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研究

2015-12-04 22:48佟铁鹰
冰雪运动 2015年6期
关键词:冰雪运动黑龙江省

张 驰,佟铁鹰

(哈尔滨医科大学 体育学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研究

张 驰,佟铁鹰

(哈尔滨医科大学 体育学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调查研究等方法,对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主要体现在参与性、时空性和多样性三方面,其对冰雪体育需求已经从传统的竞技运动、休闲娱乐、强健身心向人与人的沟通交流、社会阶层流动和运动体验转变。这种新的冰雪体育需求发展趋势不仅与经济水平、兴趣爱好、行为目标息息相关,同时也受到黑龙江省城市冰雪体育场地设施的影响。这一方面说明黑龙江省城市人群冰雪体育的需求已经随社会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而另一方面也说明黑龙江省城市现有公共冰雪体育服务的不足,是制约群众性冰雪体育需求的根本矛盾之所在。

关键词:黑龙江省;城市人群;冰雪运动;体育行为

1 引言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其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水平,同时也制约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同时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我国社会体育供给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不断完善现有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满足城市人群对体育的需求。而目前,受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以经济资本为划分标准的多元化黑龙江省城市社会人群在冰雪体育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1]。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行为的新发展,充分展现了人们从事冰雪体育的主体思想,表达着对冰雪运动的实际需求及需求结构[2]。而这些需求目标不但反映着黑龙江省城市人群为达到运动目标而进行的冰雪体育活动方式,还体现着群众性冰雪运动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黑龙江城市人群冰雪体育行为,确立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需求结构,为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群众性多元化冰雪体育服务体系提供依据。

2 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特征

为分析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本研究选用汤国杰编制的体育行为状况调查问卷[3],以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地的城市人群为调查对象,在每周活动次数、每次活动时间、活动强度、主要运动项目、人际环境、空间环境、时间段等7个维度上,对其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展开研究。

2.1 参与性特征

体育的参与性是指,社会个体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主动或被动的参加各类体育活动[4]。它一方面体现了人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行为,表达着通过人们的亲身参与过程中体验某种感受;另一方面也通过参与特征的结果,诠释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展现城市人群的体育观念和想法。

从对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分析来看:首先,在主动参与性上。社会中下层人群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29.4 %;社会下层人群为21.3 %、社会上层人群为18.7 %、社会中层人群为16.3 %、而社会中上层人群体育的主动参与性最低,为14.3 %。虽然黑龙江省城市人群在冰雪运动的主动参与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总体上看这种差异性并不大。这说明,黑龙江省城市人群在冰雪运动中均具有较高的主动参与性,表达了社会各阶层人群对冰雪运动所具有的健身、休闲、娱乐等文化内涵和健身功能价值的认同。而社会中下层和下层的体育主动参与性最高,说明了这两类人群从事冰雪运动的意愿则较其他阶层更为主动。即社会底层人群有更强烈的冰雪运动需求欲望,且冰雪运动已经成为其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社会底层人群通过参与冰雪运动来满足对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需求。而社会中层以上人群主动参与冰雪运动的行为较低说明,虽然这几个阶层的人群也认识到冰雪运动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但冰雪运动在其体育运动乃至日常生活方式中并不占据主导位置,因此其冰雪体育的主动参与性要低于社会中下层和下层。其次,从社会人群冰雪体育行为的参与频次和运动强度来看。不同阶层人群每周冰雪运动的次数和每次冰雪运动的时间长短呈现由社会底层至上层呈现递增的特征,即社会阶层越高,每周冰雪体育的运动次数越多、时间越长。这说明,经济水平越高的社会人群其冰雪体育参与程度越高。而这种冰雪体育行为在中下层社会人群中主要是为强健身心,而在社会的中上层则还包括了休闲娱乐、阶层流动、社会沟通、认知体验等行为目标。此外,从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的运动强度来看,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的运动强度具有局部的分化特征,即社会中上层及上层在运动中保持着中等强度的负荷水平,而社会中层、中下层及下层保持着中等至高等强度的负荷水平。这反映出,社会中上层及上层人群的冰雪体育是以休闲、娱乐为主体的行为目标,而社会中层、中下层及下层则体现出强健身心、增进健康的体育主导思想。

2.2 时空性特征

体育运动的空间性,是指参与休闲体育的城市人群根据个体个性和偏好差异选择不同体育活动场所的特性[5]。城市群众性体育行为的空间性,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在特定的体育空间中进行活动,即体育活动场所;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同社会阶层人群对体育活动场所具有不同层次的空间感知与选择偏好,这种空间的等级层次成为限制社会阶层参与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之一。时间是人类日常生活所拥有的必然条件,也是人类实现自我意愿的必要条件[6]。社会不同阶层人群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制于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的多少。它一方面揭示了时间是休闲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城市居民个体属性的差异和体育活动中时间利用方式的差异。

