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茶人张淑珍的中国梦

2015-11-29 07:35邢小利
当代陕西 2015年2期
关键词:淑珍茶叶农民

本刊特约记者/邢小利

秦岭茶人张淑珍的中国梦

本刊特约记者/邢小利

张淑珍说她有一个中国梦:这就是还山以绿,致民以富。她要为实现这个梦而鞠躬尽瘁。

自古以来,南方有嘉木,是为茶。茶在陕西,过去只有汉中、安康才有。张淑珍是把茶树引种到秦岭南麓商南县的第一人,自此商南有了茶。

与茶结缘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记者走进了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见到了张淑珍老人。她气色红润,行动敏捷,下楼来迎接。

张淑珍老人的办公室整齐干净,一张办公桌,一个茶几,一个沙发,再加上一两样陈旧的木柜,就是她的所有家当。张淑珍衣着朴素,如果走在大街上,与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毫无差别。但是,和她一聊天,感觉就不一样了。她思维敏捷,知识丰富,从容不迫,如坐春风。

张淑珍是河南省太康县人,缘何就一生扎根在秦岭大山呢?她说:“我生在河南,那里是大平原,从小没见过大山。到了商南县后,不光见到了山,而且这里山山相连。”张淑珍1937年出生,少时喜爱园艺,以优异成绩被西北农林学院录取。毕业后,她放弃了留西安工作的机会,自愿来到商洛山区的商南县。

张淑珍说:“商南很美!”地处大山深处的商南县的确很美,但当年生产力落后,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县财政自给率不足30%。贫穷的生活刺激了张淑珍,她寻思,植树造林,为山区添光加彩的构想虽然好,但这里最要紧的是生存,是温饱,是为老百姓找生财之道。

从那时起,张淑珍就安下心来,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山区人民生活贫困的面貌。她曾尝试核桃、板栗的种植,但都没有成功。1962年,她开始尝试种植茶叶,没想到,从此与茶结了缘。

南茶北移第一人

在我国种茶史上,茶叶只能在北纬33度以南的地方栽培。张淑珍经过潜心研究、试验,实践着南茶北移,成功地将中国茶叶产地,向北推移了300多公里,使北纬33度44分的商南县山区能生长茶叶,改写了2300多年来茶叶不能向北生长的定论,结束了商南不产茶的历史。

1962年春,张淑珍从外地买回10公斤茶籽,播在苗圃里,从生根破土,到露出尖尖的嫩芽,她像照料婴儿一般,细心地照管。但一连几个春天,苗圃栽的茶树,全部整片整片地死了。“栽植的地块都是微酸性土壤,PH值在5.5以下,为啥会死掉呢?”她反复对比试验,观察记录。1966年,商南来了一位安徽的农民茶叶专家,张淑珍把他请到苗圃,一起搞茶苗移栽,但来年,仍没能成活。1970年,她把这一难题提到省茶叶会议上研讨,在土壤分析中,一些专家提到商南县石灰质分布问题,引起了她的高度警觉。经化验,商南土壤的石灰质果真含量高,她想这可能就是茶树生长的“绊脚石”。弱化土壤的钙含量,便成了她的又一个新课题。通过反复试验,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她提出了“避钙就酸”的茶园种植思路。1972年,他们成功栽活茶树2000亩。

张淑珍种植茶叶成功后,大胆地大面积推广,农民的积极性高涨。农民种下茶树,张淑珍给以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使全县茶产业快速发展。如今,茶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全县有茶园10.97万亩,年产茶120万公斤,产值1.2亿元。

创建茶叶联营公司

改革开放初期,茶叶的销售是计划经济,由供销社统一经营。卖得好,农民的利润并不多,卖不动,供销社就没有收购的积极性,农民辛苦一年,劳而无功。

张淑珍对此很担心:商南曾经引种的葡萄、山楂、龙须草,就因销售不畅,导致毁树挖草的悲剧,茶叶刚刚给农民带来希望,如果重蹈覆辙,农民如何受得了?

