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崖洞修造”击毙日寇“名将之花”

2015-11-28 03:19袁和平
中国军转民 2015年6期
关键词:八路军总部日寇兵工厂

■ 袁和平

“黄崖洞修造”击毙日寇“名将之花”

■ 袁和平

特别值得骄傲的是,“黄崖洞”不仅为抗战胜利制造了大量武器,而且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锤炼出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建设人才。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人才奔赴各地,成为各级军工部门的领导骨干。“黄崖洞军工精神”也成为鼓舞国防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激烈的枪炮声,促进了中国军民全面抗战局面的形成。

日本侵略者在战争初期,依仗其军事装备的优势,对华北和华中等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下,国民政府统帅部调动全国军队,同时在北线和东线战场实行战略防御,抵抗日寇进攻。这时分属第二、第三、第五战区序列的,由工农红军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动参加了各战区的防御作战。

是年9月中下旬,气焰嚣张的日军沿津浦铁路、平汉铁路南下,分别占领河北沧州、保定等地。沿平绥铁路推进的日军攻进山西北部,国民党部队忙于撤退。进驻五台的八路军总部审时度势,指示第一二零师从西面驰援雁门关。第一一五师从东面配合友军作战,对从灵丘增援平型关之敌实施攻击。

9月22日,日军第五师团在刚愎自用的师团长坂垣征四郎率领下,一部首先从灵丘向平型关方向进犯,与中国守军发生激战。9月24日,第一一五师主力在师长林彪指挥下,冒雨由冉庄向平型关东北的白崖台前进,在小寨村至老爷庙公路附近山地设伏。25日晨,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辎重一部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区。八路军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突然发起猛烈攻击,打得日寇措手不及、狼狈逃窜。

八路军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对陷入混乱的日军实行分割、包围,与敌进行白刃格斗,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9月24日至25日,第一一五师独立团部队向赶来增援的坂垣师团余部发起多次反冲击,歼敌300余人。粉碎了日寇西犯黄河河防的企图,迫敌东撤。

平型关战斗,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寇的第一个大胜仗,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民心士气,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平型关大捷后,抗日前线捷报频传。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午城、井沟地区同日军连续作战五天,毙伤俘敌 1000余人,击毁汽车60余辆,缴获骡马200余匹和大批军用物资。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先后在平定县和昔阳县与日军激战,取得胜利,共歼敌2000余人,缴获一批武器、马匹和物资,有力地阻击了日军的前进。为八路军总部沿太行山麓扎下根来,着手建设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平型关大捷

我八路军在平型关首战告捷,于雁门关毙敌遍野。消息传至延安,身居窑洞的毛泽东喜中有忧。喜的是此战威震海内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忱;忧的是“八路军武器装备太落后了,蒋介石给的那点东西,口惠而实不至”。他踱步思量,“八路军得想办法,劈开一条自己生产武器弹药、自己装备自己的生路。”

善于高屋建瓴、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的毛泽东拿定主意,立即伏案疾书,给周恩来、朱德等人写信,要求“必须在一年内增加步枪一万支,主要方法自己制造”。

此信后来被史学家视为毛泽东主席关于我军自己生产武器弹药、创办兵工厂的“第一号命令”。

1938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军事工业局,总参谋长滕代远兼军事工业局局长,李强、王诤任副局长,统一领导我军的兵工生产。

朱德与毛泽东一样,深知我军武器的匮乏程度。往往一个战斗班只有三五枝枪,有的不得不用古老的长矛和大刀同日寇拼杀。

为解决我军武器装备问题,1938年9月,八路军总部决定整合修理力量,扩大生产能力,在山西榆社县韩庄村筹办制造步枪的兵工厂。9月底,八路军总部修械所(军史称:韩庄修械所)正式成立。初时设施简陋,只能修理损坏的枪械,兼造地雷、手榴弹,朱德形象地说:“所有家当还没有王二麻子剪刀铺的齐全。”到年底,总部修械所共有职工380多人,还有车床5台、刨床2台、三节卧式锅炉1台、15匹马力蒸汽机1台、各种小型机械10余台的家当。

1939年初,八路军总部修械所开始试制“七九”式步枪。工人们展开了火热的造枪竞赛。大家在院内树桩上固定自制的老虎钳,配以钻头、榔头、錾子、锉刀,“土法上马”,很快就造出枪来,解决了燃眉之急。以后,兵工厂迅速得到发展,手工造枪逐步被机器造枪所代替。到1939年6月,全厂月产步枪已达60支,仍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每个游击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全会决定“把提高军事技术,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准备反击实力”作为“全中华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之一。