首先,从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的空间行为来看,社会中层、中上层及上层人群在冰雪体育活动中,不受活动场所空间地理位置的制约,可以根据自己的活动需求安排各种冰雪体育活动。而社会下层及中下层人群在冰雪体育活动中,由于受到空间地理位置的制约在冰雪运动的空间选择上受到的制约明显。这表明,社会中上阶层人群在冰雪体育活动中不需要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冰雪活动,可以根据需求目标选择冰雪运动空间;而社会底层人群在冰雪体育活动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能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冰雪体育活动。这不仅形成城市社会人群冰雪体育活动中的空间差异性,也促进了冰雪体育运动中社会阶层的分化。其次,从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的时间需求来看。虽然各群体冰雪体育活动的时间相对固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相互交叉,但从可支配的时间资源来看,社会中上层及上层人群的冰雪体育活动时间大都处于社会生活中的黄金时段[7];社会中层及其以下人群冰雪体育活动时间一般处于社会生活中的空余时间。不同阶层对时间资源的占有和支配,不仅显示了社会中上阶层人群的优越性,也说明社会中下阶层人群不仅缺乏对经济资源的占有,同样也缺乏对时间资源的占有,这也就导致了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中的时空差异性特征。

2.3 多样性特征

冰雪体育项目,是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的载体。城市人群正是通过参与不同的冰雪运动,来实现强健身心、休闲娱乐、沟通交流等行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参与不同的冰雪运动项目,不仅表明了群众冰雪体育活动的多样化,同时也反应了各类人群的冰雪体育行为趋向。

从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中冰雪运动项目的选择来看:虽然当前以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冰球、花样滑冰、越野滑雪等为代表的固有体育项目依然是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但以冰壶、单板滑雪、极限滑雪、自由式滑雪、冰橇等为代表的新型冰雪体育项目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形成了稳定的参与人群[8]。此外,在调查中还发现虽然以冰壶、单板滑雪、极限滑雪等为代表的小众冰雪体育运动在黑龙江生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但也已经形成了一批稳定的参与者。这表明,当前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的主流依然是固有的大众项目,但新型的小众冰雪体育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已经获得了少数人群的认可,并成为黑龙江省城市人群冰雪体育运动的新选择[9]。此外,从研究中还发现。虽然以冰球、速度滑冰、雪地足球等为代表的同场对抗项目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自我表现难美类的冰雪体育项目参与的人数增长明显。这说明,当代社会人群在体育运动中更加重视冰雪体育运动的文化性与艺术性。城市人群在运动中,通过合理的选择体育项目一方面实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体验运动的竞争与对抗实现愉悦身心的目标。

3 影响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的因素

从对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的分析来看,当前影响黑龙江省城市群众冰雪体育行为的因素虽然较多,但目前主要还是集中体现在经济水平、兴趣爱好、行为目标和场地设施等四个方面。

3.1 经济水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经济资料的占有不仅成为当代社会阶层划分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促使黑龙江省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10]。首先,受经济水平的影响,黑龙江省城市社会中下层及下层人群只能选择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的诸如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冰雪运动项目。这主要源于冰鞋等冰雪体育器材一般使用期限较长、损耗较低[11]。虽然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黑龙江省城市中上层、中上层人群中也有从事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冰雪体育活动的群体,但其消费水平却存在较大差异。如,社会中上层人群在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运动中,平均每月一般要花费1 000~2 000元;而社会中下层人群在这些运动中的消费,平均每月花销只有100~300元;其次,要表现为社会中下阶层人群的体育活动时空受限明显。社会中下层选择免费的、距离家或工作地较近的公共冰雪运动场地,其空间活动范围一般在5 km以内,其活动时间的选择一般在早晚的空闲时段。而社会中上层及上层人群,在体育运动中其空间活动范围可以达到30 km以上,其活动时间的选择一般在休闲、娱乐的黄金时段。这表明,社会上层人群可以用更多的经济资源来换取所需的冰雪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而社会下层人群可用于换取冰雪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经济资源十分有限,这不仅直接体现了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的消费水平,也阐释了社会各类人群的冰雪体育消费特征,即经济资源对社会不同阶层人群冰雪体育活动时空的选择制约明显。

