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化构想

2015-12-01 03:31
决策与信息 2015年30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思政教育作用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化构想

邵丽娜 司馨钿 王晓炜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6

[摘要]恩政教育是高校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一定问题,既导致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成果,又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步发展受到阻碍。本文对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做了简单分析,探讨了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剖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期可以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起到一定参考作用,促使相关工作不断转型升级,发挥出原本的效用。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作用;问题;优化措施

大学是学生最后一个学习环节,离开大学就意味着踏入社会,需要学生独自面对各种艰难困苦。思政教育是学生离开校园前接受的重要教育,其虽然不会教给学生任何实际的生存技能,但是可以在意志、品质、心灵、道德等方面使其不断实现提升,最终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个体。因此,对高校而言,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就等同于站好教育学生的最后一班岗。只有不断完善思政教育的理念方法,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思政教育工作升级进步,才能使学生接受最好的思政教育,进而达成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高校思政教育内涵论述

思政教育即指思想政治教育,其基本内涵是指群体组织通过道德规范、政治观念和思想观念等形式,对群体组织内部的成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和有目的的影响活动,是这些成员能够通过这些影响行为在思想品德上达到一定水平。对高校而言,思政教育工作就是通过学校这一主体,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是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具体而言,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其实思政教育的基础层面,简单而言就是通过马列主义、毛思邓论等核心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武装,使其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正确树立和形成。第二,时代精神教育,即通过改革创新和民族精神作为核心对学生展开的政治层面的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在政治态度、信念和立场等方面不断提升。第三,公民道德教育,依据道德规范从引导层面对大学生展开教育,以期是大学生养成团结友善、爱国守法、敬业奉献、勤俭自强的道德品质。第四,素质教育,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外延层面对大学生展开教育,实现大学生在科学素养、道德素养和健康素养等方面均衡发展。

总而言之,思政教育在高校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包含的内容众多,对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各大高校需要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内涵,并在相关工作中切实体现出思政教育的内涵,不断提升相关工作。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树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其首要任务就是在思政教育的基础层面对大学生展开思政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许多学生并有明确地理想信念,都未来充满迷茫。尤其是在网络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不少高校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导致学业荒废,理想信念消磨,最终沦为路人,和没有踏入过大学校园的普通人无异。这一现象不仅表明了确实理想信念的极大危害,也表明了思政教育还有待加强。只有不断加强思政教育,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利用马列主义和毛思邓论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能够在新时代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信念,并且依靠这一理想信念不断克服求学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最终实现突破跨越。

(二)树立大学生的时代精神

所谓时代精神,主要是指当前时代的主流精神,其实社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所体现出了一种具体精神。比如和谐就是最近几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一个社会趋势,也是时代精神之一。通过思政教育,使大学生在政治立场、方向和信念上得到提升,对社会发展趋势规律形成明确认识,紧扣时代脉搏,正确把握时代精神。只有高校不断加强思政教育,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情,使学生正确认识时代精神,才能确保学生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成为一个可供社会发展使用的人。

(三)强化大学生公民道德

大学生的身份是多样的,在学校,其属于学生。一旦踏出校门,其也具有公民这一身份角色。所谓公民,就是一个国家的合法居民,每个公民都有其对应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大学生也不例外。但是,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某些西方国家思想的冲击下,意识形态发生变化,逐渐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产生抵触情绪,最终被国外不良文化所侵蚀。基于此,高校更需加强思政教育,通过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道德层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以便其能够对西方不良思想文化形成有效抵制,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体现出公民道德。

(四)提升素质教育

思政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教育或是道德教育,其也属于一门方法教育。所谓方法教育,即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使其能够在同类或相关事务中进行运用。比如毛思邓论中提出“实践出真知”,其核心思想就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真正的知识。通过引申还可以得出只有自己切实经历过的,才能对其进行真伪的评判。这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方法。在思政教育当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树立这一理念,并在实际中进行运用。比如在专业课学习中,对于问题的答案应该自己进行验证,而不是听信他人。通过思政教育,大学生在消化相关理论的同时,也可以掌握对应的方法,实现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三、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重视程度不够是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首要问题,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各大高校都有其特色专业,学生对这些特色专业趋之若鹜,对思政教育等避之不及。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学生中,在学校方面特使如此。对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学校的教学资源都会大幅倾斜,而对思政教育却选择性忽视。导致之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高校对思政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重视程度不够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资源分配倾斜上,还体现在教师群体中。由于教学资源的倾斜以及学生对思政教育的不积极,结果导致思政教育相关教师需要面对众多学生,而学生变现出的拒绝态度,又引起教师教学激情的匮乏。最后表现出的情况就是教师的教育工作开展无力,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降低,思政教育完全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出作用。

(二)理论教学成效低下

理论教学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教学成效较为低下,无法对思政教育工作形成有效支撑。具体而言,理论教学成效低下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学科建设薄弱。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学科构建十分薄弱,不仅课程开设很少,而且没有形成体系,不能产生联动效应。在理论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复繁杂、教学手段老套陈旧、教学目的不明和缺乏针对性,都是导致学科建设薄弱的因素。

