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戏剧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2015-11-28 18:36陈锋
课外语文·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活动戏剧教学高中语文

陈锋

【摘要】戏剧课外活动鼓励学生感知周围的事件,体验生活的美与快乐,更好地培养起个人与他人、社会、环境之间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在戏剧表演的虚拟过程中,学生学习到了真实世界的综合能力。在高中阶段进行戏剧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语文素质教育的实现,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的实现与成长。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素质教育的实现从课程体系建构来说,应加强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希望通过语文学习的课外拓展活动,延伸课内的知识与技能,延续课内所培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诸多的语文课外活动中,戏剧教学的课外实践活动最受学生们的欢迎。在不同形式的戏剧课外实践活动的锻炼下,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培养与提升,他们普遍意识到自我的价值与定位,最终实现自我人生的真正成长。现结合笔者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的戏剧课外活动实践,对高中语文戏剧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作以下阐述:

一、有助于语文素质教育的实现

(一)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固然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与训练,更需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的领悟与发掘,尤其是在语文知识与技能培养过程中形成的非智力品质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戏剧教学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戏剧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充分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戏剧知识直接进行实践,形成相应的体验、感悟和能力。

具体来说,首先,通过戏剧教学的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戏剧社团等活动类型,进一步理清戏剧的相关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中,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戏剧文化。其次,通过对某一方面的戏剧类型或文化进行研究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探究能力与动手能力,尤其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开拓他们的戏剧视野,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再次,通过编写剧本、排演等形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激发鲜活的言语生命。最后,通过阅读剧本、欣赏戏剧,提高阅读、写作、口语能力在内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因材施教的实现

语文的课外教学活动打开了时空的限制,亦没有学业成绩的桎梏,它允许我们在更加自由和广阔的时空中有序地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践行。在戏剧教学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与指导教师都有更多的时间平等地研究、讨论关于戏剧的任何方面的问题,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耳提面命的教学权威,学生亦不再是乖乖地嗷嗷待哺的“小鸭子”。

师生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处在戏剧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每一种活动方式中。因材施教正是尊重了个人的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充分发展自我的前提下快乐的学习与成长,戏剧教学课外实践活动虽然不能够取代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理念的践行,但它却是能够最充分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观念的教育活动。

(三)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

事实上,在戏剧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中,校园戏剧社团和校园心理剧的活动都是早于校本选修课与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往往会产生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源于对戏剧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足,学生戏剧理论知识自我生成与建构之后遗留下来的缺陷导致了校园戏剧形式主义严重、生活内涵不足、迎合观众的艺术缺失等等。而恰好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化,校本选修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出现弥补了这些不足。通过理论课程与理论探究的学习补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戏剧的真实理解,结合具体的戏剧实践,引导学生正视校园戏剧实践的不足,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模式。

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创新与探究思维的培养

随着新课改概念的提出与实践,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在课堂中启发学生,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与主动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且积极回应他们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不再给定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作为戏剧教学的各项课外实践活动,也都积极地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将原本枯燥的语文学习变为有趣的艺术实践。它有效地摆脱了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偏失性的规范,在开放的、变化的舞台中突破成规。在舞台上,他们所展现的一切都赋予了想象的合理性,无论是多么异化的思维,多么天马行空的想象,只要符合剧本逻辑,只要符合健康的艺术想象,那么都会被接受、保留和展示。

(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带来的最大弊端是单纯地强化知识积累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从应试教育的过程来看,它过于注重教育的结果,而忽视教育的过程,注重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情感的感悟,注重学习方面的技能培养,忽视了人作为社会动物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而戏剧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自我生成空间,给他们更多自在、奇特的想象与创造的舞台。戏剧教学课外实践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实践过程中的内在生成性逐步促进学生的成长;二是实践的组织与管理需要集体参与与个人行为相结合。

(三)体育与美育的培养

首先,在体育方面。在校园戏剧的排练过程中或者在校本课程的实践课上,都要求进行一段时间的暖身或形体训练。通过这类训练来锻炼肢体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团队的协作能力,进而恰当地控制身体、表达意念、观察他人、认知自我。

其次,在美育方面。在戏剧表演过程中,舞台背景与道具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它需要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将“美”的理念贯穿到戏剧的具体细节中,让参与者了解剧的冲突发展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彼此联系,并由此产生一种审美感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经典的戏剧作品所展现的不仅是人物、事件与思想。当然还包括美的传递。在经典戏剧作品中,大到人物形象的扮演,小到布景设计,无不值得欣赏者去细细咀嚼和品味。

三、有助于自我认识的实现与成长

(一)积极自我概念的建立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戏剧实践活动就是对已经产生反应的内心世界进行再次的反省与改造,原本消极的、失败的现实体验所形成的挫败感或消极情感在戏剧实践活动的重新演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释放或改造,从而积极的自我概念被唤醒和建立,学生们在戏剧实践活动中不仅体验的是戏剧艺术本身的魅力,是戏剧艺术所带来的能力锻炼与培养,更多的是在戏剧实践活动中获得某种形式的成就与满足,并下意识地改造了原本较为阴郁的情绪状态。

(二)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在戏剧表演中,感情的融入实际上触动了理性的思考,在不断地体验戏剧中的一些人物的情绪细节中,如体会台词中的情感时的反复咀嚼、一遍又一遍地注重那个细节、动作等等,表演者也一遍又一遍地思考戏剧中角色的人生与情感状态,待而后走出戏剧,回归现实的人生时,他们就会猛然发现,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状态与言语生命是如此的肤浅与可笑,他人的人生同样需要尊重与同情。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戏剧创作将情绪的反应、人性的表现、言语的咀嚼、构图的均衡、节奏的顺畅等等理性与感性的交融达成一种创作的混沌,在混沌中找到一种平衡,也基于这种平衡,学生们的艺术创造也具备了某种价值和意义。

(三)人际交往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戏剧活动中,人际交往与合作意识的培养主要发生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进行创作实践的时候,由于话剧组织形式的需要,无论是进行简单的暖身训练,还是进行较大规模的话剧排练;无论是进行剧本的研究性学习,还是进行剧本的交流探讨,都需要参与者之间的人际交往与合作。其次,在戏剧冲突的解决过程中,参与者通过剧本的解决方式或尝试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来发现与探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方法。最后,所有戏剧实践活动形式的成果的达成都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协作,需要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探讨,这种沟通的密切程度虽然不能与班级活动相比,但亦扩大了人际交往,并在现实与虚拟的角色转换中获得更加自如。

(四)心理的矫正治疗

心理剧是创造性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团体成员的参与,针对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社会现象,编排出一个故事,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过程中,其中面临处理问题的时候,就提出疑问,由所有参与者,包括演员、观众,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校园心理剧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校园心理问题解决形式单一、涉及面窄的问题,通过群体的参与,在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体验和感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成长。

总之,戏剧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培养起个人与他人、社会、环境之间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在高中阶段进行戏剧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语文素质教育的实现,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的实现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吕晟瑛.校园戏剧的发展趋势与问题对策[J].剧作家,2008(3).

[2]刘文辉.自我镜像·人生预演·成人仪式——论校园戏剧与青年学生的自我发展[J].教育学术月刊,2008(8).

[3]刘文辉,郑小琴.论当代校园戏剧教育“四维一体”实施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4]廖莹莹.校园戏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3)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资助”,课题编号:FZJJ20130201199。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活动戏剧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谈语文课堂传统戏剧艺术的教学理念
高中英语戏剧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入乎剧境 精于体悟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