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主义”:当前中国公共外交的新思路

2015-11-29 19:16
公共外交季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主义文明民族

王 毅

“和主义”:当前中国公共外交的新思路

王毅

本文旨在分析“和主义”的起源、意义与目标。“和主义”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并赋予了鲜明的现实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主义”与西方社会对现代性的反思互通互补,也对应了非西方国家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因而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和主义”蕴含有美好的价值追求,即在各国之间建立命运共同体,共同打造更美好的未来世界。

“和主义”是一个近期才出现的新概念。追根溯源,它是“和学”的核心。当今中国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同时并存,彼此折冲,社会意识出现一种紊乱和失序。睿智的学者意识到须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力支撑,将自由市场与宏观干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完美整合起来,形成全新理念,促成中国社会的跨越转型。由此,“和学”兴起,“和主义”应运而生。这一意义上,“和主义”首先是着力于中国社会的内部整合。赵启正先生高瞻远瞩,将“和主义”引入国际关系与外交领域,倡导“和主义”公共外交,意在推进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整合。

“和主义”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和主义”源起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中、和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中华文明在其滋育生成过程中,最早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而衍生出中、和思想。综合起来,中、和思想可以分解为三个基本内容。

第一,和而不同。强调世间万事万物的多元一统,开放包容。一方面是多元性,尊重事物的差异,承认不同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反对唯我独尊,唯我独美。另一方面统一性,即并存。彼此不同事物归于统一整体,共存共荣。“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国语·郑语》)。

第二,和实生物。强调万事万物的形成,生长,发展均因为“和”。彼此不同的事物,相互之间“以他平他”,辩证统一,促成发展变化。一旦去和求同,必然丧失生命力。即求“和同”而拒“专同”。也是在史伯的阐述中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

第三,贵中尚和。商周时期,中、和各有侧重,中指执中两用,无过不及,和指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儒家学派将二者合二为一,“喜怒哀乐未发之为中,发而皆中节之为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一,在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矣,万物育矣。”(《中庸》)。这里,中是天道之本的原初状态,和则是中之用,延伸到人伦礼治中,便是“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便是贵中尚和思想。

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塑造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架构。诸子百家的理论,无不包含了中、和思想,延传后世,积淀进入中国人的精神人格之中,构成中华文化精髓。其后2000多年间,中国社会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无不渗透着中、和思想,也规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倾向。

从自身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倾向出发,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天下观、华夷观。在处理与外部其他民族关系过程中,采取重视德化的怀柔政策,追求协和万邦的理想状态,最终形成以中华文明核心区为主导的宗藩体系。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兴起并向东亚扩张之前,中华民族与周边其他民族和谐共存。

宗藩体系下,中华民族更多体现为一个文明体,而非主权体。主权强调彼此对立,相互排斥,文明之间更易交流渗透,相互影响。当前,民族国家体系覆盖全球,主权理念得到普遍认同,过去的中华文明体也已然演变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实体,与周边及世界其他国家同为国际体系中的一分子,以往的天下体系,宗藩体系显然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一方面,以冲突和对立为主要特征的主权国家间关系,给人类文明造成太多的破坏,亟待优化。另一方面,中国人独有的精神特质始终决定着中国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思路和途径选择。如今,发展壮大的中国正以全新姿态面对世界,必然会从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智慧支撑。革除那些不合时宜的要素,弘扬中、和思想的精神实质,努力塑造共存共赢、和谐文明的新世界,便是当前“和主义”的本质。

“和主义”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

民族是人类社会基本的存在形态。过去久远的历史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在各自生活区域,以不同的经济生产为基础,塑造出各自不同的文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民族开始逐渐摆脱自然地域限制,各文明在全球范围内交汇,形成统一的整体。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如是揭示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

同时,人类文明的演进也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不同历史时期,总有某一特定民族的先进文明充当领跑者,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近代以溯,中华文明一直承担这样的角色。近代西方文明兴起之后,以古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和科学理性主义为基本内容的西方文明成为新的领跑者,开启了现代文明先河。可以认为,人类的现代历史是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的。

