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眼中的“中式教育”

2015-11-28 12:59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式冲突英国

罚站、训哭、13小时课时、丑爆了的校服、吐槽的学生和快要“疯了”的老师……一系列纪实的镜头,呈现着“中式教育”在英国学校的“水土不服”。这是BBC发起的一项名为“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的研究项目,并将此拍成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英国《卫报》的评论文章断定中国教育擅长制造机器人,继而,中国媒体也在这种断裂与反思中二度质疑:我们的工厂式人才养成模式,还适应这个时代吗?

一方面,从电视技巧来说,正如参与实验的中国老师所言,“第一集学生不适应,老师不适应,大家现在看到的不仅是乱的,而且是从乱的里面挑了最乱的播出来。”立场先行的剪辑法则,呈现给观众的只能是按照脚本走的价值结果。另一方面,尽管中方教师强调中国不少学校也是小班教学,没必要把原来一二十个人的班级突然扩充为50人左右,但主办方坚持认为这就是“中式教育”:包括13个小时的课时。所谓的“中式教育”模式,竟完全由英国电视台来规定。中西教育模式的冲突,恐怕更像一场妖魔化后刻意制造“槽点”的真人秀。

中国严师与英国熊孩子的这场PK,不过是符号化的一场秀。此前有数据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2)结果:在65个参赛国家(地区)中,英国学生的数学、科学、阅读三个科目成绩排名分别是26、21、23。相比之下,中国小伙伴强多了:上海学生三科全部排名第一,甩出英国同龄人几条街。这也就难怪英国教育制度有了紧迫感。要转型、先取经,但作为文化传统与价值取向迥异的东方教育模式来说,就算不是媒体“刻意安排”,没有冲突对垒恐怕也不可能。

(转载“中国网” 作者邓海建)

猜你喜欢
中式冲突英国
新年最美中式穿搭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英国的环保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英国圣诞节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