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史志语言表达中的准确性

2015-12-06 11:16
黑龙江史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县志史志准确性

刘 墨

(海南省行政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01)

提高史志语言表达中的准确性

刘 墨

(海南省行政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01)

史志既是史书又是志书,如何准确生动真实地反映史志资料历史真实性,只有在“准”字在上下功夫。本文从判断方面、概念方面、语法方面对如何提高史志语言表达中的准确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

史志;准确性;提高

要准确、严密、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和现状,除了史志的资料真实外,还要在“准”字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把可靠的事实贴切地表达出来,所以说“准”字既是史志语言的生命,又是史志书籍质量的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真实无误以及准确严密地反映历史和现状。那么如何提高史志语言的准确性呢?笔者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点看法。

一、判断方面

所谓判断就是肯定或否定客观事物有某种属性或关系的诊断。要提高史志语言表达中的准确性,判断是至关重要的,它的正误,直接影响到史志的准确性。虽然说史志要坚持述而不论,但是“志者,记也”,史志不能不对客观事物作出存在性的判断。凡是符合客观事物的判断,就是正确的判断;凡是违反事实、经不起检验的判断,就是虚假的或不准确的判断。以下为常犯的几种错误:

事实不符。本来不存在的事物,却肯定它存在。如海南某县志曾这么记载“1959年6月30日,海南三亚林旺公社卫星大队四小队四亩水稻单收单打,亩产500斤,总产20 000斤。”显而易见这是严重地不符合事实,这是一种浮夸,尽管在这里时间、地点、亩产、总量都交代清楚,从逻辑上来说是一种错误的判断。又如黑龙江某县志“大事纪”1958年1月记载:“大跃进时代,人们到处采集野菜、树叶等各种代食品与灾荒开展斗争。”一月是全年最冷的月,一月的黑龙江,白皑皑的一片,哪里能见到野菜、树叶?这显然是逻辑判断错误,将这样一个不合事实的判断写入志书,必然造成逻辑混乱。

以偏概全。带有片面性的句子在志书中常常出现,造成判断错误。如海南某县志载“清明时节,各机关、团体、学校、都要组织职工、群众、学生,列队前往冯白驹烈士墓地扫墓,”但事实上不是“都要”,只是部分中小学常组织去。由此可见这种判断是不周密的,是以偏概全。

用词武断。如文中没有周到的说明为前提,可偏偏又选用了定论词语,必然造成过于武断。如海南某县志“卫生篇”概述中说:“现在乳腺癌根治、直肠癌根治、子宫癌清除、胰腺癌根治……”这几个“根治”未免过于武断了,只有交待了令人置信的前提,才能这么用“根治”二字。

前后一致。避免前后不一致现象。在海南的某志书《人物编》上记载“这次车祸中,他是二十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句中的“幸免者”和“死难者”自相矛盾。

以上这些都犯了判断方面的错误,致使语言表达欠准确,要准确无误地表达意思首先得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并科学地

分析资料,去伪存真,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把握历史的本来面目,才能使判断符合事实。其次,要注意判断的范围、数量和程度等。判断有范围大小、数量多少、程度轻重之分,要慎重选择词语,恰如其分地将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如果粗枝大叶,把对部分事物的判断强加于全体;把程度轻的说得很严重,都会使判断不严密。还有就是在使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判断时注意前后一致的问题。

