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记号字研究

2015-11-28 09:47刘凤芹
东方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表义音义小篆

刘凤芹

(青岛大学 汉语言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记号字研究

刘凤芹

(青岛大学 汉语言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在《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的3000汉字中,记号字占将近六分之一的比例,主要分布在一级、二级汉字中,其中在一级汉字中占绝对优势。记号字来源于六书中的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也来源于半意半记字、音零字和记号字。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现今的记号字是由于笔形之变、结构之变和功能之变等诸多因素形成的,因此对记号字的认知也是分层次的,可以从文字学角度和非字源角度分别认知。

汉语国际教育;记号字;来源;认知

一、研究的缘起

汉字问题一直是汉语国际教育中的瓶颈问题,汉语教师有义务研究汉字,解释汉字,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汉字教学。汉字难的原因之一在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汉字中出现了许多记号字和半记号字,它们构意不明,且数量不容忽视,对于希望能从字形找到意义信息或语音信息的外国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就愈加困难,那么对记号字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汉字的记号化研究首推裘锡圭先生,裘锡圭先生在其《文字学概要》中指出:“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称为字符……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大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之一是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1](P11)

意符、音符和记号的界定是对汉字字符的定性研究,以汉字的记号理论为基础,对于记号字也有了定量研究。钱乃荣对3500个常用字逐一进行了分析,指出记号字占常用汉字的37.14%。[2]柳建钰对3500个常用汉字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发现记号字587例,半记号字共计777例,共计1364例,占39.0%。[3]楼兰对3500常用字统计的结果是,记号字630个,半记号字669个,共计1279个,占36.54%的比例。[4]华星白对《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3755个常用字进行了分析,其中记号字792个,占21.0%。[5]何翔宏将《汉语水平与汉字词汇等级大纲》(以下简称《等级大纲》)中的2905个汉字分别进行了统计,统计出502个含记号字,其中含音符记号字119个,含意符记号字187个,全记号字196个,含记号字的比例为17.2%。[6]

对于常用字和《等级大纲》中汉字的定量研究使得对于记号字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对于记号的定义和定性方面,但由于判定标准有差异,因此统计出来的记号字的比例出入较大。并且对记号字作系统研究的文章不多。基于现实的需要和以往研究的缺憾,我们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使用的汉字作为本研究的基础字表。汉语国际教育用字是基于《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以下简称《等级划分》)的。它是由国家汉办、教育部社科司颁布的面向全球汉语教学的国家标准,是世界各地汉语教学和中国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进行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课程测试的重要依据。《等级划分》中的音节、汉字和词汇分别对应三个等级与三级水平:一级(普及化水平)、二级(中级水平)、三级(高级水平)。其中汉字3000个(一二三级字分别有900个,高级附录字300个),覆盖了1110个音节,词汇11092个。那么,《等级划分》中的3000字就作为本研究的基础字表。以此字表为依托,对字表中的每一字逐字分析构形模式,析出记号字。重点考察记号字的小篆和现行简体构形模式,并且从来源、演变模式的角度进行研究,梳理出记号字的次类,并且在此基础上给出认知学意义上的解释,为学习者提供可操作的学习策略。

二、记号字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一)汉字构形模式

考察3000字的演变,需要对每一字的小篆构形模式、构件数量进行分析,也需要对现行简体字形作构形模式,构件数量的分析,从而考察其演变轨迹。对于3000字的小篆字形的构形分析,依据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学讲座》的解释。王宁先生从结构-功能角度出发,依据构件在构字时所体现的不同构意,将构件分为表形构件、表义构件、示音构件、标示构件,并依据构件的不同类型归纳了14种汉字构形模式。[7](P18-25)李运富先生发展了王宁先生的理论,在四类构件的基础上增加了记号构件。[8](P5)依据汉字构形学理论,对汉语国际教育用3000字的小篆字形进行了构形分析,统计出有音义、义义、形义、形形、象形、标标、标形、音零、记号、义记、音记11种类型。音义字是由表义构件和示音构件构成的,即六书中的形声字;义义字、形义字、形形字是六书中的会意字;标标字和标形字是六书中的指事字;音零字其实就是六书中的假借字。

