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军旅音乐的独特魅力

2015-12-03 05:26董健辉
军营文化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运弓官兵们音准

文/董健辉

二胡军旅音乐的独特魅力

文/董健辉

音乐是历史的沉淀

二胡这件乐器伴随着军队走过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到今天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二胡军旅作品及独奏曲。尤其是建国后期,产生了大量的反映军队题材的二胡独奏曲。如:《战马奔腾》、《子弟兵和老百姓》、《金珠玛米赞》、《红军哥哥回来了》、《雪山魂塑》、《乘胜追击》、《发射场上》等。这些作品既描述了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苦练杀敌本领的场景;也深刻反映了战士们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同时乐曲也表达了子弟兵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厚重的民族使命感。这些二胡独奏曲深受部队战士们的喜爱,成为部队文艺团体走进军营慰问演出的保留曲目。

二胡作为具有独特中国气质的民族乐器,携带方便,具有普及性,它是军营里的官兵们喜爱的一件乐器。它可以演奏各种不同的地方性风格乐曲,如陕北的《兰花花叙事曲》、《秦腔主题随想曲》、山东的《一枝花》、《山村小景》、河南的《河南小曲》、《豫乡行》、江南的《姑苏春晓》、《江南春色》、广东的《步步高》、《喜洋洋》、新疆的《天山风情》、《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战士们在平日艰苦训练之余,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演奏,作为娱乐的休闲方式,平日里喜欢哼唱的流行歌曲,思念的家乡小调,人生的酸甜苦辣,世间的儿女情长,都可以用一把二胡来抒发这份情感。既寄托了这一份情思,也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这样,官兵们的身心得到了充分放松和休息,极大的缓解了士兵们因工作训练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与疲劳,从而以最好的精神面貌面对艰苦的实战训练,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当前,我们的连队随着官兵们文化素质与审美需求的日益提高,对自身的演奏也有了新的诉求,希望演奏技艺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为了满足官兵们能够顺利演奏这些音乐作品的愿望,需要在二胡繁杂演奏技法中归纳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精选重点技术技巧要领及部分练习曲,来填补官兵们演奏上的不足。通常,官兵们只能从荧幕里来感受二胡名家的精湛演绎,体会到乐曲带给他们的欣赏与陶冶。在羡慕的同时,也想让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一显身手。为了他们的梦想,我作为多年从事二胡教学的导师,我有责任把多年积累的教学成果奉献给我们广大的官兵,使他们对二胡演奏有一个新的认识,并实现他们的演艺梦想。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示他们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知道一名技艺精湛的二胡演奏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长时间艰苦、严格的训练和培养,才能呈现出完美的演奏效果。像《战马奔腾》、《雪山魂塑》这些演奏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曲目,如果没有科学、规范、可操作性的演奏方法很难胜任。所以需要掌握这些方法,形成过硬的演奏技巧,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些曲目。事实上连队战士们基本没有受过专业性方面的训练,技术能力有限,加上工作繁忙没有整块时间练琴,演奏难度较高的乐曲肯定费劲,所以,要按照我提示的几点方法去做,在较短时间里你的技术技巧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进步。首先:要解决好最基本的两个要领即音准和节奏。解决不好音准和节奏,演奏出来的曲调就很难听,不符合演奏基本标准,对演奏者今后发展是不利的。更谈不上艺术标准了。在练习过程中,战士们要对音准和节奏高度重视,演奏遇到有音不准和节奏不稳的情况出现,一定要及时纠正。如果你反复演奏还是不准,就要借助电子琴,吉他这类固定音高乐器。现在通信技术非常发达我们可以从电脑或者手机里下载模拟键盘来帮助你解决音程的关系。让你的大脑对音程关系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练习的方法除了聆听还要跟音阶模唱,明确建立大小二度,三度,四度,五度直到八度之间的音程关系。使你的大脑皮层会形成一种对音程的正确概念。没有方法的演奏,太过于随性必然会越拉越不准,结果是糟糕的。就像很多热爱唱歌的人,他们在演唱过程中没有及时纠正音准,从而被称为五音不全,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今后无论演奏什么

