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甘蔗品种第十轮区域栽培适应性研究

2015-11-29 06:04李海明张树河李和平李瑞美潘世明
中国糖料 2015年5期
关键词:蔗区甘蔗适应性

李海明,张树河,李和平,李瑞美,潘世明

全国甘蔗品种第十轮区域栽培适应性研究

李海明,张树河,李和平,李瑞美,潘世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漳州363005)

以全国蔗区7家单位提供的10个甘蔗品种为材料袁在漳州试验点进行试验袁通过对其工农艺性状的观察与测定袁探讨各参试品种的栽培适应性遥结果表明院云瑞07-1433尧福农07-2020尧粤甘43号尧粤甘46号和闽糖02-205等品种产量及蔗糖分表现突出;福农07-3206品种纤维含量最高袁达13.42%袁是一种纸糖兼用型品种选育的好材料遥同时各参试品种表现出了较好适应性袁枯心率1.22%~3.49%。

全国甘蔗品种;第十轮区试;农艺性状;工艺性状

区域试验是评价农作物品种高产稳产和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手段,甘蔗也与其它作物一样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工农艺性状会随气候、土壤、生态和栽培水平的差异而变化[1]。我国的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四川、湖南等地,新台糖22号等系列品种占据全国蔗区90%以上的种植面积,品种单一、成熟期相对集中、病虫害为害严重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甘蔗产业的生产与发展[2]。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甘蔗产业发展形势,世界各主要产糖国就如何选育与推广高糖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和宿根性好的甘蔗新品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来降低甘蔗的生长与加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3]。

福建省农科院甘蔗所是一所专门从事甘蔗科研的机构,也是国家甘蔗品种的一个区域试验点,选育了闽糖69-421、闽糖70-611、闽糖86-05、闽糖86-2121等甘蔗新品种,闽糖69-421和闽糖70-611分别成为云南和福建蔗区主栽品种,促进了地方甘蔗产业发展[4-7]。2014年,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广西农科院甘蔗所、福建农科院甘蔗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云南农科院甘蔗所等7家单位选育的10个甘蔗品种在漳州蔗区进行适应性的栽培试验,通过对其农艺性状、工艺性状及适应性的观察与评价,旨在筛选出综合性状好的新品种,为全国甘蔗品种鉴定与示范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参试品种共10个,品种名称依次为:赣蔗07-538、闽糖02-205、云蔗08-2060、云瑞07-1433、粤甘43号、粤甘46号、柳城07-500、福农40号、福农07-2020、福农07-3206,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对照。

1.2方法

本试验在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农场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计33个小区,5行区,行长5m,行距1.2m,小区面积30㎡,小区下种量150段双芽苗。

1.3甘蔗性状调查、测定与分析

在甘蔗收获前调查株高、茎径、单茎重、有效茎数、枯心苗数等农艺性状,从11月到翌年1月每月中旬取样进行糖分化验,测定分析甘蔗蔗糖分、甘蔗纤维分、蔗汁重力纯度等工艺性状。分析按《甘蔗制糖化学管理统一分析方法》的方法进行[8]。以每个小区试验中所获得的平均值作为分析依据,运用Excel和DPS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9]。

2 结果与分析

表1 甘蔗蔗茎产量表现(t/hm2)

2.1甘蔗蔗茎产量表现

与对照ROC22相比,大部分参试品种蔗茎产量表现较好,体现高产特性。由表1可知,除赣蔗07-538与对照种ROC22差异显著外,其它品种与ROC22差异不显著;比ROC22高的是:粤甘43号、云蔗08-2060、福农07-2020、粤甘46号、福农40号。

2.2甘蔗蔗糖分表现

与对照ROC22相比,大部分品种11月—1月平均蔗糖分比对照高,体现了高糖特性。由图1可知,云瑞07-1433、福农07-2020、粤甘43号、柳城07-500、赣蔗07-538、粤甘46号和闽糖02-205等品种蔗糖分比对照种ROC22高,云蔗08-2060、福农40号和福农07-3206比对照种ROC22低。

图1 甘蔗蔗糖分表现

图2 甘蔗含糖量表现

2.3甘蔗含糖量表现

参试品种11月—1月平均公顷含糖量表现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云瑞07-1433、福农07-2020、粤甘43号、粤甘46号、闽糖02-205和云蔗08-2060含糖量比对照ROC22高或相当,柳城07-500、赣蔗07-538、福农40号和福农07-3206含糖量比对照ROC22低。