苏培成先生以现代汉字字形为研究对象,提出区分构字法和造字法,重新划分汉字的构字类型。苏先生提出现代汉字的七种构字类型,分别是独体表意字、会意字(此二种合称表意字)、形声字、半意符半记号字、半音符半记号字、独体记号字和合体记号字,这一理论被称为“新六书说”。[9](P73)据此,可把3000字的简体字形归纳为四大类,分别是记号字、半记号字、表意字和形声字(音义字)。独体字分为独体记号字和合体记号字,半记号字分为半意符半记号字和半音符半记号字,表意字分为独体表意字和合体表意字,独体和合体表意字还可分出一些小类。

(二)记号字的数量

依据上述的界定和分类,将《等级划分》中的3000字一一进行属性描写,并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表1 3000字构形分析统计表

统计发现,在3000字,有理据的汉字是表意字和形声字,二者共计2110个,占70%的比例,其中形声字占绝对优势。除了形声字数量多占绝对优势以外,记号字、半记号字比例也很高,其中记号字473字,半记号字417字,共计890个字,占30%的比例。半记号字中半意符半记号字占绝对优势。记号字和半记号字是古今意义和声音变化较大的,字形表义或表音不清楚,而且规律性不强,也是最难掌握的。本文只讨论记号字。

(三)记号字的等级分布

将3000字的汉字属性表格中的记号字独立出来,便形成了记号字的属性库。将473个记号字在一二三级和高级附录中的分布进行统计,发现记号字在一级汉字、二级汉字、三级汉字和高级附录中的数量分别为262、109、73、29。可见,越常用的字记号字越多,记号字随着等级水平的提高而减少。其中道理不难理解,因为记号字大部分为独体字,使用频率很高。

三、记号字的来源分析

《等级划分》中的473个记号字,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字形与记录的词的音义失去了联系,因此视为记号,但是从历时的角度考察,即从汉字演进的角度分析,其实很多现行的记号字隶变前不是记号字,而是由于在笔画化、简化、意义演进、假借等条件下而成为记号的,因此记号字的来源很广。

(一)记号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象形独体字

很多字形小篆都保留着“随体诘诎”的象形特点,为形零合成字,或称为象形独体字,隶变之后,由于构字线条笔画化,这些字丧失了象形特点,成为记号。如“犬”的小篆形体“”是象形字,在现行楷书系统中,构字线条拉直作“犬”,从而丧失了象形功能为记号。类似的字很多,如-车-门-贝、-壶、-身、-方、-交、-角、-斤、-京、-木等,共计101字。

(二)来源于标示构件或由标示构件和其他构件构成的字

有些字本身就是一个标示构件,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如“曲”小篆字形为“”,指器物弯曲的形状。“入”的小篆字形,字形指一个事物由外入内,也是对事物特征的概括,楷书曲、入则变为记号。

有些字是由一个表形构件和一个标示构件构成,如“齐”,小篆“”,里面两横像高低不平的地面,其他部分像禾麦的穗头长得很平整的样子。本义是整齐一致,现代楷书是由草书楷化后简化而成,字形与意义失去了联系而成为记号。再如“立”,小篆作“”,从大立一之上,大像正面的人,一是一个标示构件,楷书“立”字形与意义失去了联系成为记号。另外有这些字本都是由一个表形构件和一个标示构件构成的指事字,现代楷书字形为记号字。

还有些记号字是由一个表义构件和一个标示构件构成,如“世”,小篆写作“”,从止()加三横,三横为标志符号,表示到三十为止的意思,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本义是三十年。现代楷书因字形的笔画化而变成了记号字。“丘”,小篆作“”,像人在高丘之上,现代楷书字形不表意变成了记号字。类似的字有音、曰、甩、小、于、乎等。

(三)来源于表形构件和表义构件合成的字

由表形构件和表义构件合成的字有三类:形形合成字,义义合成字,形义合成字,这三类字即六书中的会意字。

形形合成字,是由两个象形构件结合而成的,如“包”,小篆“”,里面像未成形的胎儿,外边像胞衣,本义是怀孕,今义已经引申,并且字形丧失了象形功能,变成了记号字。又如“父”,小篆“”,下从又(手),上面像举着的杖,本义是父亲,父亲是一家的领导者教育者。楷书字形失去了会意功能,成为记号。类似的字有东、夹、及、母、史、兼步、西、央、兜、因等。

义义合成字,是由两个表义构件合成,发展为简体字后成为记号。如“买”,小篆“”,从网貝(贝),字义为收获财物,简体字草书楷化为记号字。“局”,小篆“”,从口从尺,口在尺下,字形之意是言语在法度的约束下,本义是局促,在楷书字形中,构件发生了变异,字形与意义失去而来联系而成为记号。其他有医、麦、肃、晋、乔、半、表、并、差等。

