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互联网+” 在都市现代农业中的综合应用

2015-11-30 19:15孙雷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44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联网互联网+

孙雷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行各业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推进“互联网+农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之中,特别是作为全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点省市后,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在都市现代农业中的综合应用与集成示范。构建了具有上海特色的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探索了水产养殖远程控制应用模式、草莓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模式、设施蔬菜节水、节肥、节药模式等一批农业物联网节本增效应用模式,研制了一批运用物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如地产绿叶菜安全监管、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安信农保能繁母猪保险管理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发展“互联网+农业”产业,力争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进上海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上新水平。

一、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支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化、组织化和精细化水平,推进农业生产流通销售方式变革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规范用好农村土地流转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土地流转透明度,保障农民权益。

二、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在基础较好的领域和地区,普及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推广、农业生产专家系统及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研发、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内容拓展与功能提升等项目,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动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回收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普及和互联互通。

三、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上海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大力推进智慧村庄建设。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监测体系,为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建设市农委网上办事政务大厅,上海农业科技服务、上海农用地管理与服务等平台,构建农业电子政务云。

四、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制度标准建设,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联网互联网+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身联网”等五则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抢占物联网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得MCU者得物联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