其次,任课教师不够专业。在不少高校中,任职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教师,都不是专业思政教师,其部分人员是行政人员,被教务处指派为思政教师。部分是其他专业教师,占时代理思政理论教学。这就导致思政教育的理论教学被不专业的教师所掌控,容易导致教学发生偏差。

最后,课程安排不合理。思政教育的主要理论课程有四门,集中安排大一和大二两个阶段。但是,根据课程的时段安排来看,其主要被安排在晚上或是周末,这两个时段是学生听课效率最低的时段。在教室安排上,不少专业课程都是安排在小教室进行教学,人数控制十分合理。但是,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往往是安排在大型阶梯教室,一个教师往往需要面对两三百名学生,教学压力非常大。

(三)教育队伍有待建设

教育队伍就是展开思政教育工作的先导者,只有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才能确保思政教育工作高效展开。但是,当前高校对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缺少专业思政工作团队的窘境一直困扰着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逐年攀升,而教师队伍扩张的速度十分有限。在学生群体不断庞大的同时,导致思政教育教师队伍更显弱小。其次,高校对思政教育教师的进修培养不到位,没有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调研,没有考察思政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和工作之间存在的偏差,导致相关教师的素质逐渐落后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需求。

(四)教育手段落后

就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教育手段落后是其最核心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学手段落后。高校的教学资源应该处于教学体系的顶端,远远高于初高中学校。但是,在初高中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之后,高校教学手段的领先优势瞬间荡然无存。这也就导致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无法取得预期中的成果。其二,实践教学手段落后。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践教学不仅缺乏,而且手段落后,没有充分利用团组织、学生宿舍、学校社会等小团体展开实践教学,导致思政实践教育过于单一,急需实现多元化。

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优化措施

(一)加强重视

加强重视是优化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加强学校方面对思政教育的重视,这就需要在政策制度等方面强加规定,以此引起学校方面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其次,加强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由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教师对思政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断下降,高校可以在政策制度上对思政教育做出倾斜,以此激发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最后,加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很低。这需要学校和教师通过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深化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使其逐渐重视思政教育。

比如,高校可以举办“我爱祖国”大型诗歌朗诵大赛,以此吸引学生通过传播正能量的诗歌朗诵参加比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选题、音乐设计和朗诵指导等,使学生在练习诗歌朗诵的过程中,对其中传播的正能量形成认识,如此便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政教育。

(二)优化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构成环节,优化理论教学的核心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建设。目前思政教育理论教学课程较少、内容较多,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地教学效果。因此,思政教育教师应该对当前的理论教学课程进行细化拆分,再重新罗列组织,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政教育理论体系,以便在理论教学中体现出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第二,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在课程安排上,高校应该平等对待每一门学科,将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的思政教育理论课程调整到正常教学时段内。不仅如此,还需对教室安排作出变更,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采用小班授课,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三,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理论教学的关键,加强队伍建设,首先需要挑选专业教师组建工作团队。其次需要对教师团队进行进修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综合教学水平。最后需要加强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考核,使其在教学活动中能全身心投入。

(三)改良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展开途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看,其相应手段都需要进行改良。

就理论教学而言,高校展开思政理论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多媒体教学,即利用投影仪播放PPT进行教学。根据当前的教学安排,投影仪的清晰程度较低,处于教室后排的学生难以看清。不仅如此,随着近视学生人数增多,PPT上文字大小和色彩等都会影响学生观看PPT。因此,需要对这一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利用学生更加感兴趣的手段展开教学。比如,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或是学校官方网站,上传教学资料供学生下载,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手机端获取教学资料接受理论教学。

就实践教学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当前高校中存在的各种团体渗透思政教育,比如各类社团以及学生宿舍等。社团活动是很多高校大学生喜欢参加的活动之一,思政教育可以和社团形成联接,在社团活动中渗透思政教育。比如,在日语社团中,可以渗透民族精神和爱国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时刻谨记日本侵华犯下的滔天罪恶。在英语社团中,可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英语文化实现结合,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于西方思想的优秀道德品质。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宿舍美化大赛、宿舍清洁大评比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团体意识,于无形之中渗透思政教育。

(四)结合新工具

结合新工具是思政教育转型改革实现多元化的根本突进,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微博、微信、官方网站、手机短信和手机APP等形式展开思政教育。在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运用这些信息转播载体进行思政教育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比如,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思政教育网站,同时开发对应的手机端APP,将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活动组织等全部上传到网站,并且通过手机端APP推送给学生。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这类传播速度快、传播量大的信息载体,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宣传,势必可以比传统方式起到更加显著的效果。

结束语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涵丰富,意义重大,高校教师必须对其形成深刻认识。虽然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还存在一定问题,但是只要通过加强重视、优化理论教学、改良教育手段以及结合新工具等措施,就可以有效提高思政教学工作成效,使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欢.媒介素养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优化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2:22-23.

[2]余启军.“文化反哺”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机理与路径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161-164.

作者简介第一邵丽娜(1975-),女,辽宁大连人,专业或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司馨钿(1987-),女,山东淄博人。 第三王晓炜(1988--),男,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思政教育作用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