有一年,县供销社要给农民退回卖不动的1万公斤茶叶,张淑珍就用一半的价格收回,重新加工后,试着推销。没想到,只用两周时间就全部销完。这件事给了张淑珍极大的触动和启示:看来,商南的茶叶卖不动的症结,是产销脱钩,如果成立一个茶叶销售公司,把农户的茶叶组织起来,直接面对市场,不是就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茶叶的种植能够延续下来吗?张淑珍征求茶农的意见,几天后,就收到了36份要求加入茶叶销售公司的申请书。

1985年3月,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成立了。联营公司负责茶农的技术服务、物资供应、茶场建设等业务,建立了统一生产计划、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定价收购、统一系列加工、统一包装销售,利润按比例分成的经营管理体系,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的茶叶产业化发展格局。此后,商南县茶叶站脱离了财政供养,实行企业化管理,实现自收自支,为全县事业单位向市场经济转轨树立了典范。目前,茶叶联营公司已发展成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从1992年开始,茶业站20多名职工丢掉铁饭碗,平均年收入超过万元,多数职工住进了100平方米三室一厅的家属楼,在全县成为响当当的富裕单位。全站每年不仅为县财政节省20万元拨款,而且上缴财政24万元税收。

艰苦创业17年

茶叶在商南扎根了,如何打造它的优势,使它转化为给农民带来更大利润的商品,成为张淑珍苦苦思索的问题。相对于南方,商南县属半干旱气候,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利于茶叶积累养分,且无污染,这正是商南茶的优势和品质所在,因此,只要在采摘、炮制上多下功夫,就能发挥优势,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为此,张淑珍从播种到制作,每个环节都事必躬亲,一丝不苟。收获季节,她披着晨露,钻进茶林,亲自采摘,以身施教;炮制时,她站在高温炉前,动手操作。一番苦功,终于研制出韵味绵长、浓香四溢的商南名茶——商南泉茗。商南泉茗,汤绿耐泡,滋味浓厚,回味甘甜,香气清高,1992年在中国西部名优茶促进会上,荣获“陆羽杯”大奖。

张淑珍说:“搞我们这个专业,野外工作多,只有脚走到的地方,才能了解土地,才能改变它。”她用“两个17年”形容创业的艰辛和她的无怨无悔:工资17年没动,宿办合一17年。她幽默地说:“这样也好,醒了就上班,睡了才下班。”

继商南泉茗之后,张淑珍再铸辉煌,把系列产品“富硒”“珍眉”“炒青”等推向了市场。商南茶叶已连续15年荣获省优质产品,商南县因此被国家授予“中国茶叶之乡”。2001年,张淑珍带领商南县茶叶科研小组,成功地研制了“商南仙茗”茶,投放市场后获得了好评。2003年,张淑珍到福建、江浙考察后,成立了乌龙茶科研小组,经过两年试验,取得了成功。2005年,商南乌龙茶研发上市,提高了茶叶经济效益,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填补了陕西乌龙茶生产的空白,使商南茶园由一季采变为春、夏、秋三季采,商南茶形成了四大类20多个系列产品。

山川秀美工程实施以来,商南县的30万亩土地逐步退耕还林,张淑珍又迸发出新的点子:每年种万亩茶园,五年全县的茶叶面积翻一翻,人均可增收800多元。她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发展新茶园由坡地向农家地转移;发展设施由传统耕作向大棚、喷灌配套设施转移;发展技术由直播向“克隆”苗移植树转移;茶叶质量由大众化向名优茶转移。商南县委、县政府采纳了张淑珍的建议,决定把茶叶作为商南县支柱产业来抓,力争三五年把茶叶发展到30万亩,实现面积、产量、收入翻番增长。

猜你喜欢
淑珍茶叶农民
《茶叶通讯》简介
耕牛和农民
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应用于中心摆药的效果评价
《牛采茶叶》
Training grizzlies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于淑珍:执着女人心硬妈妈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