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于九天

2015-11-28 15:52李昌全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困苦双翅陶潜

李昌全

[题][目] [呈][现]

阅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作文。

我要无限地接近苍穹/任我飞翔/生命如许尊严/我不要只匍匐仰望

你赞成这首诗的人生态度吗?抑或是反对?请以“匍匐与飞翔”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 字。

——本期荐稿:武汉六中 杨幼萍老师

没有人喜欢匍匐。

就像升斗小民不喜欢匍匐于达官贵人脚下,生杀予夺全由别人掌握;就像犬马牛羊不喜欢匍匐于狮虎豺狼爪下,开膛剖肚任由天敌喜好;就像野花青草不喜欢匍匐于游人行者脚下,碾茎折枝全在其一念之间。

没有人生来就是匍匐的,苍穹之下,他们也曾想过震动双翅,仰望苍穹。

汉奸汪精卫在青年时也曾孤身暗杀过叛徒,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奸相严嵩在进士及第之初也曾发出过“吾将挽华夏于水火之中”的壮语。他们试图振翅起飞,却被荣华富贵诱惑,心甘情愿匍匐下地,折断了自己的双翅。西楚霸王项羽,千古豪杰,却因最后一次失败放弃自己,自刎乌江;民国总统蒋介石,一世枭雄,却未曾坚持三民主义的立党治国之本,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他们也曾仰望苍穹,而今却也匍匐于地。

没有人生来就希望匍匐于地,只是在振翅高飞的途中被狂风刮倒,被暴雨淋湿,被闪电恐吓,被安逸吸引,只能回到原点,匍匐,放弃。

遨于九天,需要的是对目标的坚持,对信念的把握,在飞向苍穹的途中永不动摇,永不放弃。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在成为兵王之前,经历战友离去,训练差点丢掉性命的困苦,却始终“不抛弃,不放弃”,终在军中闯出一片天;韩信在贫病交加、受胯下之辱的少年时期依旧不夺己志,从未放弃,最终封疆裂土,成一方诸侯。

遨于九天,需要的不仅是翅膀,更是一颗永不放弃,永不改变的心!

但站在最高处的永远只是少数,当命运的巨锤击碎你的梦想,你就只能匍匐于地吗?李白也曾有过宦途显达,以济天下为己任的理想;陶潜也曾想过匡扶天下,封王拜相的梦想。但他们一个因参与夺嫡之争失败永远不可能在仕途上走得更远,另一个更是在豪门把持天下的制度下不可能干出更大的事业。无法达到的苍穹让他们匍匐了吗?没有!李白以琴为心,以剑为胆,斗酒诗百篇;陶潜以菊为骨,以酒为魂,采菊东篱下。他们遨于另一处九天,以无上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后来者,永不消亡!

仰望苍穹,遨于九天,不是具体的一个梦想,一条道路,而是一份心态,一种坚持!是永远不会被外物迷惑、被困苦胁迫的追逐!只有这样的人,他们的铮然的身躯拒绝匍匐,他们傲然的灵魂遨于九天!

借而鉴之 四个反面例子在运用上,中间两个道出了“匍匐”的原因,但还可以加强,如果能索性作四个例子,用来论证其原因分别为贫贱所移,为威武所屈,为私心所累,为富贵所诱,那分析就更到位了。且项羽的自刎是匍匐还是飞翔还值得讨论,因为不愿匍匐恐怕见仁见智了,故此类争议太大的论据最好不用。

猜你喜欢
困苦双翅陶潜
陶渊明的小脾气
父亲(新韵)
展开大兴机场的双翅
“创新”,为作文插上双翅——小学创新作文指导教学探析
给英语学习插上“问题”与“图示”双翅
陶潜辞官隐情
困苦本是寻常事
他人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