曲子,哪怕就是几小节的小曲也要音准,节奏到位。在节奏方面,可以借助节拍器的应用来使大脑对节拍形成一种正确概念。通过学习基本乐理掌握相关知识,建立稳定的节奏,把握正确的音准及节奏,为我们今后的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再讲讲左右手规范及技术要点,并在演奏过程中穿插一些音阶和练习曲来辅助练习,这些要点是训练音准,指距,各手指独立性,是两手配合过程中的一条捷径方法,对于没有大块时间练琴的战士显得格外实用。左手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持琴和稳定的手型。持琴的不正确会影响日后的演奏。初学时,要避免左臂夹肘或抬得过高、左手腕过分突出和塌陷、小指直跷和虎口僵硬。要时刻保持左手放松状态,避免手指触弦的过分紧张。练琴过程中,注意指序与指距的关系,运用保留指,加强手指伸张性、独立性、弹性等技术练习。为了乐曲需要,增强表现力,演奏必须通过换把来对应音域和音色变化,因此换把也成了左手技法中重要的一部分。先练习常用各调的音阶模进练习,从第一把位至第二把位。第二把位延伸至第三把位时,换把的第一指位音高一定要准,它关系到其他手指的音准,进行八度音阶的反复练习,形成完整的各调音阶链。演奏音阶换把,左手虎口必须要放松。放松状态下,把握好手型、音准、节奏的要领。良好的手型是实现音准和揉弦最好方式。在熟练完成各调音阶练习后,就要逐步提高演奏速度。从开始的每分钟60拍训练扩展到每分钟120、140、160拍的训练。这样随着练习时间的推移,就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训练方法具有短、频、快的特点。缩短了以往训练中必须经过大量的跳把练习、换弦练习、两手配合练习、音程模进练习的时间,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二胡演奏中,右手的运弓十分讲究。我归纳出了一套运用右手运弓的独特方法即力度传导技术。乐曲演奏者在看似简单的推拉弓法中,其中蕴藏着演奏者主体的音乐思想。这种思想也能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概括起来为八个字: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这八个字也是今天力度传导的主要精髓和核心思想。掌握力度传导技术优劣直接影响到演奏者对乐曲的音乐表现力。它需要演奏者有较强的演奏思维,运用这个技术,独特的诠释音乐作品。表达思想感情。由于这种技术技巧的专业性极高,在这里就不展开描述了。但是我们在运弓理念上就要明确两个字,一个字是“松”,另一个是“通”。松与通又是力度传导技术的主要载体。演奏者在运弓中如果不能掌握松与通的要领,就无从实施力度传导,表现音乐思想。“松”顾名思义是放松,右臂以肘关节为支点,大臂、小臂、手腕这些力点处都要求处于放松状态。我们说的“松”不是懈怠的演奏状态,而是身体各个部位有效的协调运动,“通”就是我们讲的协调通顺。演奏者通顺的运弓直接关系到力度传导的实际意义。运弓中的放松与通顺是力度传导的前提与基础。而“通”的前提是“松”,只有先放松从而产生通顺。演奏者只有在运弓通顺的情况下,力度传导才能发挥其作用。没有通顺的运弓谈力度传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次必须注意到右手运弓的松通,正确掌握弓毛与琴弦的擦弦点和摩擦角度,通过大臂、小臂,手腕的协调运弓来体现松通的现实意义。这需要战士们掌握正确的握弓方法和运弓线路,还要掌握右半弓、中弓、左半弓的力度传导,通过力度传导作用,循序渐进熟练驾驭拉弓、推弓、连弓、分弓、顿弓、连顿弓、抛弓、跳弓、颤弓,在正确的持弓方法下,右手运弓的力度变化是通过弓毛与琴弦的摩擦力大小变化、弓段分配的不同,弓速的变化等右手运弓状态来体现音乐中乐句和乐段中的强弱对比,以及情绪变化,通过运弓的力度变化来体现演奏者的主观创造意图。如果不善于掌握技术技巧,心里想的很丰富,手上功夫不行,既做不到自己所希望达到的形态,性情也不能充分的表达出来。二胡左右手技巧十分丰富。掌握以上的几点技术要领,相信对战士们演奏会有帮助。在包罗万象的左右手技巧中,让我们抓住主要技术环节,认真领悟、严格规范、用心钻研,方可技术到位。

音乐是感情的语言

音乐是感情的语言,无形貌而神韵俱在,是万能的文学和有形的美术所不能比拟的。二胡演奏艺术的魅力终结点是在神韵两个字上,在音乐的表现上传神有韵,是对规范化技巧和对传统、现代作品理解升华的集中体现。演奏中,音乐表现的千变万化来自演奏者感情的投入。一首乐曲没有情感的参与,那音乐只是匠人在进行音符的罗列,有些演奏者、技术技巧都到位了,但在声音和感情到位上总是有段距离,这和心灵的参与有关。技巧到位、声音到位、感情到位是独立的,又是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没有丰富的技巧到位、声音到位和音乐到位,也是一句空话。

连队需要二胡,战士们掌握这门乐器极大地丰富了连队文化生活。工作之余,陶冶情操,休闲娱乐。抒发自己的情感,战士们拉起二胡来,优美的音符化为动听的琴音,烦恼、忧愁便烟消云散,忘了时间,周围的一切,醉于其中,心与琴融在一起,《战马奔腾》《雪山魂塑》的震撼,《江南春色》轻松舒缓的节拍,给战士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心情舒畅,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同时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去。熟练掌握二胡的技术技巧,可以提升官兵们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情趣。对于自身的工作和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和辅助作用。对于当今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现实性的意义。对于演奏技巧的实际意义,在这里已经很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官兵们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于个别在这方面有天赋的官兵,如果想要在二胡技艺上取得显著的提高,要保证一定的练习时间,需要反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在舞台上一展身手的表现能力。二胡作为一种普及性极强的乐器,给我们的战友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与享受。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战士们的音乐素养,使二胡有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官兵们可以在空闲之余拿起二胡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也可以用二胡表达激情的燃烧岁月。★

责任编辑:武丽娜

猜你喜欢
运弓官兵们音准
浅谈二胡演奏中如何合理运弓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谈18世纪小提琴运弓技术
小提琴演奏音准的方法探析
杠杆力量作用下大提琴演奏的教学研究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谈二胡演奏时的运弓技术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双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