形义合成字,是由表形构件和表义构件合成的,如:“欠”,小篆“”,《说文》:“欠,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凡欠之属皆从欠。”其下为表形构件,上为表义构件,在现代楷书中构件变异成为了记号字。“免”,小篆“”,上像冠冕,下面是人,指人带冠冕,是冕的本字。今义是免除等义,字形不表意,成为记号字。卤、画、叠、生、真、云、爵、夏、兆、巫等都是这类字。

在记号字中,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字小篆是义义字,繁体字形也是义义字,简化后字形与所记录语词的音义完全丧失了联系成为记号字。如“会”,小篆“”,繁体“會”,《说文》:“會,合也。从亼从曾省。曾,益也。凡会之属皆从會。”简体“会”是草书楷化而来的,已成为记号字。见、开、买、兴、医、与、虫、竞、麦、乱等都是简化后成为记号字的。

(四)来源于音义字

由示音构件和表义构件组合而成的字是音义字,音义字即六书中的形声字。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有些字音义皆失,从字形无从知道字音或字义,因此成为记号。如“更”,小篆“”,从攴丙声,字义是更改。隶变后由于部件粘合而丧失了理据,从而成为记号字。又如“帝”,小篆“”,《说文》:“谛也。王天下之号也。从丄朿声。”现行简体字形因为线条笔画化而丧失了理据,成为记号。当、点、发、风、个、关、广、尽、举、录、亲、书等都是此类字。

在记号字中,有些字小篆是音义合成字,繁体字形也是音义合成结构,简化后又用笔画更少的字代替了原字,这些字形与所记录语词的音义完全丧失联系成为记号。如“关”,小篆“”,楷定为“関”,从门关声,简化字减省了部件,用部件代替了整字,使得字形音义皆失,从而变成了记号字。其他如应、备、参、当、总、风、关、岁、显、乡、专、归、击、亏、杀等都是简化而成的记号字。

(五)来源于半意半记字

有些字在小篆中由一个表义构件和一个记号构件构成,但是发展为现代楷书,成为独体记号字。如“秃”,小篆“”,《说文》:“秃,无发也。从人。上象禾粟之形,取其声。”禾粟之形与无发没有联系,为半意半记字,表义构件“几”在现代楷书中也变成了记号,因此整字为记号字。再如“夜”,小篆“”,小篆从夕,此为表义构件,因此为半意半记字,简体“夜”,意义上的理据也不存在,从而成为记号字。其他字有袁、声、为、隶、凿、黄、事、奔、童、乖、厄、充、今、商、示、希、者、争等。

(六)来源于音零字

音零字是仅由示音构件构成,有些字小篆就是假借,即借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记录语言中的某个词,那么借用的字和它所表示的词就只有语音上的联系,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关系。这些音零字,到了现代楷书字形,变成了与记录语词的音义毫无联系的记号。如“般”,小篆为“”,《说文》:“般,辟也。象舟之旋,从舟从殳,殳,所以旋也。”本义是旋转,被借用表示样,种类,字形与今义无读音和意义上的任何联系,从而成为记号。“也”,小篆“”,本义是盛酒的器具,借用作副词的用法,小篆为假借,现代楷书为记号。来、离、么、业、厉、亚、韩、北、能、止、巨、勿、必、最、互等都是来源于音零字的记号字。

(七)有些字本来就是记号字

汉字发展的过程中有记号化的趋势,但记号字不是后来才有的,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如表示数量的四、五、六、七、八、九、十,小篆字形分别为,在甲骨文中就是记号字,发展到小篆,字义更无从可知,字形与记录的词没有联系,因此为记号。表示天干地支的用字,在甲骨文中就是假借用法,发展到小篆,更无法从字形知道它们记录的词义,因此为记号。此类字还有革、享、单、六、市、以、乏、予、氏、丸、辰、凡、八、白等。

四、记号字的演变模式研究

(一)笔形线条之变带来的功能之变

汉字从小篆到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中,有相当一部分字构件数量没有变化,只是弯曲的笔形变得平直,或者线条合并等,是笔画化带来的记号字。如刀、衣、女、高、火、介、力、米、片、手、水、向、羊、心、山、毛、面,小篆字形分别为体字形与小篆字形结构上没有变化,只是笔形线条化,或者有些线条合并减省。

