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力筑牢防火墙齐心浇开安全花
——破译空降兵某团一连连续61年安全无事故密码

2015-12-03 05:26董良锋
军营文化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连队荣誉官兵

文·图/孙 艳 董良锋

协力筑牢防火墙齐心浇开安全花
——破译空降兵某团一连连续61年安全无事故密码

文·图/孙 艳 董良锋

安全是永恒的话题,对部队而言,安全就是生命力,也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工作更是部队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综合性工作,涉及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是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空降兵某团一营一连着眼保持连队安全发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使安全文化基因渗透到官兵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中,融入到连队建设的方方面面,保证了连队连续61年安全无事故。

文化滋养内化安全自觉

短期安全靠管理,中期安全靠制度,长期安全靠文化。一连安全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支撑连队一以贯之的安全发展。

环境会说话,草木能育人。走进一连营门,一块迎面而立的泰山石,上面刻着99个不同字体、大小组成的“安”字,将“踏进一连门,争做安全人”的安全理念深深烙入官兵心田。抬眼望,营区楼前的墙上,有一块两米见方的安全警示牌,标示连队连续保持的安全天数,提醒官兵时刻绷紧安全弦。步入安全文化长廊,上面有官兵自创的安全箴言:“宁可千日无险,不可一日麻痹”“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诉说着一种安全自觉。荣誉室里,陈列着一连61年来抓安全管理的图片资料,一幅幅照片、一个个故事、一件件实物,勾画出连队安全发展的历史脉络……文化铸魂、文化育人,一连把安全环境文化的“宜人”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在一连,官兵身边能想到能用到的各种载体,都被赋予了安全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周末,笔者在一连采访时,正赶上官兵在打牌。“这张牌上写得好:公共场合不抽烟,防病防火又低碳。”一名战士甩出一张黑桃K说:“这段时间你的烟瘾有点大,得控制哦。”“谢谢提醒,你也要学学这张黑桃Q。”另一名战士回应道。一看,不同的扑克牌上印着不同的安全警示漫画:上下楼梯靠右行,跨步台阶动作轻……中士温兴春对笔者说,为了让大家时时感受安全文化滋养、处处融入安全自觉环境,连队想了不少办法。每年新年之际,连队有针对性地制作安全扑克、台历等下发到班排。一句句警示格言、一条条温馨提示,成了安全教育延伸的课堂。

他们还针对传统抓安全的灌输式教育、规章式要求、程序式排查容易使官兵产生厌烦情绪的实际,将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编印成安全口诀,创作成小品、相声等文艺节目,给法规制度注入文化基因,释放强大能量。

一不“留心”踩了安全“红线”,让李涛痛定思痛。原来,第一次打靶时,他偷偷揣了颗子弹想留作纪念,结果被点验出来,因此受了处分。何不把自己的教训变成大家的财富?有绘画特长的他,便创作了一幅“实弹实爆按规定,私藏弹药法不容”的连环漫画。从此,运用漫画教兵育人抓安全,受到了全连官兵的热捧。

只有将安全文化内化为自觉,转化为能力,官兵遇到隐患苗头和棘手问题,头脑才不会发蒙,才能有招法不害怕、敢应对不回避。作为团队先行跳伞示范连,面对许多不可预知的安全风险,他们创新“跳伞过关升级训练法”、改进离机模拟训练器,不仅缩短了训练时间,而且使安全系数成倍增长。一连每年组织官兵跳伞千余人次,从未出过纰漏,从未发生事故。

制度机制浇铸发展根基

安全工作是部队建设稳中求进的基础,而完善制度机制是确保安全的根本。一连连续61年安全无事故,抓住的就是这条“硬”规律。

“翻牌仪式现在开始!”指导员孙广建大声宣布,全连官兵自发立正,向安全警示牌行注目礼。六班班长汪子俊走出队列,庄严地向安全警示牌敬礼后,将距离安全无事故62周年还有158天的牌子换成了157天,然后郑重地将自己的姓名牌嵌入次日安全值班员的位置。

从1985年挂牌以来,一连的安全翻牌仪式历经30年,每天从未间断。一连官兵对安全警示牌的尊重,是理解安全、珍惜安全、渴求安全的直接表达。安全翻牌仪式已成为一座连接安全文化和官兵自律的精神桥梁,伴随着一次次安全翻牌仪式,安全理念深深根植于每名官兵心底,融入血脉,内化为“连队荣誉高于一切、单位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自觉。一连官兵强烈的安全意识、良好的安全素质、自觉的安全行为,可从这里找到源头。

一连在抓制度的可操作性上想办法、在明职责上下功夫,让制度真正硬起来、实起来。他们针对容易出现的事故苗头,拟订《安全工作责任细则》,将

抽象概念具体化,使每条规定、每道步骤、每个环节都形象直观、简明实用。

只要与安全制度不相符,任何差错隐患都不放过,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去年老兵退伍期间,二班有4名已确定退伍的战士安全员,两名放松了要求,对本班安全情况掌握不清楚。连队干部发现后,没有因为战士即将退伍而降低标准,立即召开全连军人大会,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两名战士主动作了检查。

今年新兵跳伞训练的一天,官兵回到连队已经很晚,正准备按计划召开周四查事故苗头班务会,却临时接到机关搬运物资的通知,排在后面搬的连队工作量将增大。宁可晚点干、多干点,也不能影响落实制度的严肃性,一连仍按计划召开班务会。“既然制度已制订,遵守就要成自然。”四级军士长、班长杨村说,“养成遵守制度的好习惯磨炼于平时、养成于平时、成就于平时。”

