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疗设备管理模型的医疗设备流程化管理系统开发*

2015-12-05 01:59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4期
关键词:医学工程流程化业务流程

荆 斌 张 硌 李 巍 张 巍 张 宏

基于医疗设备管理模型的医疗设备流程化管理系统开发*

荆 斌①张 硌①李 巍①张 巍①张 宏②*

目的:实行医疗设备的全程、动态管理,实现对业务流程精细化管控,提高设备完好率、使用率,提升科室的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方法:系统设计通过工作流程归纳、人员分组设计及数据耦合分析等方式,建立医疗设备管理日常工作模型,实现人员、物资及业务的流程化管理。结果:系统设计提高了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可信度以及人员、物资和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结论:该系统的开发应用能够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辅助科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加快科学化管理提供借鉴,从而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业务模型;管理;信息化;数据库系统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edical Engineering, No.307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71, China.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正紧跟时代的步伐日趋完善。医院医学工程科作为医院的医疗设备、耗材及试剂管理部门,采用标准化管理结合信息化手段无疑将能够减轻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供高层决策辅助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能够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本研究基于医疗设备管理模型,开发医疗设备流程化管理系统,实行医疗设备的全程和动态管理,实现对业务流程精细化管控,以提高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全面提升科室的管理水平。

1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现状

1.1 信息化管理应用层次

医院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累积了较多的信息资源,然而对于其信息资源的利用较为有限。即使信息系统中存在综合查询及设备统计等信息软件模块,但均为浅层次上的使用,尚且不能对数据进行深层的挖掘、分析以及利用,对于整个决策及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设计需要能够有效利用数据仓库等各种智能技术,利用医院整体信息化的应用广度与深度,从而有效地建立起支持科室相关管理与决策服务等功能[2]。

1.2 信息化管理实现途径

采用直接购置或软件外包的方式实现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不同于普通工程项目实施,其需要技术和管理的融合、技术与人的融合以及不同的使用者与系统进行融合,因此需要建立广泛的技术沟通。而软件开发厂商通常对医院科室的业务、管理不熟悉;科室人员对信息系统研发主观上无配合的动力、客观上无配合的能力。软件开发厂商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和项目规划、实施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均不到位,导致项目失败,给双方带来时间和财力上的损失[3-4]。在缺乏中

立、客观的沟通情况下双方常会对项目是否完工、成功与否等问题因认识不同而产生纠纷,从而陷入“信息化泥潭”。软件开发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在工作中随着业务的扩大不断完善和升级,采用直接“拿来主义”的方式给系统后续开发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1.3 信息化管理技术储备

由于医学信息化属于交叉性学科,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医学信息化队伍既需要对计算机的软件、硬件知识熟练、信息化处理水平高,又要掌握较深医学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多数普通高校毕业的人员仅掌握其中的一项技能,不能够达到医学信息化人才的要求。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员由于缺乏较好的医疗卫生知识,对科室的工作流程非常陌生,对于深度的医疗细节一无所知,造成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时难以沟通。因此,需要加强人材队伍的建设,从而推动科室信息化建设和发展[5]。

1.4 “信息孤岛”现象

由于目前医学工程领域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不统一,导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软件应用目标、进度和措施不一致;只针对目前归纳的单项业务流程实施开发,而缺乏对自身需求调研和能力分析,处于“量力而行”阶段,其结果是无论投资大小,发展方向和执行标准很难一致,使得系统间缺乏资源共享和数据耦合,未来的全盘统一管理难上加难[6]。

2 医疗设备流程化管理系统设计

针对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医疗设备流程化管理系统开发集中在信息化系统应用的范围、深度、设计、总体规划、信息交换标准及服务职能等方面。经过专业的调研和论证,使基础网络建设与应用需求相结合,使单纯模仿性建设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渐做到由简单的单项业务流程模拟向综合管理的效能转变,保证数据准确传输,充分考虑医院设备流程化管理未来的发展需要,简化科室内外的信息沟通,为科室与医院、科室与厂商之间的联系提供更多的便利,促进信息共享,减少资源的浪费[5,7]。系统设计通过工作流程归纳、人员分组设计及数据耦合分析等方式,建立医学工程科日常工作模型,同时建立人员、物资和业务的流程化管理[8]。

