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军事战略白皮书解读

2015-12-03 03:38倪红燕
政工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军事战略远海国防

中国首部军事战略白皮书解读

今年5月26日,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这是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九部国防白皮书,也是首部专门阐述中国军事战略的白皮书。

在《中国的军事战略》(以下简称《军事战略》)白皮书发布前,我国已发布了8部国防白皮书——1998年,中国特色的国防白皮书体系建立,首次对中国的国防政策进行系统阐述;2000年,首次在国防政策部分专门论述台湾问题;2002年,首次系统阐述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新增“武装力量”一章,全面介绍解放军、武警和民兵的构成;2004年,首次阐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基本方针原则,第一次论述“裁减军队员额20万”“加强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新内容。2006年,首次公布中国的核战略,首次提出国家安全战略思想,首次全面分析中国的安全环境;2008年,首次公开改革开放30年来国防费变化的基本数据。2010年,首次阐述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2013年,在首部专题型国防白皮书中,首次对外公布集团军番号。

从1998年首部国防白皮书在谈到七大军区时连具体名称都没有写,到《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公开改革开放30年来国防费变化的基本数据,再到如今将武装力量的发展方向公布于众,可以说,白皮书内容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以开放求信任、以合作求安全、以共赢求发展的积极姿态,有力地驳斥了“中国威胁论”。

五大看点解读

《军事战略》白皮书分为前言和正文两个部分,约9000字,正文6章是:国家安全形势、军队使命和战略任务、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军事力量建设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安全合作。

专家指出: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我军的职能使命不断拓展,“四个维护”为推进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基本遵循。这是我们党对我军历史使命认识的新境界新高度,也要求全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紧紧围绕有效履行这一使命展开全部工作。

专家指出: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积极防御是攻势防御,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它的实质,就是在战略防御的前提下把进攻与防御辩证统一起来,坚持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的统一,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专家指出:确定海洋、太空、网络、核作为重大安全领域,说明这四个安全领域与我们国家的利益发展密切相关。网络空间,它是我们经济社会新的增长点,又是国家安全的新领域。新型安全领域,它的安全威胁的来源、性质、表现特征是不一样的,与平常侵犯我们领土、侵犯一般性常见利益的表现性质是不一样的。

重点关注解读

专家指出:正确判断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是谋划制定军事战略的首要前提。中国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挑战,涉及大国因素、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等方方面面。在相互利益高度依存的今天,地区任何一个地方生乱甚至生战,都会对各方的长远利益造成损害。因此,中国对维护和促进地区安全稳定的意愿是强烈的,对可能严重冲击我国发展重要机遇期的风险是高度警惕的。

专家指出:随着国家利益拓展,我们海外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安全和海外机构、人员、资产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海外利益攸关区,就是与海外利益存在客观密切联系的区域。我们的海外利益攸关区不是排他性的,也不是对抗性的。中国在维护海外利益安全时,不追求一己之私利,注重把自身利益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统一起来,致力于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产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专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军战略要求是“近岸防御”,上世纪80年代调整为“近海防御”,新世纪以来逐步调整为“近海防御、远海合作”,最新的战略要求则是“近海防御、远海护卫”。此次海军战略要求调整是为了适应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以及中国海外利益的发展延伸和国家利益的延伸。远海护卫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延长中国的海上防御纵深;二是我们在远海可以维护我们的海上交通线和海外利益。

专家指出:加强国际安全合作、拓展军事合作空间,已经成为中国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军对外军事交流正在向全方位发展军事关系、推进务实性军事合作转变。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中国军队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也是负责任大国的重要体现。

(倪红燕根据《世界军事》2015年第14期《专家解读中国首部军事战略白皮书》一文整理)

猜你喜欢
军事战略远海国防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军事战略能力评估指标及评估模型研究
浅析美智库军事战略问题评估中作战实验方法的运用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发表
美国新军事战略瞄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