(二)结构之变带来的功能之变

记号字中有相当的字本是2-3个构件的合体,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出现构件数量减少,从而变成了独体记号字。

1、构件粘合

汉字从小篆到现代字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跨结构变化,使得构件粘合,成为一个独体字,从而丧失了理据。如“及”,小篆“”,《说文》:“及,逮也。从又从人。”在隶变过程中,“及”的两个构件粘合而成为一个独体记号字。再如“史”,小篆“”,《说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本义是记录历史的史官,其两个构件粘合,也变成了独体记号字。还有一些字是在简化过程中由于草书楷化,使得构件粘合而为简化字。如“当”,小篆“”,从田尚声,本义是两块田相当,草书楷化后成为独体记号字。

2、构件减省

有些字在演变中,特别是在简化的过程中,构件减少,用部分构件代替整字,如“开”,小篆与繁体一致,从门从开,简化时只保留了一个构件“开”,从而成为记号字。都是此类字。或者保留特征简化,如“厌”,小篆,从厂猒声,保留了轮廓而成为记号字。或者符号代替,如“风”,繁体“風”,从虫凡声,简化时用符号代替了形符、声符,并且部件粘合,从而成为独体记号字。

在简体字中,有相当的字是采用的古旧字形,如“无”,小篆“”,本为音义字,从亡无声,简化时用古字“无”代替,字形与代表的词的音义均无联系,从而成为记号字。再如“义”,小篆和繁体也是一脉相承的,即构形方式一致,从我从羊,本义是“礼仪”之义,简化时采用了古俗字“义”,因而成为记号字。音、厂都是借用古字形的用例。

3、构件重造

(三)结构未变,功能之变

汉字中有相当多的合体记号字,在由小篆到现行简体字的发展演变中,字形构件数量未变,但是所记录的语词的音义发生了变化,因此构件的音义皆失,与记录的语词的音义失去联系从而成为记号。如“察”,小篆“”,从宀祭声,本义是覆审,今义是仔细观看,调查了解。今义与形符“宀”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声符“祭”与“察”也没有读音上的联系,因此虽然构件数量未变,但是古为形声字,今为合体记号字。难、监、压、变、听、这、赖、的、着、既、叶、吏、耐都是此类字。

有些字在小篆中字形是因音借形,借用同音字或音近字表示某一个语词,字形与字义没有联系,发展到现代楷书,字形与表示的语词的意义更没有联系,因此成为记号。如音零字 “刘”,小篆“”,从金刀,丣声,本义是杀戮。今作姓,又用于刘海。“刘”的小篆字形相对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职能,只是语音上的借用,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现代简体字形变成了与其音义毫无联系的记号字,因为“文”“刀”和今义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其他如,都是小篆为音零字,现代楷书为记号字。

(四)结构未变,功能未变

记号字中有些字本来就是记号,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到现在仍为记号。如“函”,本义是舌,今义是信件。小篆字形“”与“信件”义没有任何联系,因此为记号,楷书字形也是记号字。如单、六、市、以、乏、革、享、予、氏、丸、辰、凡、八、不、才,这些记号字从古至今只是笔形的变化,而没有功能上的变化。

五、对记号字研究的认知意义

(一)对汉字系统的认知意义

形声字通过组成整字的两个成分,分别从义和音的不同途径到达词义,即通过表义构件所代表的意义范畴与词义联系,通过示音构件代表的读音与整词的读音联系,因此可以说具有理据性。而表意字的符号形体与词义有联系,或者通过构件义的组合而与词义联系,因此也是可以说解的。而半记号字从形体上看,只有意符与词义联系通达或者只有音符与记录的词通达,或者从义或者从音通达,因此是半通达的。记号字无论独体还是合体,字形与记录的词的音义都是不通达的,因此是无法解释的。但是,在现行汉字系统中,在汉语国际教育使用的3000个汉字中,形声字有1877个,表意字有233个,而半记号字和记号字合计890个,形声字仍然占绝对优势。因此,对汉字性质和汉字系统的认识,仍然采用裘锡圭先生的说法“汉字在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大体上可以说是西周以前),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严格说应该称为“借音符”)的一种文字体系;后来随着字形和语音、字义等方面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为使用意符(主要是义符)、音符和记号的一种文字体系(隶书的形成可以看作这种演变完成的标志)。”[1](P16)