与中华文明中的中、和思想不同,西方文明在其发展形成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元主义”的逻辑。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是典型的“一元主义”者,他把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归结为“第一实体”,继而努力探寻隐藏在世间万象背后的那个根本实体。其后很多西方思想家都继承了这一思想,如托马斯·阿奎那寻求“隐蔽的质”,莱布尼兹提出单子论,笛卡尔的二元论,斯宾诺莎的先验论,直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一定程度上均为亚里士多德的再版。

“一元主义”的必然结果便是“二元对立”。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表现为“第一实体/第二实体”的对立。基本结构是确定某个“一元”为中心,支配、控制、主导着另一元。这一认知结构把自然和社会引入到好/坏、优/劣、有用/无用、先进/落后、文明/野蛮的对比框架中。居于中心好、优、有用、先进、文明的一元,是事物生命力之所在,相对立的一元,则是被消除的对象。这样的思维结构对于推进科学理性的发展功不可没,但这种“一元”背后的“唯我独尊、唯我独美”则极大地破坏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和思想所强调的“多元并存,开放包容”完全不同。现代社会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严重对立,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一元主义”及因之而生的“二元对立”。

“一元主义”自然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关系。主权民族国家也是现代产物。民族国家成为人们最为重要的效忠对象和精神归属,独享暴力的主权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秩序,为人们提供了充分的安全保障。同时,国家彼此间的自然区别又造成了大/小、强/弱、发达/落后的区别,“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直接演化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主权民族国家体系形成并向全球扩展的过程中,冲突不断,战争频发,少数国家独享繁荣,大多数国家长期陷入落后。这不仅阻滞了世界绝大多数民族的文明进步,也为发达国家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套上了枷锁。这是现代性问题的一个侧面,是“一元主义”的必然结果。

受西方后现代反思主义的影响,非西方的国家和地区兴起了一系列反思热潮。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过去盲目崇拜西方,机械模仿西方的模式和道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民族的发展问题。各个国家,在学习借鉴他国经验的过程中,必须紧紧立足于本国现实,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基本制度,探寻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体现在思想理论中,形成依附理论、新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起,都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西方模式局限,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思考和成果。可以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拒“专同”而求“和同”的时代。“和主义”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一时代的特点和诉求。

“和主义”助力中国和平崛起

早在世纪之初,中国政府就旗帜鲜明地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对于这一问题,始终存在认识分歧。一部分国家把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发展机遇,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也有不少国家对中国的崛起疑虑、担忧,甚至企图阻遏。尽管中国政府态度坚定,充满信心,但始终没有形成广泛的国际认同。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质疑,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主权民族国家诞生300余年来,多次的大国兴衰与霸权轮替,总伴随着急剧的战争冲突,实质都是权力争夺。权力政治逻辑中,显然不会出现和平发展。国际社会的不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形成制约。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自主选择。中国的崛起,不只是一般意义上国家实力的增长,更体现为中华文明的复兴,特定的文明基因决定了中国只能以中华民族独特的方式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面对着外部世界的质疑,中国有必要向他们传达自身的理念和主张,即“和主义”。化解他国的疑虑,促成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认同,是“和主义”的首要诉求。

贵中尚和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用激进的手段改变世界,中国不会有挑战传统霸权、推翻既有国际秩序的意愿。另一方面,中国也不可能“悄然崛起”,必然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规律说明,中国崛起之后的世界,必然衍生出新的形态。应该说,这是“和主义”更高的追求。“和主义”所追求的更高形态是什么?就是命运共同体。国家间结成命运共同体,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权力政治逻辑。共同体是近年来中国外交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也是和平崛起背景下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全新外交理念。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命运共同体理念迅速升温,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新指针。“和主义”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也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可以设想,如果所有国家都能彼此尊重,和平共处,所有的国家都能感受到人类大家庭的温馨,所有国家都能为各自的发展,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相互协作、共同努力,那将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任何社会,都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只要我们坚定地去追求,就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王 毅: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主义文明民族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近光灯主义
对不文明说“不”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