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早期土木结构建筑的特征

2015-11-30 00:18王健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王健

摘 要:土木结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在中国建筑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独特的建筑技术、文化意蕴,代表了东方建筑体系的灿烂成就,是一笔珍贵的遗产。中国早期土木结构建筑特征的发展演变,表现在建筑材料、平面结构、立面构成、木构架及屋面装饰等方面:建筑材料方面,以土、木为最早且一直为主,兼用陶砖瓦石以及金属等。

关键词:土木结构建筑;建筑特征;中国古代建筑

土木结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在中国建筑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表现出来的独有的建筑技术、文化意蕴,代表了独立于东方的特殊建筑体系的灿烂成就,是一笔无比珍贵的遗产。弄清中国土木结构建筑特征的起源与早期的发展演变,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课题。中国土木结构建筑很难保存,目前发现的保存最早的地面木构建筑只能追溯到唐代,而唐代之前,尤其是新石器时代与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土木结构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则要依靠对考古发现的研究。对各个时期建筑特征的研究,是解决建筑历史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早期土木结构建筑特征的发展演变

1.建筑材料特征的发展演变。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建筑之初,在黄土层下挖成竖穴上覆以草顶的穴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穴居、半穴居的下部空间是挖掘自然土构成的,为了防潮,在穴底和穴壁涂细泥层,后改进为草筋泥。

木材易腐朽,难以保存,秦之前考古发现的木构件更少,仅在南方地区个别遗址有所发现,且主要分布于浙江地区,据初步统计,在浙江有河姆渡、罗家角、庙前、鳍山、田螺山、三合潭等近10个遗址发现了形态不一的木构遗迹。以河姆渡遗址为例,河姆渡遗址第1期发掘出了数量可观的干栏建筑木构件,其中发现的樟卯构件更是体现了该地区这一时期先进的木构工艺。

我国石材的蕴藏量十分丰富,有名的产石地区有北京房山、山东青岛、江苏苏州、浙江绍兴、福建泉州、云南大理等地。石材的品种有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砂石等。先秦时期的石材己发现的多用于柱础、散水、道路等处。

在先秦时期铜铁生产量非常少的情况下,金属材料仅仅用在帝王的重要宫殿建筑上。用青铜作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护木材,而且坚固耐久,具有鲜明的光泽,使宫殿建筑增强庄严华丽辉煌的气氛。

2.平面特征的发展演变。中国传统的单座建筑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多是以“柱网”来表示的,建筑的平面其实只不过是结构的平面。“柱网”就是柱子的中心线在平面上组成的网格,柱位就是这些方格形的网的交点。交叉点上布满柱子,叫满堂柱;交叉点上未布满柱子,叫减柱;也有柱子不落在柱网的交叉点上的,叫移柱。纵向的柱网轴线之间的面称为“间”或者“开间”。横向方面多数以“架”来表示,架指的是擦木。平面的形状大小,可以用“间”和“架”的数量表示出来。

中国传统建筑的封闭型院落式(四合院),是中国建筑在平面布局上的主要形式。其基本形态特征是:几座房屋沿基地周边对称布置,共同围合成一个封闭的内庭院。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居院落中心,面南,称正房,其四周被其他次要建筑或廊墙包围,正房前方东、西侧房屋称东、西厢房,入口设在建于南面的北向房屋的中部或偏东。共同围合的庭院则是各房间的交通枢纽及公共活动场所。中国古代建筑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一形式。

3.结构方式的发展演变。我国古代建筑中最为普遍的木构架形式是抬梁式构架,抬梁式是土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所谓抬梁式构架,“是在柱子上放梁,梁上再放短柱,短柱上又放短梁,为此层层叠落直到屋脊,各梁头上再架擦条以承屋椽”。

随着半穴居的出现,椽木逐渐分化出了用以搭建屋顶的椽和用以支撑屋顶节点的承重柱。最早的承重柱出现在门道两旁,如河南巩县铁生沟遗址、密县获溝北冈遗址以及秦安大地湾发现的房址,门道内两侧各有一个柱洞。到了仰韶时期,承重柱又分为中心柱和墙柱。在中心柱与墙柱之间出现了联系的擦子和梁,梁与擦都是联结承重柱、与承重柱成90度角的构件,纵向搁置为擦,横向搁置为梁。

周代的宫殿建筑跨度加大,大叉手屋架已不能满足稳定性的要求,遂在联系梁上设立短柱以加固顶部节点的支承。这种短柱,当时称为“税(tuo)”。税的出现,使联系梁转变为承重梁,大叉手屋架随之迈开了向抬梁式屋架过渡的第一步。进而大梁之上承税,税上置护以承二梁,这便初步形成了后世所谓的抬梁的结构方式。

二、中国早期土木结构建筑特征发展演变的原因分析

1.技术原因分析。中国历史发展源于农耕文明,注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山林关系较为密切,对木材的加工利用可谓坚持不懈,有考古发掘为证。早在新石器时期,木材的采伐与加工已开始应用石斧、石锨、蚌刀、磨棒等较锐利的工具。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的“干阑”建筑采用了木楼板及穿透样卯。战国时期,木材加工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湖南长沙东郊五里牌406号墓中的棺、撑皆用方木桦卯,桦接形式有插桦、银锭、齿形三种;在同期的墓葬中,还发现有企口缝和压口缝的拼板。先民对石材特性的认识要早于木材和土材,但仅限于小块石料的加工,更侧重于利用石料加工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而土材和木材较之于石材更易于采伐和加工,石器及之后的青铜器、铁器硬度较土材和木材要高得多,因而成为采伐和加工土材和木料的主具。

2.自然环境原因。中国建筑以土和木为主,也以土材和木材应用最早,这与同时期中国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分不开的。中国的黄土分布十分广泛,总面积约为631000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领土积的6.6%,其中尤以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中国黄土不仅分布广泛,且堆积非常厚,如陇中地区,以甘肃会宁县白草源为例,经钻探源中黄土厚约250米,兰州九州台黄土总厚度达336米,在六盘山以东的陇东区,黄土堆积厚度约160米。黄土质地细密,含有一定石灰质,土壤结构呈垂直节理,壁立而不易塌落,适合横穴、竖穴。土材在黄土地区取之不竭,取材更加方便。

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形成与气侯条件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在民居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如北方的四合院,四周由房屋垣墙包绕,对外不开敞,面向内院。庭院面积较大,既能充分接纳日照又能抵御冬季严寒风砂的侵害,同时各房间均有较好的通风条件。而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温润无风砂之虞,夏季湿热多雨,通风遮阳成为庭院空间的首要考虑。故南方如苏州的住宅庭院,进深、面积很小,甚至成为高深的天井,取得了较好的通风遮阳效果。故此,院落空间也是先辈们为适应气候条件对居住的影响而作出的明智选择。

三、结语

中国传统的土木合构建筑在黄河流域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先民智慧的创造而衍生发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人们对这一建筑结构的优势体会越来越深刻,风格便越来越成熟,成为千百年来中华建筑的主流。建筑本身也是一门艺术,嵌入了人类的思想和智慧,更成为了人类精神的寄托。探究这一时期建筑的发展演变,关系到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对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叙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张驭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3] 杨鸿勋.宫殿考古学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