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层地狱之下
——《中国战俘劳工录》评介

2015-12-03 05:26闫永春
军营文化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侵略者战俘劳工

文/闫永春

十八层地狱之下
——《中国战俘劳工录》评介

文/闫永春

《中国战俘劳工录》

梅桑榆著

解放军出版社

第一个提议修建华盛顿“浩劫博物馆”的犹太作家埃利·威赛尔在接受诺贝尔和平奖致词中说:“忘记就是遗弃记忆,出卖记忆,出卖历史。换句话说,遗忘就是甘冒战争的危险。”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虽然70年过去了,但是日本侵华的历史及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应随着时间的远去而被忘记。

与战场上抗战军人的厮杀、流血、牺牲不同,有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因为没有冒着硝烟炮火,冲锋陷阵,浴血杀敌,不怎么被后人所关注,他们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饱受蹂躏,其遭遇之悲惨,令当代人无法想象——这个群体就是中国战俘与劳工。

从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者除在占领区血腥屠杀中国人民之外,另一罪行便是为疯狂掠夺中国物产资源、兴建各种工程,强制中国战俘与平民充当劳工,致使数百万人因遭受残酷的迫害与杀戮而伤残、死亡。至于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强制役使中国劳工的人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居之芬考证,从1935年至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通过各地劳工协会从中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华中、华南各占领区,先后以诱骗、抓捕、摊派、强征等手段,输出和就地役使中国劳工达1500多万人;东北烈士纪念馆研究员程鹏汉认为,仅日军在北满修筑军事要塞期间,被残害至死或集体屠杀的战俘劳工至少有120万人。

随着亲历者的逐渐离去,如何给后人客观地再现那段血泪凝成的悲惨历史,是历史研究者与文学创作者的重要责任。纪实文学作家梅桑榆通过查阅大量档案史料,撰写了《中国战俘劳工录》一书。该书由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并入选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百种重点选题。

该书遵循“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通过纪实手法反映了中国战俘劳工的悲惨遭遇: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之下,劳工如同坠入人间地狱,他们像囚犯般受到严密的监控与管制,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生活,从事繁重而又危险的劳动,稍不留心便遭到毒打乃至残杀。在魔窟般的战俘集中营,杀戮与残害从他们被俘开始;在监狱般的劳工集中营,未当劳工先做囚犯;在丰满水电站,大坝建成万骨枯;“新东京”工程致使10万劳工铁岭受难,“东方马其诺防线”工程结束之日便是劳工死亡之时;人间地狱十八层,十八层下是矿工,然而比矿工遭遇更悲惨的是战俘;阴森凄惨的炼人场,毛骨悚然的万人坑,无不控诉着侵略者的累累罪行……

该书通过大量的真实事例,再现了日本侵略者摧残、屠戮中国战俘劳工的种种手段:灌辣椒水、坐老虎凳、冰冻活人、砍头、活埋、毒杀、过电、火烧、摔麻袋、滚木笼、狼狗掏腹、细菌试验、活体解剖、集体屠杀、以活人做靶练刺杀或射击……凶残至极,令人发指。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战俘与劳工的奴役、压榨和迫害,是日本侵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曾经发生在中华大地和中国人民身上的惨绝人寰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暗无天日的一页。这段历史,记录了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揭露了侵略者的毒辣与残暴。

当然,中国人民不会轻易屈服的,这在一些战俘与劳工的身上体现了出来。该书同时呈现了中国战俘劳工在被奴役期间不甘屈膝、不甘沉沦,进行顽强抗争的一面:或是冒死逃跑、暴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杀,或是怠工、罢工、破坏机器、制造事故、惩治奸顽……虽然一些抗争失败,并遭到残酷报复和血腥镇压,但直到日本战败投降,始终没有停止,许多故事惊心动魄,悲惨壮烈,可歌可泣。

恩格斯曾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历史可以被放下,罪恶也可以被宽恕,但不等于可以被遗忘甚至篡改,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历史,岂能忘记!当然,牢记历史是为了走出历史,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预防历史重演的清醒剂。★

责任编辑:王前

猜你喜欢
侵略者战俘劳工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My Trip
什么是战俘?(答读者问)
也门交战方两天内交换224名战俘
不弯腰的习俗
《怒吼吧!黄河》向全国人民发出抗击侵略者的战斗号角
以哈有望交换战俘
朝鲜战争交换战俘的真实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