3.2 兴趣爱好

黑龙江省城市不同人群冰雪体育行为活动虽然受经济的制约明显,但从调研过程来看,即便是社会底层人群也有机会参加消费水平较高的冰雪运动项目,而社会上层人群也没有完全摒弃消费水平较低的冰雪体育活动。这说明,虽然对经济资料占有的多少,有助于社会上层人群选择更多、更好的冰雪体育项目体验冰雪运动乐趣,但经济因素并没有完全阻碍社会不同阶层人群参与不同种类冰雪运动项目的路径。

首先,社会不同阶层人群参加冰雪体育运动在于满足身心的自我需求,而这种需求的出发点就在于对冰雪运动的兴趣爱好。只有喜欢某项冰雪体育运动,人们在从事这项运动中才能体验到冰雪运动的乐趣,实现心情舒畅与精神上的满足[12]。因此,黑龙江省城市人群的冰雪体育行为,是建立在人们参与冰雪运动项目基础上的,而这种参与又是以人们对其冰雪项目的认可为基础。其次,不同人群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推动了冰雪体育兴趣爱好的形成,并进而影响冰雪体育行为方式。如,社会底层人群由于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劳动。因此,在冰雪体育运动中就比较喜欢以速度滑冰、雪地足球、冰球等为代表的体能主导类项目。而社会中上层人群,由于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付出的是较多的脑力劳动。因此,在体育运动中就比较喜欢以冰壶、花样滑冰、单板滑雪、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等技能主导类项目,意在以智慧结合体能的方式,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第三,冰雪体育运动多样化和时尚化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知,使得人们对冰雪运动项目的选择更加以满足自我的性格为主。如,在冰雪体育运动项目匮乏的时代,人们只能从事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或冰球等少数运动项目。这种有限的冰雪运动参与选择权,使得人们往往从事了自己不太喜欢的冰雪运动项目[13]。但随着冰雪体育运动资料的日益丰富,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就出现了更加频繁的冰雪运动项目转换和参加多个冰雪运动项目的现象。因此说,对不同冰雪运动项目兴趣爱好,也是当前社会不同人群冰雪体育行为既有差异又趋于相同的特征之一。

3.3 活动目标

体育活动目标,是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目的性的根本指向[14]。体育活动目标不仅反映了社会人群体育行为的内在动力,同时也体现了其外在表征。对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的分析来看,其冰雪体育活动目标多样性的选择不仅诠释了不同人群的体育行为特征,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冰雪体育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首先,从不同人群冰雪体育活动目标的选择来看。中上层及上层人群,对冰雪体育运动强健身心、沟通交流和休闲娱乐的目标,使得这一阶层的冰雪体育行为更多的体现为活动中人群的小群体性、运动项目的高消费性、运动强度的中等性和活动时空的随意性特征。中层人群,对冰雪体育运动强健身心、阶层流动和休闲娱乐的目标,使得这一阶层人群的冰雪体育行为更多的体现为活动中人群的聚合性、运动过程的高对抗性和高强度、活动时空的固定特征和冰雪运动项目的高技巧性[15]。中下层及下层人群,对冰雪体育运动强健身心、阶层流动的目标,使得这一阶层人群的冰雪体育行为更多的体现为个体性、运动项目的低消费性、运动的高强度性和活动时空的空闲性特征。其次,从不同人群冰雪体育活动目标的实现过程看。社会中上层及上层人群,在实施过程中核心的动力在于小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在商业上的协作,然后才是健身和娱乐休闲;社会中层人群,在实施过程中核心的动力在于阶层间的流动,意在通过冰雪体育运动实现社会阶层的转换,然后才是健身和社会沟通;社会中下层及下层人群,在实施过程中核心的动力在于强健身心,然后才是阶层流动和娱乐休闲。第三,从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的结果来看。虽然各类人群都基本达到了健身目标,但在各类人群冰雪体育行为的核心目标实现上却有所差异。如,社会中上层及上层人群,沟通交流的体育活动目标基本实现;而社会中层人群,阶层流动的目标实现较为有限,不足参与体育人数的1 %;社会中下层及下层人群,强身健体的目标能基本实现。这表明,冰雪体育活动目标不仅影响着各类人群的冰雪体育行为,还推动着冰雪体育的社会化发展。