虽然汉字中有相当的形声字,形声字的理据使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但是汉字难学仍然是汉语学习的瓶颈,记号字半记号字占现行汉字的三分之一的比例,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虽然记号字半记号字仅占三分之一,但是由于它们主要分布在一二级汉字中,因为越常用的字,记号字半记号字越多,记号字随着等级水平的提高而减少,因此这也证明汉字难主要难在初级阶段。初学者面对如此众多而杂乱的汉字既不能见形知义也不可见形知音,而是要分别去记忆其音、形、义,自然感到很难,随着学生汉字数量的积累,汉字学习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二)对记号字的分层次认知

记号字从数量上来说占六分之一的比例,但是其历史来源复杂,在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变化,其中有些变化仅仅是笔形的变化,原来弯曲的笔形变得平直,而有些是跨结构的变化或构件的减省,因而字形古今差别较大,还有些字是意义上的变化,因此对记号字要分层次认知,立足于现在,同时兼顾其历时渊源,给每一个字以合理的解释,并将其类型化。

记号字中独体记号字占绝对优势,这些独体记号字,有些本为表意字,如许多的象形字,用其符号形体与词义联结表意,但是这些字的现代楷书字形,象形程度大大降低,因此为记号字。这些字,只是由于隶变使得线条笔画化,从而失去了象形的特征,而成为由平直的笔画构成的汉字,因此给出这类字的动态演变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字形变化的轨迹,既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字义,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都可以在小篆与简体的字形演变对比中认知与记忆。

相当多的记号字小篆是由两到三个构件组成的,但是现行简体字构件减少。或者是由于隶变过程中的构件粘合而成为记号字通过对比可知这两类字古今变化较大。对于构件粘合而成的隶变记号字,可以从字源的角度解释,也可以不进行溯源。溯源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字义,并不能对记忆字形有帮助。如“年”,“”,从禾千声,形符像谷物成熟的形状,本义是五谷成熟,引申为周而复始的一年等。对于初学汉字者,这样的解释似乎比较难理解,因此还不如不溯源来得简单直接。对于简化记号字,没有必要拘泥于字源,可以仅就现行汉字的字形,进行有效地说解,帮助学生记忆。

对于构件数量未变而功能变化的记号字,因为它所记录的语词的音义发生了变化,字形不表意也不表音,对于这类字,也没有必要从字源考察,承认它为记号字,可以从俗字源角度解释,只要说解学生容易接受,不太离谱,便于理解记忆即可。如“难”,本义鸟名,今义困难,声符简化用符号代替,意符未变,但是词义发生了转移,因此为记号。此字的古今义没有任何联系,所以鸟名和困难无法联系,可以说解为用手抓鸟很难。

六、结语

对记号字的梳理使得对记号字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解到其来源复杂、变化之多,因此对记号字分层次认知既尊重字源又有所变通,是一条符合汉字实际的一项有益的探索,对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教学的效率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参考文献:

[1]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钱乃荣.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柳建钰.记号字、半记号字及其在现代汉字中基本情况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 楼兰.现代3500常用字中的记号字及半记号字调查——兼论现代汉字记号化的成因及影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5] 华星白.汉字概说[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6] 何翔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含记号字研究[D].安徽大学,2012.

[7] 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8] 张素凤.汉字结构演变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9] 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潘文竹

A Study of Sign Characters Oriented to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LIU Feng-qin
( Colleg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Qingdao 266071, China )

There are 3000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Graded Chinese Syllables, Characters and Word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in which sign characters account for one sixth. The character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levels, the majority of characters are in the first level. Sign characters originated from pictographs, associative compounds, ideograms and self-explanatory characters. They also originated from semi-ideograms, semi-sign characters, phonetic loan characters and sign character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aracters´evolution the formation of sign characters occurred due to changes in strokes, structural changes, and functional changes. Cognition of sign characters should be multileveled, and can be cognized from the view of philology and present explanations respectively.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sign characters; origination cognition

H123

A

1005-7110(2015)01-0088-06

2014-05-26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词素相关属性挖掘研究”(14YJA740021)、山东省“十二五”语言文字应用科研项目“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汉字属性字典研究”(2002)、青岛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汉字推介力提升研究”(QDY13017)的阶段性成果。

刘凤芹(1973-),女,山东单县人,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文字学、词汇学及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表义音义小篆
宋伯军小篆作品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汉语借形表义词论析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小篆的结构练习(一)
小篆的四个特点
网络新字构成的理据分析
小篆的笔顺特点
也谈文字的本质及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