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宪制注定的失败之路

2015-11-30 21:42小满
航运交易公报 2015年28期
关键词:宪制洋务运动政法

小满

我们从历史书中得知,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无论有没有学过中国近代史,所有中国人大抵都知道那是一段屈辱的岁月,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最好例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近代性》一书,腰封的标语是:中国近代立宪史研究的扛鼎之作。作者王人博,生于1958年,著名宪法学者,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政法论坛》主编。其代表著作《法治论》(与程燎原合著)是1990年代国内外极具影响的一本学术著作,《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的中国性》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

《中国的近代性》中,王人博将内容定格于1840—1919年的中国大地上仁人志士的政法变革。近40年的时间里,当时的中国经历了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和北洋军阀时期,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政法变革是一个不可替代而又极富历史和实践意义的理论标本。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更使中国赖以生存和自豪的传统文化受到重大冲击。此时,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直接导致之后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造就了王韬、郑观应等一代开明的知识群体,从而确立了“君民共主”思想。王人博认为,他们为中国近代宪制思潮的勃发积聚了力量,构成了中国宪制思潮孕育而出之“场”。

然而,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却被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作了总结。此役过后,中国近代不得不无奈地从“自强”走上“救亡”之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一批学者不断寻“变”,他们开始向专制主义开战,看到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宪制与中国国家富强有着必然联系。然而,王人博认为,国民素质的改造和现实制度的改革问题一直困扰着所有的近代思想家,成为解决宪制问题的主要症结。

1905年发生的导致俄国惨败的日俄战争触痛了中国人的神经,使得末期的清政府由保守改良走上预备立宪之途,于是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然而这一大纲仍然规定皇权至上,此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主排满革命而实现共和。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然而革命党人的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诞生,试图以内阁制取代总统制,然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本身是含混和矛盾的,结果注定是悲剧的。

混乱的中国未能实现孙中山激进而充满矛盾的宪制方案,此时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这意味着在中国一个比满清王朝更黑暗时代的来临。一群青年知识分子鼓足勇气,希望为中国的宪制化寻找新的伦理,这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陈独秀、胡适等用科学去批判宗教,希望在科学的召唤下中国能够弃绝儒家传统,建立一种以人的自主性为基础的西方性立宪制度。王人博指出,“五四”人原本想以科学反对迷信,其结果则是将科学拔扬于一种信仰,变成对科学的迷信。“五四”人欢迎西方的民生,但并没有探讨中国应怎样发展民生。

在王人博看来,中国近代的宪制思潮是由西方成功的经验激发,是西方压力下的一个结果。先进的中国人首先是从西方的民主与它的物质文明成就的双重体察中认识宪制问题的。在西方,宪制是因,富强是果。因此,中国近代宪制思潮所涉及的实质性问题就是宪制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关系。然而,宪制不是宪法与政治的简单相加,它蕴含着人民主权、服从法律、尊重个人价值和尊严、平等、自由、容忍等许多文化元素。不能否认,宪制是一个理想中的公平社会所必需的条件。

王人博说自己既不左,也不右,就是一个坚定的宪政主义爱国者。作为著名的宪法学者,王人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最怕被问及中国宪政之路怎样走这类问题,“我就这样说,能给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开出药方的人还没出生。中国这30年不容易,可能是最好的,当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中国的事情也许只能按照这条路走下去,我认为中国没别的路可走,只能‘先经后政。”endprint

猜你喜欢
宪制洋务运动政法
办实事解难题 努力提升政法工作质效
省宪、统一与护法:联省自治运动的宪制反思
政法科技创新支撑社会治理 赋能平安中国建设——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在京揭牌
扎实开展教育整顿,打造过硬政法铁军
民主的宪制限度:重建时期的宪制及其实施问题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立法权的宪制化:议会民主的宪法使命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科学技术视域下中国近代化建设探析——以洋务运动为例
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