朱德带着六中全会精神从延安回到武乡八路军总部。他提出,要尽快落实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的决定,先成立八路军军工部,然后在太行山麓建立兵工厂,“下决心发展太行区的军事工业,摆脱‘背着工厂打游击’的局面。”建立兵工厂的任务落在了时年32岁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身上。

1939年,曾留学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和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左权在军事地图上查出一座叫“黄崖洞”的大山。凭着职业军人的敏锐,左权和八路军总部军工部的同志专程来到山西黎城东崖底镇下赤裕村西北深山实地勘察。看到这悬崖峭壁皆为黄色,东崖半空有一天然石洞而得名的黄崖洞,左权笃定:“这儿就是理想的兵工厂厂址!”当他向朱德、彭德怀汇报了勘察结果后,“两位老总激动不已,决心亲自去黄崖洞查看一番”。几天后,两位八路军的最高将领在左权的引领下,从下赤峪村走到了瓮圪廊。看着壁立千仞的瓮圪廊绝壁,朱德对左权说的一句话,让黄崖洞从此成了闻名遐迩的军工圣地:“这儿的山势比井冈山还挺拔,真可谓铜墙铁壁。” 两位老总断然拍板:就在这儿建立八路军的兵工厂。

1939年7月,遵照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参谋长的指示,将韩庄修械所正式迁移到地形隐蔽的黄崖洞,扩建成华北敌后我军规模最大的兵工厂。韩庄修械所迁进黄崖洞后,居山创业,迅速扩建为拥有700多名工人、40余部机器设备的兵工厂,八路军还把军工部设在黎城县上赤峪村。为了早日制造出武器,八路军指战员克服了一切困难,不到半年的时间,军工厂就已开始制造武器。此后晋冀鲁豫的人民兵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后组建了7个兵工厂。

1939年6月,刘鼎到达晋察冀,根据他的建议,抗大第六期成立了特工大队,专门培养从事参谋业务和特种兵的技术人才。1940年4月,刘鼎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部长。刘鼎到任后第一件工作,就狠抓步枪生产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1940年春,兵工厂制造出第一批步枪。当时正值朱德总司令55岁诞辰,为表达对他的敬意,第一批步枪被定名为“五五式”步枪。这是我军武器装备型号制式的“开山鼻祖”。在此基础上,军工战士继而制造出“七九式”步枪,最高月产达430支。7月底又造出了 “八一式”步枪,它是副所长刘贵福等人在总结五五式步枪生产经验后,参照延安兵工厂制造的无名氏步枪和捷克式步枪,制造出的一种新式步枪。这种枪只有3.06公斤,轻巧、坚固、美观。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左权看到刘贵福等人造的枪后十分赞赏,并以总部名义给予嘉奖,定名为八一式步枪。此后,黄崖洞兵工厂生产的这种枪图样和制造技术推广到其他兵工厂,成为当时八路军较为普遍使用一种枪。

从1940年到1941年,黄崖洞兵工厂共生产步枪4100 多支;最高月产步枪400多支。

1941年下半年,这里的五○炮(掷弹筒)和五○炮弹试制成功后,就迅速转入批量生产。到11月,共生产五○炮80多门,炮弹2000多发。

1942年,在日寇疯狂“扫荡”之下,黄崖洞各兵工厂的生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一年生产五○炮167门,五○弹28000多发,八二迫击炮弹1600多发;到1943年生产五○炮350门,五○弹48000多发,八二迫击炮弹4200多发。

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抗战期间,黄崖洞兵工厂是我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的兵工厂。为八路军生产步枪近万支、手榴弹58万枚、迫击炮2500门、炮弹26.2万发,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成为抗日根据地人民军工的标志。并被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誉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39年10月25日至12月8日,日军纠集2万余兵力,沿晋察冀三省的北岳区进行冬季大“扫荡”。11月初,晋察冀部队在主力部队第一二零师的配合下,在河北省涞源县雁宿崖、黄土岭成功地对日寇进行伏击围歼战,两战共歼敌1500余人,并用黄崖洞修造的迫击炮击毙日本“名将之花”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这是中国抗战史上八路军击毙的日本陆军最高级别的指挥官。