2.1 业务需求分析

在系统设计实施前应首先完成管理流程、信息编码以及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工作,确定好系统的接口标准[2,9]。根据科室编写的“医学工程科规章制度汇编”定义系统涉及对象和业务流程。科室分为管理组、维修组、计量与质量控制组以及采购与库房管理组等,其各组业务管理范围如下所述。

(1)维修组。零配件和战备库的管理,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仪器设备验收培训、仪器设备的管理、报废处理和仪器设备到货登记。

(2)管理组。电子文档管理、加班工作登记、日常工作量统计、设备成本核算、科室事件提醒及培训登记等。

(3)采购库房组。科室购买申请响应、材料试剂调价、供应商管理、科室下送管理、耗材(试剂)采购管理、准入材料审核、发票交接、固定资产管理、耗材使用管理、耗材试剂价格谈判记录、库房盘库记录以及发票核对记录等。

(4)计量与质控组。设备的计量与质量控制管理,外检设备管理及大型设备质量控制管理。

2.2 数据结构分析

(1)数据结构归纳。根据业务类型及流程划分数据对象,数据对象之间由引用、派生关系链接组成,业务由工作量数据结构和业务数据组成。维修记录由工作量、维修经费及维修类别等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结构分析图

(2)建立数据字典。将数据对象模型化,确定数据类型并遍历数据范围。如计量与质量控制,可分为周期计量、周期质量控制、首次计量、首次质量控制、修后计量、修后质量控制、培训、外检、送检及其他,以便于采用控件规范数据录入和存储。

3 医疗设备流程化管理系统实现

3.1 功能实现

(1)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各项内容逐步到位应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同时必须跟随医院建设发展的步伐,确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步骤,抓住突出各段时间内系统建设的重点,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序地、高质量高水平地向前发展[10-12]。流程化管理系统以主干表设计为

先,建立设备信息表、用户表、使用单位表以及生产厂商字典等表格,同时建立数据元操作、文档管理及报表等基础操作功能。

(2)实现业务流程。将实际业务功能分解为基础操作功能、数据表建立的联系。采用可视化控件及对应触发事件实现业务流程,以采购环节中供应商管理将业务流程分解为基础操作并实现(如图2所示)。

图2 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

(3)现有系统功能耦合。可应用的医院信息系统产品,其接口的透明度、开放性及开发文档的完整性对科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完善及整合不同数据平台软件等有着巨大的影响,且关系到信息管理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软件应实现:①依据局域网络相应的时间、事件处理的实时性和存储记忆以及通信容量等[13-14];②充分考虑到整个网络的开放性、可扩性及维护性等要求,为科室今后的升级做好准备[15];③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提高性价比,时常与使用人员充分交换意见,真实反映科室工作;④在技术储备上需配合软件开发做好调研工作和系统应用工作,并需培养出建设科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优秀人才。

3.2 功能测试

在医院信息化测试过程中应注意归纳同类业务,建立典型工作流程。首批推行系统的分组,应对推行信息化工作态度积极,大力配合。在首批业务试点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再继续向其他分组推行,以避免系统功能测试开始大面积推广而出现的大量棘手问题,降低系统推进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与阻力,确保系统测试工作快速、顺利进行[16-17]。

3.3 回馈与更新

(1)系统完善和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上线后必须适应业务和管理的需要,并不断完善和改进。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从系统流程的科学性、工作的高效性等方面评价若干工作任务,帮助科室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使之更优化,更完善。

