给企业科技创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宁夏企业R&D投资中存在的市场、技术、收益、环境、技术交易市场和金融市场等宏观风险因素,提出相应风险控制措施促进提高企业R&D投资效率,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给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和技术进步,市场逐步转向质量型和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R&D活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企业要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必须首先保持领先的R&D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增加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经济新常态也给企业研发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创新的风险实际上是增加了。尤其是在西部内陆地区,创新所面临的风险更高。由于交通不发达、产品运输成本高、远离大市场,导致创新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存在时滞。技术研发力量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导致创新收益和风险承担能力弱。为了促进西部内陆地区的创新,必须更加重视研发所面临的风险。要重视风险,就必须搞清楚风险结构,企业R&D投资中到底面临哪些风险,哪些风险是制约宁夏企业R&D投入关键的因素?本文将对宁夏企业R&D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提高宁夏企业R&D投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

R&D投资风险的研究述评

风险是指事物发展与人们的期望之间存在差异,即不确定性。对R&D投资风险的研究,理论界进行了许多探索,最初的研究开始于1996年,屈交胜等人按风险性质将R&D项目风险分为技术、商业、环境和管理风险,按项目研究过程中的风险来源分为资金、设计、试验、生产、设备和管理风险。1997~2007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R&D风险的文献有68篇(维普期刊数据库),这一阶段有关R&D风险的研究大量增加,研究内容多是针对R&D项目组合选择、风险测度和风险管理以及企业R&D风险投资及管理的研究。自2008年以来,有关R&D风险研究的内容更为具体,多是集中在企业R&D投资风险的某个方面来展开探讨,如财务风险、合作风险、创新风险、知识产权风险、收益风险等方面。总之,我国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开始得到更多的关注,R&D投资风险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成为影响我国企业R&D正常活动的重要原因。

宁夏企业R&D活动的基本特点

(1)宁夏企业R&D经费占总经费支出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

2005~2013年,宁夏企业R&D经费占总经费支出的比重均在80%以上,平均为85.0%;全国企业R&D经费占总经费支出的比重在80%以下,平均比重仅为73.2%,宁夏企业R&D经费投入的比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宁夏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特征更为明显。

(2)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相比,在R&D活动中承担了更高的技术研发风险

2005年~2013年,宁夏科研机构和高校R&D经费占全区R&D经费支出的比重均不超过10%,企业R&D经费占总经费支出的比重远远高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R&D经费投入,因而企业承担了更高的技术研发风险。

(3)企业R&D单个项目资助额度增加,经费集中度更高,研发资金在各个阶段的有效分配和管理将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图1 2005~2013年全国及宁夏企业R&D经费占总经费支出占比情况

图2 2005~2013年宁夏R&D经费活动类型分布结构情况表

2013年全区各类企业共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课题)1116项,比上年减少27.3%,(R&D)项目(课题)经费为142388.6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3.6%,平均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为127.59万元,高于“十一五”期间的单个项目支持额度,R&D项目经费集中度更高,资金支持强度增加是有利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但同时项目研究过程中的设计、试验、生产、设备的投入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图3 2008~2013年企业R&D单个项目平均支持额度

图4 2008~2013年宁夏工业企业政府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图5 宁夏企业R&D投资风险因素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强度依然水平较低,增加了企业市场竞争的风险

2013年,全区开展R&D活动的1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为0.4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0%)。国际上普遍认为只有R&D投入强度达到5%以上的企业才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低水平的R&D投入强度,导致我区多数工业企业无力进行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战略研究,技术创新活动普遍维持在对一些低端技术的研发上,增加了企业市场竞争的风险。

(5)企业R&D活动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不足,导致了企业研发成本的增加

2013年宁夏工业企业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到的减免额为6395.1万元,少于2011年和2012年,2013年高新技术企业减免额为3601.9万元,是从2008年到目前为止最少的一年,从图4中可以看出宁夏企业对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有关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和税收优惠政策并不了解,导致了享受优惠政策的不确定性,使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加。

宁夏企业R&D投资面临的风险分析

近三年来全区GDP增速已经明显放缓,2012~2014年分别为11.4%、9.6%、7.3%。宁夏的经济发展也将改变以往依靠投资拉动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改变,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区企业R&D活动与以往相比,承担的风险更大。以下将企业R&D活动面临的宏观风险因素根据共性和个性特征分别从国际、全国和宁夏三个层面来进行具体分析:

技术和创新收益是任何一家企业都面临的风险因素,归为全球共性问题;制度环境对企业的制约是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风险;宁夏企业R&D投资活动面临的风险有其个性特征,主要来自于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风险。

技术方面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技术的失败率总是大于成功率,主要因为技术研发的成功要受到设计、试验、工艺、材料、设备与设施供应能力的影响和限制。小试研制成功,中试放大过程中的技术成功率也是不确定的,从中试到产业化阶段,产品成功上市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受售后服务的影响。产品事先是难以确定其效果的,如有的技术有副作用,有的对环境造成污染因而即使能成功地开发生产也会限制其实施。

收益方面的不确定性。企业研发本来应该遵循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但是由于存在知识外溢和外部性,有些研发成果会被借鉴或模仿,企业的研发收益就不可避免地向其他企业溢出,即创新收益的外部性。原创企业能够得到多大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如一项技术研究的实施需要组织大量的科技人员、安排大量的资金以及整套的设备。在产品化阶段和市场化阶段,还需要专门的生产人员、营销推广人员以及广阔的营销网络系统,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当企业的研发收益外溢时,企业的收益往往大幅度低于预期。