3.4 冰雪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

冰雪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是社会冰雪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16]。从对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的分析来看,受各类人群对经济资源占有的影响,其对冰雪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占有的不同,导致其冰雪体育行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首先,从各类人群对冰雪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等资源占有情况来看。社会中上层及上层人群,由于占有了大量经济资源,使其能够以经济资源转换成高品质的冰雪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资源,并利用所拥有的体育资源进行诸如冰球、冰壶、单板滑雪、极限滑雪、高山滑雪等冰雪体育运动,以此实现这一阶层的冰雪体育行为目标。如,在冰雪体育器材和冰雪体育场地设施的消费上一般在10 000元以上。而社会中层人群,由于只占有部分经济资源,所以在冰雪体育运动中其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资源的选择就较为有限,一般会选择消费水平较为一般的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进行活动。如,虽然选择了冰球、单板滑雪、花样滑冰、高山滑雪、冰壶运动,但冰雪体育器材的消费一般仅局限于1 000~3 000元左右。而社会中下层及下层人群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在冰雪运动中多选择公共冰雪体育场地和低档次的冰雪体育器材,这不仅使得冰雪体育消费水平较低而且在冰雪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也受到较大限制[17]。其次,从对冰雪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等资源的使用频率来看。社会上层和社会下层人群冰雪体育器材和场地资源使用频率最高,而社会中上层、中层和中下层人群冰雪体育器材和场地资源使用频率相对与前者较低。其中,上层人群大都选择了更完善的冰雪体育设施,社会下层则基本选择在免费的公共冰雪体育设施中进行各类体育活动,而其他社会阶层则以公共冰雪体育设施和收费较低的冰雪体育设施的选择为主要特征。这说明,受各类人群对经济占有的影响,不同人群在冰雪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上的不同选择,不仅直接导致了其冰雪体育行为的差异,同时也彰显了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需求。

4 结论

1.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主要体现在参与性、时空性和多样性三方面,其冰雪体育需求已经从传统休闲娱乐、强健身心向人与人的沟通交流、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运动体验方向发展。这种新的行为特征说明,不同社会阶层对冰雪体育的需求已经随社会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并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 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不仅与经济水平、兴趣爱好、行为目标息息相关,同时也受到黑龙江省城市冰雪体育场地设施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直接导致了黑龙江省城市人群冰雪体育行为的差异,同时也彰显了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的需求特征。

3. 黑龙江省城市群众性冰雪体育行为和体育需求差异化的发展现状,不仅说明城市人群对冰雪体育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同时也表明黑龙江省城市现有公共冰雪体育服务的不足,而这不仅制约了群众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是城市不同社会阶层冰雪体育需求矛盾产生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212–214.

[2] 白冰,魏玉存,赵烨.我国冰雪运动表演产业化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13,35(5):32–35.

[3] 汤国杰.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影响要素的特征分析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9):16–20.

[4] 李京城.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式[J].体育科学 ,1999,19(2):44–47.

[5] 吴启焰.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

[6] 王毅.江汉平原农户休闲活动时空间结构研究:以洪湖市螺山镇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7] 李鸿彬,朱成.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冰雪运动,2005(3):77–78.

[8] 鞠海明.黑龙江省冬季休闲体育发展与对策[J].冰雪运动,2011,33(2):53–56.

[9] 张宇.我国冬季群众休闲体育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冰雪运动,2011,33(3):69–71,79.

[10] 左从现,方新普.试论体育需求和体育供给[J].体育科学,2000,20(6):19–21.

[11] 宋 琳,刘志良.黑龙江省冬季体育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冰雪运动,2010,32(4):59–62.

[12] 李忠堂.我国冰雪运动社会化功能分析[J].冰雪运动,2007,29(3):90–92.

[13] 胡佳哲.论我国北方冬季群众体育的冰雪效应[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21(3):20–21.

[14] 李丰祥.转型期中国体育需求特征、成因及未来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2004,24(7):5–9.

[15] 刘春元.和谐社会构建视角下的我国北方社区冰雪运动发展模式[J].冰雪运动,2006(6):82–83.

[16] 张良祥,王诚民,崔哲雄.黑龙江冰雪运动器材产业发展如何面对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J].冰雪运动,2005(2):69–70.

[17] 赵金龙.黑龙江省冬季社区体育开展现状与发展[J].冰雪运动,2010,32(3):89–92.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488(2015)06–0047–05

收稿日期:2015–08–09;修回日期:2015–08–2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12C047)。

第一作者简介:张弛(198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s of Urban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NG Chi,TONG Tie-yi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 Chin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haviors of urban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haviors of urban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mainly refl ected in participation space and diversity, the requirements of ice and snow sports has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ompetitive sports,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fi tness to people communication, social classifi cation mobility and sports experience. This new developing trend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economy, interests and behaviors, and also infl uenced by the ice and snow sports facilities in the ci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n this side, it means that the demand for the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On the other side, it also shows that there is a shortage of the existing public ice and snow sports servic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restricted the requirements of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 urban population; ice and snow sports; sports behavior

猜你喜欢
冰雪运动黑龙江省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我国南方地区冰雪运动大众化推广策略分析
2022年冬奥会助力首都群众冰雪运动发展的研究
基于申办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影响的研究
创造条件 冰雪进校 引领师生游冰戏雪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的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