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色农业结硕果

2015-11-30 19:16冯华哲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44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山西培育

冯华哲

金秋的三晋大地,从魅力运城到塞外云中;从巍巍太行到延绵吕梁,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话金秋、庆丰收,一场由省内外1067家农业企业倾情联袂、以“特色、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三农”盛宴——第四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简称农博会)于10月23日在龙城太原拉开帷幕。

农博会除省内1016家农业企业参展外,还吸引来自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共18大类6600余种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同台竞技。

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发展生力军

自2014年农业部将山西省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试点以来,山西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破解新常态下“三农”面临新问题的新举措。本届农博会增设了“新型职业农民风采”区。

在“新型职业农民风采”区,慕名一睹职业农民风采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争相与他们合影,肩披绶带的职业农民代表忙得不亦乐乎。

“返乡创业大学生”冯建宁,2014年接受核桃种植管理专业化培育。知识转化后,组建起大宁县中宁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进行核桃、苹果、大枣的无害化种植。入会社员103人,林果面积1300亩,年总体效益达300多万元,社员人均收入2.9万元。

弃商从农的“青年农场主”武祝勤,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深谙苹果种植技术,并学会互联网、微商的操作应用。她学以致用,利用微商成功将自己的“牛村清清”苹果挤进高端市场,创下苹果“单个卖”的营销奇迹。谈起“苹果梦”,武祝勤自豪地说:“全村282户全部加入‘清清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2780亩果园将实现4000万元的销售收入,户均突破10万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培育更重培养。这就是‘给农民看、带农民干、帮农民赚的全程服务模式。”

山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薛志省告诉记者,为适应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山西省在职业农民培育上,主抓模式创新,突出“两精、三教、四结合”,即:精准培育、精细培训;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时施教;培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训与农民需求相结合、培训新型经营主体与兼顾普通农户相结合、培训与认定扶持相结合。2014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26万人,认定3100人。

三产融合

现代农业发展新态势

近年来,山西省委政府一直重视乡村旅游产业并就“三产融合”发展提出具体要求。

2014年,山西省提出以村镇为单位集中开发,形成点、面连片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太谷县北洸乡“三产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就是例证。

北洸乡旅游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特色明显。境内有三多堂、光化寺2处国保文物单位,11处市、县级文物单位。2014年,在政府支持下,开始进行“三产融合”发展的尝试。首先,进行资源整合和旅游线路优化,按照养生体验、生态观光、果木采摘、大棚观赏进行功能划分和主体产品对接。再把境内的“荣欣堂”、“鑫炳记”等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医药博物馆、老字号、历史遗址等20多个旅游景点,融入生态农业园、民俗文化村等10余家乡村旅游点,形成了既独立运营又相互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

北洸乡的三台村,作为10家乡村旅游点之一,不仅是“三产融合”的见证者、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更是“三产融合”发展的受益者。在农博会“乡村旅游”展区,三台村村主任、“三圣现代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郭永明接受了记者采访。

他告诉记者,2012年,三台村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晋中市“市级生态村”;2013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村”。“三产融合”发展之后的2014年,全村总接待游客5万人,综合收入1000多万元,单旅游一项就达600多万。今年,三台村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无论是远古文化与乡村文明的跨时空“牵手”,抑或特色农业与休闲产业的激情“联袂”,可以肯定的是:“三产融合”必将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收的新态势。

药食同源

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

随着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的实施和农业科技资源要素的转化应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更高,特色农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本届推出的农业新品就有800多种。

在山西农业大学展区,一个硕大的灵芝吸引着参观者目光。据农业大学常明昌教授介绍,这是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历时3年的研发成果,直径1.2米,目前是世界之最。要长成这个头儿至少要3年时间,关键是技术管控和营养的科学搭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展出的果蔬、小麦、谷类看似普通实则不然。展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研究所黑小麦课题组选育出的黑小麦。传统小麦粒颜色为咖色,这种小麦粒则有紫色和蓝色,它富含抗癌成分硒和高纤维素,具备食、药的双重功效。

在大同展区,前来咨询购买“御草香”富硒羔羊肉的顾客络绎不绝。大同市鹏硕生态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万明向记者介绍,“御草香”羔羊肉,是自己经过10多年潜心研究,在传承中华医药千年精髓的基础上,以枸杞、杜仲、黄芪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配以有机硒元素,在全有机生态链上饲养的富硒羊肉。肉质鲜嫩,不膻、不腻,其营养价值已通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

“十二五”期间,山西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吸引了更多资源要素向农业科研领域汇集。“功能型”和“食药兼具”类的特色农产品,已成为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新驱动。

出口创汇

山西苹果冠上“国字头”

2015年6月,运城苹果通过严格检疫,首次代表“中国苹果”出口美国。

运城是世界上公认的苹果“黄金生产带”,被农业部划定为“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全市苹果种植面积223万亩,年产量达到370万吨。拥有汇源、中鲁、安德利等9家深加工企业,年消化果品200多万吨,年浓缩果汁生产能力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35%左右。拥有维之王、山里红两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运城市政协委员、山西省十大农民科技状元吴中定自豪地告诉记者:“运城‘中国苹果的出口认定,就是在我的‘忠定果园内完成的。”

运城果业局王宏伟局长告诉记者,运城的苹果、桃、梨等水果已远销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突破10万吨。与武汉中百、沃尔玛等国内多家超市实现了农超对接,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也开始运作。下一步,将借助“豫晋陕黄河金三角”的发展优势,把更多“国字”号水果销往国外。

本届农博会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26个,投资金额528亿元;贸易合作项目989个,合作金额195个亿;农业企业信贷签约600亿。本届涉农投资还呈现出由“一产单一”为“一二三产业”多元并进的特色。山西省农业厅厅长关建勋接受采访时说:“第四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提升山西对坚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道路的自信心,并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山西培育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现代农业
山西叹五更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