制度方面的不确定性。政府政策措施构成一种制度环境,能够深刻的影响到R&D研发过程。制度环境对于研发的影响主要来自几个方面:(1)激励机制不完善。如对专利保护方面,由于政府对一些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制裁措施不利,导致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的创新收益被侵权企业获得,打击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对创新的最终结果产生较大影响。(2)政策层面的不稳定。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有时不能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这使得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也面临着制度环境不确定性的风险。

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包括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从需求方面看,科技创新必须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任何研发成果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如果研发前后的市场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可能导致研发成果没有市场。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地区,交通不便,远离东南沿海大市场。虽然网络已经遍布各地,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但这些信息的获取依然滞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不敏感。如2013年宁夏石嘴山一家企业投资1.7亿元开展了太阳能光热发电设备的研究,通过真空溅射镀膜技术提高了高温金属集热管质量,建成了生产线。但之后发现国际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出口开始变得低迷,并且国内市场因缺乏大规模光热发电站而需求不足,所以该企业虽然研发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但却卖不出去。

从供给方面看,由于研发具有时效性,可能同时还会有别的企业也正在进行类似的研发,某一企业开始研发的技术,在最初可能是非常先进的,但是当研发结束后,该项技术创新也许已经过时,因为竞争者有可能抢先生产出新产品。

技术交易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R&D活动产出专利、科技论文、技术贸易等直接产出成果,直接产出成果进一步作用于科技进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这些效益中的部分因素又反过来作用于研发投入。但是宁夏专利、技术交易平台比较薄弱,与东部或沿海省市发展比较,无论在交易品种和市场功能、服务功能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在西部五省中都处于落后地位,因而严重制约了直接产出成果对我区科技进步和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如2014年全区技术交易545项,技术交易金额3.14亿元,仅是广东省的0.60%、上海市的0.49%,江西省的0.71%;是青海省技术交易额的19.2%,甘肃省的4.6%,陕西省的0.68%,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三,远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图6 2014年西北五省技术交易额情况

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的R&D活动的各阶段的收益性不同,对于利用不同资本和不同的投资渠道具有不确定性。如早期研发阶段,处于高风险高收益时期,除了主体企业的自有资金为主,还可以适当吸收风险投资资金,风险投资是世界各国中小高科技企业R&D融资的重要来源。中间试验阶段,研发成果已经形成,投资风险比较大,投资收益率要求较高。以企业追加自有资金和原有风险投资机构追加投资为主。生产扩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扩大生产,开拓市场,银行借款将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研发后期,一旦研发的市场出现问题,能否挽回损失?这要靠股权市场。与东部和沿海地区的省市,宁夏的股权市场发育缓慢。2013家宁夏有大型企业46个,其中仅有11家上市公司。

减少研发风险的政策建议

构建产学研合作,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形成R&D经费投入的良性循环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及高校加强产学研结合,联合攻关、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方面,要激励产业界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技人员合作,建立产业研究开发中心,使企业不仅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和研究相关技术,而且它们的R&D活动深度也会不断地加大从而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二是通过共同指导技术开发,既能规避技术开发方面的遇到的各种风险(R&D研发半途而废、环境污染等),又能保证R&D经费持续的投入和提高R&D投资强度,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政府干预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外在收益或额外收益

企业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政府通过干预,如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扩大生产,引导企业最大可能地享受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相关优惠政策,使企业能够获得大量的外在收益或额外收益。企业要想占有市场的绝大份额和利益,就要掌握核心科技,要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新的技术产品只有取得知识产权后,才能避免搭便车的现象出现。

完善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政府要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完善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保持产业和经济等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如近年来,宁夏改变了以住以立项评审和资金先期拨付为主的资助方式为后补助,对企业当年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大、科研创新资金提取达到一定比例或当年研发成果已经转化形成新产值和效益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财政补助。2011年,自治区财政设立财政扶持企业资金,先以借款形式投放给企业,项目结束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收回资金的比例。这种方式不仅及时资助了企业的研发,而且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促进企业综合考虑各种研发风险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加快产品研发速度,优化研发资源配置以缩短滞后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要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只有快速有效地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才能在商业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为了有效缩短市场供给的时滞性,就要与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紧密联系和合作,从而缩短技术研发形成成果的时间,即缩短时滞。同时企业要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对R&D资源在各个项目之间以及单一项目的各个阶段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

进一步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为技术交易创造良好的环境

国家明确提出了“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的要求,因此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的环境带动下,技术交易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宁夏的技术交易市场要抓住机遇,发挥技术市场的主渠道作用,加速专利转让和专利许可、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转移体系,逐步建立自治区技术转移专项资金,支持自治区重大计划项目、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转移和转化。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资质管理,培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建立金融风险投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设立R&D风险投资基金和专项贷款

积极探索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性融资方式。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的资金市场,调动和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投入与支持;企业可以通过科技保险、科技金融、股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方式来加大R&D投资;采用联合创新、委托开发等融资方式来开展R&D活动;建立R&D风险投资基金池,通过政府、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利益共享来实现风险共担;银行可设立R&D专项贷款,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横向风险分担

马晓英1、2韩纪江1范建荣1

1.北方民族大学;2.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

马晓英(1975-)女,宁夏银川人,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科技统计、科技评估和软科学研究;韩纪江(1969-)男,山东济南人,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风险分析和计量经济学。通讯作者:范建荣(1965年-),陕西富平县人,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扶贫、移民及宁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10.3969/j.issn.1001-8972.2015.07.001

猜你喜欢
宁夏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Hometown of stars 遇见宁夏,星光灿烂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宁夏
宁夏
宁夏煤电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