(2)模块化二次开发。功能模块封装,简化二次开发,采用编写程序语言功能宏、动态链接库封装、模板式窗体及报表,充分调动科室成员参与到系统开发中。

(3)人才培养与可持续信息建设。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一支信息化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信息化人员的培训,积极营造科室的信息文化氛围,在工作中加强创新意识和观念,普及信息化知识,掌握信息化技能,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同时,由于医学工程科涉及的业务繁杂,人员众多,应用或者开发任何下级系统,相互之间均会存在很大差异,如设备管理系统、工作量管理系统以及请销假人员管理等均存在跨对象、跨内容的问题。因此,在系统推广过程中应根据特定人员使用的特点,组织多个不同的分组成员,包括维修人员、计量人员及管理员等,以满足科室需求,既能有效的推行管理信息化,又可使得应用更加方便,真正达到科学实用的目的[18-19]。

4 结语

实行医学工程科的全程、动态信息化管理,实现对业务流程精细化管控,提高设备完好率、使用率,最大程度地调动科室成员的积极性,可全面提升科室的管理水平。医疗设备流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使用将极大提高医学工程科室对工作的动态管理控制水平。

[1]金爱山,倪冬岩,王忱玉.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5):23-25.

[2]代涛.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与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6):2-16.

[3]张世红,王晖.社区卫生信息化在区域卫生信息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10):2-7.

[4]刘晓,俞志元.美国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5):8-11.

[5]徐文生,朱俊.医院信息化建设内容及功能实现分析[J].科技创新论坛,2012,9(8):184.

[6]张洪.医患沟通中的信息服务[J].现代医院,2009,9(l):117-118.

[7]施根林,丁天鹏,王荣,等.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医疗质量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1,4(34):41-43.

[8]张丽萍.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医院管理,2006,3(9):102-103.

[9]肖杰,郭云仙.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J].卫生软科学,2010,24(2):109-110.

[10]李晓亮.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9):5986-5987.

[11]邢红所.医疗器械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8):53-55.

[12]胥慧一,刘丽华,周丹.医疗设备信息数据集成与应用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4):9-12.

[13]成学慧.浅谈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信息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11):93-94.

[1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0113-2003分类

与编码通用术[S].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12-01.

[15]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 20001.3-20011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S].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4-09.

[16]杨俊,钱正瑛,金伟.戴明循环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6):105-106,113.

[17]朱天阳,尚长浩.PDCA循环与医院耗材库房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3):87-88.

[18]赵雁平.加强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应要把握的几个环节[J].中国医学装备,2009,6(5):48-50.

[19]范明利,范兴.对在用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的几点具体做法[J].现代科学仪器,2010(5):138-139.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reamlined system for medical equipment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model/

JING Bin, ZHANG Luo, LI Wei, et 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2015,12(4):56-59.

Objective: To implement full medical equipment, dynamic management of business processes to achieve fine control, improve motivation equipment availability, utilization and mobilize members of the department, can help to raise the overall level of management departments. Methods: By induction of workflow, personnel grouping design, data analysis, the design of system establish med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daily working model and achieve establishment of process management personnel, materials, services. Results: The system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authenticity and credibility of the department of business data, which improve the personnel, materials, information level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accelerate scientific manage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 Conclusion: The system has the ability to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sonnel, auxiliary department management,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llowing minimal investment for maximum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Business mode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Database system

10.3969/J.ISSN.1672-8270.2015.04.018

1672-8270(2015)04-0056-04

R197.324

A

荆斌,男,(1985- ),硕士,工程师。解放军第307医院医学工程科,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及信息化实现。

2014-12-07

军事医学计量科研专项课题(2012-JL2-027)“基于临床日常计量检测的医疗设备不良事件警示分析系统研究”

①解放军第307医院医学工程科 北京 100071

②解放军第307医院 北京 100071

*通讯作者:zhanghong_307@126.com

猜你喜欢
医学工程流程化业务流程
航天企业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人才招聘流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公司的业务流程再造
“具化 瘦身 流程化”责任落实3步走
侨胞任洪亮率团斩获全球医学工程创新大赛金奖等
医学工程在医院中的作用及创新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
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与服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