正是这种为安全负责的“制度意识”,只要对安全有益,一连都会把良好习惯硬化为遵章守纪的“条条框框”,让官兵有章可循。如此一来,连队安全效应显现:冬天,用湿拖布擦地后,他们一定用干拖布再擦一遍,以防有人摔倒;煤炉烧过的煤球,他们要用水浇灭后再放进垃圾桶;野营露宿,哪怕到再远的地方填埋生活垃圾,也不就近焚烧……

制度是铁规,执行不走样。一连在执行制度规定上,宁可麻烦也不敷衍。有一次,安全值班员发现下士赵亚珍擦拭枪支时,只擦外不擦里,看似表面光洁,里面却留有污渍。值班员立即向连队作了汇报,连队及时组织了安全常识教育,并对全连枪支保养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

一次,组织地面操纵训练,安全员发现第二个模拟伞的承重伞绳少了一根,连里马上停止训练,不厌其烦地上报、请领新伞绳,安装好后才继续组织训练。“按理说,平时训练少一根伞绳并无大碍,但安全员就喜欢较真碰硬。这种落实制度不走样的精神,是我们连官兵的好习惯。”连长周立文如是说。

好制度促进管理正规化,正规化促进发展保安全。一连官兵养成了模范遵守安全工作制度机制的好习惯,形成了“人人都管、人人被管”的生动局面。今年以来,军、师先后6次不打招呼检查各项安全隐患,一连合格率每次都达100%,连续多年保持“零违纪”纪录。

身为一连的官兵都很自豪

荣誉激励催生责任担当

一个连队连续61年安全无事故案件意味着什么?

对于一个常年担负战备、在外执行任务频繁的连队,一个地处灯红酒绿闹市区、“流动人员”常占编制人数一半以上的连队,一个担负跳伞训练先行任务、安全风险系数很大的连队……这是一个堪称辉煌的纪录。

漫步一连每个角落,荣誉感——这种富有吸引力和黏合作用的“物质”,萦绕笔者身边,激扬官兵豪情。显然,这种“崇尚荣誉、维护荣誉、争取荣誉”的精神,已融入官兵血脉,成为一种生生不息谋发展的“红色基因”,发挥出代代相传抓安全的辐射效应。对于荣誉的认同,一连官兵在心底达成一种默契:“我是一连人,只有为连队争光的义务,没有给连队抹黑的权利!”

一连的战士退伍后,大都会“回访”连队——有的是千里迢迢回到连队,有的是追到连队外训地,有的是写信或打电话。他们会不约而同地询问连队近期取得了哪些荣誉,认为连队对安全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受益一生。

2006年退伍的老兵林亚康,对“以连为荣、以连为家、安全是宝”的感触颇深。现在已在地方知名公司担任经理的他,自己仿制了一个连队最具特色的“安全警示牌”。2009年,得知老部队演练路过公司驻地,他专门找到连队,申请再参加一次安全翻牌仪式。“我心里始终挂念着这个家。虽然只在部队服役了两年,可我却收获了一颗争取荣誉的心、养成了想安全为安全的意识——我是安全的实践者,也是安全的受益人。”林亚康回“家”后如是感慨。

和笔者谈及“连队生活一家亲”的话题,新战士李佳伟眼里噙着泪,如数家珍地回忆起在连队过的最难忘的生日。在城市长大的小李,从小娇生惯养,初来部队很不适应,训练时情绪低落。一次吊环训练中,小李着陆时双手撑地,差点受伤。在一连特有的查事故苗头班务会上,战友给小李提意见,他非但不接受,还闹情绪问班长退伍手续咋办。

指导员孙广建在兵情日记里了解到,过几天就是小李的生日,几名思想骨干精心设计了一场生日晚宴。当晚开饭前,孙指导员说:“今天连里将诞生新兵里第一位小寿星,让我们共同为他送上祝福!”话音刚落,灯熄灭,烛光点缀的蛋糕伴着官兵齐唱的生日歌来到小李面前。恍然不觉的小李看到蛋糕上自己的名字,手足无措。“生日快乐!”连长周立文送他一张连队自制的、印着“珍惜荣誉、以连为家,安全连着你我他”的生日贺卡。“这是我长这么大过得最有意义的生日。我感到了家的温暖,好幸福——”小李激动得一时语塞。

第二天,孙指导员带着小李来到荣誉墙前,与他交心说,荣誉就如一盏灯,同一屋檐下的战友,齐心协力取得的荣誉越多灯越亮,每个人得到的光就越多……接下来的新训中,小李积极性高涨,后来还登上了连“安全之星”榜。过了段时间,有战友打趣地问他,你咋不想回家了?他做个鬼脸笑着回答:“我到家了!”

给官兵过生日,也为连队庆祝安全纪念日。一连于1953年11月11日整编,巧合的是与人民空军成立纪念日同一天。每年这天,连队官兵会重温连史,开展“共担历史、共享荣誉”安全奖牌接力传递活动,增强敬业、守业、创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官兵在传承连队“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人民”优良传统中,体味安全背后的艰辛、荣誉背后的责任,牢记“安全典型不好当,天天都在钢丝上”。★

责任编辑:王前

猜你喜欢
连队荣誉官兵
获得的荣誉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一二九团注重连队“两委”后备人才培养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军事基础训练与学员队连队化管理的对接路径探析
获奖荣誉统计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她们与荣誉如此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