2.4甘蔗重力纯度表现

参试品种11月—1月平均重力纯度表现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福农07-2020、粤甘43号、柳城07-500、福农40号和福农07-3206比对照ROC22低,云瑞07-1433、粤甘46号和闽糖02-205与对照ROC22相当,赣蔗07-538和云蔗08-2060比对照ROC22高。

图3 甘蔗重力纯度表现

图4 甘蔗纤维分表现

2.5甘蔗纤维分表现

参试品种11月—1月平均纤维分表现结果见图4,由图4可知,柳城07-500、闽糖02-205和福农07-3206品种平均纤维分含量比对照ROC22高,特别是福农07-3206品种纤维含量最高达13.42%,可作为纸糖兼用型品种选育的好材料。云瑞07-1433、福农07-2020、粤甘43号、赣蔗07-538、福农40号、粤甘46号和云蔗08-2060比对照ROC22低。

2.6甘蔗枯心率表现

根据各参试品种田间枯心苗数调查计算结果,由图5可知,所有品种枯心率均高于对照ROC22(1.06%),枯心率在1%~2%的有云瑞07-1433、粤甘43号、赣蔗07-538、粤甘46号和云蔗08-2060,枯心率在2%~3%的有福农07-2020、柳城07-500、福农40号和闽糖02-205,枯心率3%~4%的只有福农07-3206。各品种枯心率表现较好,均低于广西等蔗区新植蔗的正常平均水平。

图5 甘蔗枯心率表现

3 小结

3.1全国甘蔗品种在漳州蔗区第十轮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区试品种适应性好,抗性强,其中云瑞07-1433、福农07-2020、粤甘43号、粤甘46号和闽糖02-205等品种产量及蔗糖分表现突出,值得在本蔗区进行大面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

3.2甘蔗渣是一种造纸的极好原料,福农07-3206纤维含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最高,纤维分达到13.42%,可作为一个高产高糖高纤维分的纸糖兼用型新品种选育的好材料[10]。

[1]张华,罗俊,袁照年,等.国家甘蔗区试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8,29(6):744-750.

[2]徐广悦.甘蔗种植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4(9):371-372.

[3]付思明.甘蔗良种应用对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的作用[J].中国糖料,2014(1):81-82.

[4]李复琴,何文志,杨洪昌,等.云南蔗区3个主栽品种霜冻后的糖分变化[J].中国糖料,2014(4):53-54.

[5]卢川北,洪月云,戴艺民.甘蔗主栽品种闽糖70611的诱导开花及其品种改良初探[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7,12(2):15-18.

[6]谢木水,林一心,杨焜正,等.甘蔗新品种闽糖86-05示范推广的表现和效益[J].甘蔗糖业,1998(6):16-19.

[7]潘世明,林一心,李瑞美,等.甘蔗新品种闽糖86-2121的选育研究[J].甘蔗糖业,2003(6):6-10.

[8]广东省甘蔗糖业食品科学研究所.甘蔗制糖化学管理统一分析方法[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65:23.

[9]Tang Q Y,Fang M G.DPS Data processing system:Experimental design,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M].Beijing:Science Press,2007.

[10]黎焕光,谭裕模,谭芳,等.甘蔗纤维分与农艺工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28-15530.

Study on Cultivation Adaptability of National Sugarcane Varieties in the Tenth Regional Trial

LI Hai-ming,ZHANG Shu-he,LI He-ping,LI Rei-mei,PAN Shi-ming*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Zhangzhou,363005)

Ten sugarcane varieties chosen as testing materials provided by seven sugarcane research units from nationwide sugarcane planting area,were cultivated in Zhangzhou sites for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agronomic and technical traits to explore their cultural adaptabil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unRui07-1433, FuNong07-2020,YueGan43,YueGan46 and MinTang02-205 ha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yield and sucrose content;the fiber content of FuNong07-3206 measured up to 13.42%,was a good material for breeding for dualpurpose:papermaking and sugar-making.At the same time,the testing varieties showed better adaptability with dead heart rates from 1.22%to 3.49%.

national sugarcane varieties;the tenth regional trial;agronomic trait;technical character

S566.103

院A

1007-2624(2015)05-0019-03

10.13570/j.cnki.scc.2015.05.007

2015-04-09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CARS-20-6-1)。

李海明(1975-),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蔗选育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E-mail:lhm2208564@163.com

猜你喜欢
蔗区甘蔗适应性
广西糖料蔗种植区干旱遥感时空分析
境外蔗区(缅甸佤邦勐波县)土壤理化状况分析与评价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甘蔗的问题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甜甜的甘蔗
广西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处理的现状、成效及展望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黑熊吃甘蔗
低温环境适应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