据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第一团团长陈正湘回忆:激战中,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黄土岭)远处一独家屋附近猬集一群敌人,估计应该是日军的指挥所和观察所,立即指挥身旁的炮兵连用刚从军械所修理取回的迫击炮对其进行火力袭击,几颗炮弹落点很准!只见一发炮弹落在院子中央,“轰”的一声巨响,独家屋附近的敌寇几乎全给炸死!就是这天夜里,日军连续突围10余次,均被军区部队击退。我八路军在给突围日军大量杀伤后,各部队迅速转移隐蔽,主动撤出战斗。当日寇援军赶到后,却扑了个空。此战,八路军共歼灭日军900余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晋察冀军区颁发的嘉奖令称:在黄土岭战斗中,第一军分区炮兵连充分发挥了炮兵的作用,给予敌人以极大的杀伤和威胁,以准确的射击命中敌酋,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使敌人失去指挥与掌握,致全线动摇而陷于极端混乱状态中,并密切配合步兵获得黄土岭的胜利。

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工业

杨成武回忆,当时我们在雁宿崖、黄土岭对日寇进行伏击围歼战时,并不知道阿部规秀亲率其部进山。战斗中,指挥员用望远镜发现农民家院子里有身穿黄呢军官大衣的人影后,遂下达了炮击命令,事后也并不知道在炸倒的几个日本军官中就有阿部规秀。黄土岭战役结束后,我军是从敌占区11月20日的《朝日新闻》中得知,“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因“亲临第一线,在一处人家时,一发炮弹突然飞至身旁爆炸,右腹部及双腿数处受伤”,毙命于黄土岭炮火之下。

杨成武知道后又惊又喜,急忙把喜讯转告陈正湘,并要他们再去仔细清理战利品,寻找阿部规秀的遗物。当天,他们就找到一件镶着两颗金星的黄呢子大衣,一把嵌着银质皇家菊花饰物的指挥刀,并把这些遗物送往了延安。黄土岭战斗胜利,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均来电祝捷,连蒋介石也致电八路军朱德总司令予以嘉奖。

黄崖洞成为我抗日根据地最大的兵工基地,黄崖洞“生产的迫击炮火力强大”的消息,令华北日军首脑冈村宁茨勃然大怒。他把黄崖洞兵工厂视为心腹之患,遂于1940年10月25日,在对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中,派遣冈崎大队闯进黄崖洞,被当地抗日军民击退。为增强保卫黄崖洞兵工厂的力量,确保军工生产的安全,1940年11月,总部特务团奉彭总的命令进入黄崖洞设防,肩负起保卫兵工厂的光荣使命。

11月11日,日寇计7千余众进犯我黄崖洞。团长欧致富带领战士与4倍于我军的敌人激战8昼夜,到19日战斗结束,毙伤敌2000多人,保卫了兵工厂,赢得了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果。被中央军委评价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一次最成功的模范战斗”。它打出了八路军小米加步枪的威风,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劣质装备战胜优质装备的奇迹。但由于汉奸带路,日寇绕到黄崖洞山背后向我兵工厂扑来,为保存军工骨干力量,我军主动撤离,遂使这里被占。

但是,黄崖洞兵工厂并没有倒下去。特别值得骄傲的是,“黄崖洞”不仅为抗战胜利制造了大量武器,而且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锤炼出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建设人才。

在那戎马倥偬的年代,刘伯承、邓小平也率部积极开展军工建设。从1940年到1943年的四年间,他们没有向党中央要一个铜板一颗子弹的接济,不但改变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困难局面,还在物质上支持了其他根据地。

朱德曾在《太行春感》里壮怀激昂地咏道: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1944年9月,在抗战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军工部对太行山根据地军事工业进行了大调整,编成9个兵工厂和1个试验所。这些兵工厂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延承至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山八路军领导的军事工业得以飞速发展,工厂增至26个,制造的武器达50多个品种,职工达1.4万余人,形成了我军自己培养的技术骨干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人才奔赴各地,成为各级军工部门的领导骨干。“黄崖洞军工精神”也成为鼓舞国防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国防科工局)

猜你喜欢
八路军总部日寇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八路军总部在黎城县河南村驻扎的日子
日寇血手又伸到华中来了!
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
狂雪
——为被日寇屠杀的30万南京军民招魂
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历史地位学术研讨会召开
抗战初期八路军总部战略“南移”行动日期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