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法》在江陵的实践

2015-11-30 04:25黄建军湖北省江陵县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公益性技术推广畜牧

文│黄建军(湖北省江陵县畜牧兽医局)

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法》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法将“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首要遵循原则;对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明确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公共服务职责;并对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队伍人员组成作了详细的技术岗位要求。但在畜牧兽医工作中,《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面临一些具体问题,笔者通过深入调研,提出相关建议。

一、现状

1.基本情况。湖北省江陵县现有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员12人(其中3人由县畜牧兽医局派驻乡镇人员兼任,1人由江北监狱畜牧局工作人员兼任,其余8人由原乡镇畜牧中心主任兼任)。其中:30~40岁3人,41~50岁的3人,51岁以上的6人。高中学历1人,其余为中专学历。具有兽医师职称的3人,助理兽医师9人。全县有村级动物防检员68人,乡村兽医49人。基层动物防疫项目建设以来,建有独立的办公场所12个,并配备了办公设备。

2.贯彻落实情况。江陵县为全面推进改革,积极转换机制,变“养人”为“养事”。

(1)机构基况。从2006年起,全县建立了以各乡镇管理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畜牧中心)为基础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设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员(以下简称推广员)和村级动物防检员(以下简称防检员)岗位。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由原乡镇兽医站改制后成立,在县民政局登记,实行双重管理,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业务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工作。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实行政府委托制,即各乡镇政府与各畜牧中心签订服务委托合同书。推广员由县业务主管部门聘用,实行合同制管理和绩效考核。

(2)推广工作完成情况。《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以来,对畜牧业增收、增效起到推动作用,江陵县重点推出荆江鸭配套系、海兰褐蛋鸡、江汉土鸡、杜长大等4个品种,推广养殖新技术新模式12个,包括生猪标准化养殖“150”模式、蛋鸡标准化养殖“153”模式、肉牛标准化养殖“165”模式,优质土鸡林地生态放养模式、生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肉禽标准化养殖“156”模式、青年蛋鸭育成技术、荆江鸭配套系标准化“142”养殖模式、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养殖场圈舍消毒技术和养殖档案规范管理技术。“十二五”初期,共建立了推广示范基地1个,投入农技推广员经费共计46万元,培训农技推广人员累计84人次,培训农民人数2.2万人次。

二、问题分析

1.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员身份未被承认。在2005年湖北省乡镇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中,原乡镇兽医站成建制转为服务组织,其人员转变为社会人,由于防检员来自原乡镇兽医站,因此,目前全县的畜牧中心无编制,性质不明确;加之在确定农业公益性服务岗位时,有种植业、农机化、水产业公益性服务岗位,而唯独没有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岗位,所以目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员身份一直没有得到政府认可。

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员报酬低。由于没有纳入公益性服务岗位,推广员的报酬一直以来只能挤占村级动物防检员的以钱养事工资,一般只有10000元/年,与其他公益性人员的17000元/年相比,差距相当大。

3.推广员后顾之忧未解决。近几年,推广员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经费一直没有解决,影响了推广员工作积极性。

4.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一是现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长期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技术单一,同时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的机会,对现代畜牧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二是由于畜牧兽医推广工作环境差、工作累、报酬低,所以基层畜牧推广部门很难吸引高知识、高学历的人才。三是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人员老龄化偏重,推广工作有后继乏人之忧,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益畜牧业多样化发展,在农民面前缺乏足够的权威感。

5.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技推广单位是国家全民事业单位。财政部门要保证其工资及正常推广事业经费,由于江陵县财政困难,对这方面没有投入。

三、建议

1.深化改革,完善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充分认识到新型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在畜牧业生产和经营中协助抗击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的巨大作用。应在“五步五制”防疫模式基础上试行动物防疫分类改革,其重点是“三破三立”,即破除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工作惯例,建立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的用人机制;破除全面开花、主次不分的工作布局,建立分类管理、一类一策的管事策略;破除酬劳到户、平均分配的核算办法,建立以质确酬、以量定劳的理财体系。

2.增加投入,推进畜牧兽医科技研究与推广。畜牧产业建设资金应在技术试验、项目推广、人员培训、设施配套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经费。县、乡畜牧单位所需工作经费应统一纳入财政预算,按时拨付,充分保证,并在技术推广、品种引进、课题研究等方面给予倾斜。

3.提高待遇,稳定畜牧兽医队伍。待遇是人员稳定的重要环节,在基层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看似简单,有时候只需要动动嘴,但是一个人面对的是辖区内的千万农户,付出的劳动,耗费的心血很多;现有的“以钱养事”报酬远远不能与他们的付出成正比。因此,应提高其工资报酬,与基层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同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4.加强培训,推进畜牧兽医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好教育培训计划,对一般性业务应加大内部培训实践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长期、系统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其服务本领。落实相应待遇,充分调动技术人员服务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服务工作的全面、深入、有效开展。还应每年选拔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技术推广工作,逐年解决老龄化问题,优化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公益性技术推广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