二、概念方面

字和词是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概念就是词和词组的意义内容,而词和词组则是概念的形式。一部史志书是由许许多多的词和词组组合而成的,也可以说是由众多的大大小小“概念”的内容构成的。因此,运用词语也是选择概念的问题。史志要忠实地记述客观事物,它的用语必须概念明确,毫不含糊。如讲时间,不用“昔时”、“从前”、“最近”、“很久”一类的字眼;讲地点,不用“以东”、“以西”、“这儿”、“那儿”等词语。要概念明晰,使用贴切,否则,很难以保证表述的准确性。如海南海口志记载:“在民国时期到抗日战争前,海口没有一个象样的工厂。”时间概念含糊不清,到底从什么时候到抗日战争前呢?抗日战争前到底指的是前几年呢?都不清楚,因此不能准确反映事物发生的时间。又如有的志稿写某项活动时,总喜欢用“效果不佳”、“收获很大”、“得到好评”、“有所提高”之类的空话来搪塞,概念模糊,使人得不到要领。再如某志写“英国租借威海”,这里“租借”一词如改为“租占”更为贴切。因为租借表示双方情愿,是个中性词,不带褒贬,而“租占”表示被迫的,是贬义词。这两个同义词感情色彩不同,选用恰当,能寓褒贬于记述之中,表意更为准确。再如,某县志在写自然资源时,分三节记述。第一节动物资源,第二节植物资源,第三节农业资源。这种分类显然是没有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而犯了逻辑错误,因为“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农业资源”它们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所以是不能并列的。还有海南文昌某县志记载“李老师常教育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学习马列毛泽东思想,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如果不努力学习,不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将来就不能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这里的二个“学习”,前为学文化,学政治,范围大,后为学文化,范围小,因而二个学习不是同一概念,所以就表达不准确了。

那么如何做到概念明确呢?首先要弄清概念的含义与适用范围。概念的含义,即概念反映了对象的哪些本质属性;概念的适用范围,即概念所指的对象。明确了概念的含义与适用范围,概念就能运用得当。如果不确切了解某个词到底表示怎样的概念,不清楚它的含义和适用范围,随便乱用,就会用错,从而影响语言的准确性。其次,要准确使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同义词。汉语的词汇十分丰富,有的词相互在意义和用法上很相近,或者只有细微的差别,这为我们准确地表达复杂的事物提供了方便,但也为我们准确地运用词语带来了困难。面对丰富的同义词,究竟选用哪个才能准确表达事物的本质属性,需要特别斟酌,决不能粗枝大叶。再次,要弄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由于概念的含义与适用范围不同,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同一关系、有的是交叉关系、有的是从属关系、有的是矛盾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认清这些关系,我们才能对用语进行正确的组合与分类。否则,容易产生分类不当,条理不清的毛病。还有在同一意义下要使用同一概念,含义和范围也要一致,不能变换不定,否则就容易犯偷梁换柱的错误,无法把事物表达得准确明了。

三、语言方面

严谨、朴实、简明、通俗是史志语言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史志中却常常看到总结报告式的语言,半文半白的语言,还有生造词语以及文句不通的现象都严重地影响了史志语言的准确性。以下就海南某县志的《概述》篇为例谈谈在语言方面常犯的几个错误:

配搭不当:“土质变劣,生产减低”就是配搭不当,通常只能说产量减低。再如“林业生产已发展成为本市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这也是个配搭不当的错误。

滥用虚词:“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公共食堂的建立和大闹钢铁而搞起的小高炉,给本市的森林资源带来灾难性的破坏。”这句话就滥用了虚词“由于”,给句子模糊,成份残缺。

句子残缺:“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本市的森林资源又一次遭到了灾害”这句话明显地残缺了谓语,应改为“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又一次给本市的森林资源带来了灾害”。

重复累赘:“本市的森林资源较之林业县相比是贫乏的”。此句中的“较之”和“相比”意义相似,因此重复累赘,应将“较之”改为“与”。

语序不当:“1980年建立的南海研究院海洋科学实验基地设在本县,它是我国综合性的海洋科学实验场所。”此句患了语序颠倒的毛病,应改为“1980年国家海洋局在本县设立了南海研究院海洋科学实验基地”。

刘墨(1963-),女,江西南昌,汉族,在职研究生,海南省行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商法、党史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县志史志准确性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红嘴蓝鹊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县志里的乡贤
省委史志研究室领导参加黑河市史志工作座谈会并调研指导基层史志工作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县级志书总纂琐谈
谈书法作品的完整性与用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