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规矩(九)

2015-12-07 10:39刘一达
北京纪事 2015年12期
关键词:脸儿老规矩闲话

刘一达

说话要对脸儿

所谓说话对脸儿,就是别人跟你说话或你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要相互看着对方,不能说话的时候神不守舍,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别的地方。北京人管这叫“思想开小差儿”。

按北京的老规矩,跟人说话要“视不移”。什么叫“视不移”?就是说话的时候,别转移视线。不转移视线,并不是目不转睛,而是眼睛别乱看。

一个人要做到目不转睛,必须全神贯注,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功夫。不信,您可以试试,让您盯着一个东西,目不转睛,甭多了,您能做到5分钟,那就算有定力的高人了。所以北京人不会有这种让人够不着高的要求。

在脸对脸跟人说话的时候,谁也不会目不转睛地看人,除非有毛病。但如果眼睛不看对方,又是对人家的不尊重。

听起来好像是两难的事儿,其实,只要您尊重对方,认真听人家说话,自然就会跟人家对上脸儿。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儿,用不着刻意去跟人家对脸儿。

北京的老规矩强调的是,当别人跟您说话的时候,您一定要拿眼看着人家,而不要嘴上哼着哈着,眼睛却瞄着别的地方,那就是对人的大不敬了。

知道眉眼高低

小的时候,母亲常对我说:“在家里外头,一定要知道眉眼高低。”我想,大凡北京的孩子,都听过自己父母的这种教诲。

什么叫眉眼高低?这是一句老北京土话,指的是别人脸上的神色。聪明的孩子,不用人开口说话,就能从对方的脸色观察出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句话挺有意思,谁不知道眉毛要比眼睛高,眼睛永远在眉毛下面?但在生活中,还真有不知眉眼高低的人。比如,人家已经流露出对他的厌烦之意了,他还跟人家没完没了地嘚啵,令人恼怒。

为什么老北京人要求自己的晚辈从小就要知道眉眼高低呢?因为老北京人自己要面儿,也替别人维面儿,所以说话办事儿比较含蓄。有别人不受听的话,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拐个弯儿,或者做出一种动作,进行暗示,或者什么也不说,用脸上的神情表达内心的感受。

大人有社会经验,能从中看出所以然来。孩子毛儿嫩,少不更事,有些时候分不出这里的好歹来,所以,长辈对晚辈要经常作一些指教。

一般来说,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的脸色是心理活动的镜子。人的喜、怒、哀、乐、惊、恐、悲,都会通过脸上的神情表现出来。稍微懂点儿事的人,都能看出点儿端倪来。但北京人含蓄,有些心理活动不挂相儿,您只能看他的动作或听他的话外音去揣摩。

比如,您到街坊家串门儿,聊了一会儿,人家急着出门办事,想换身衣服,巴不得您赶紧走,但又不能轰您。

您呢,屁股还挺沉,非要接着跟人家聊。怎么办?

这时,人家可能会拐个弯儿说:“兄弟,弟妹今天休息,在家给你做什么好吃的呢?我都闻到香味了。”或者说:“孩子该放学了吧?平常是你接,还是弟妹接呀?”

其实,这些都是暗示。如果,您能看出眉眼高低来,自然会知道人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再比如,您在长辈面前说了什么让人不中听的话,老爷子往往不会直接反驳您,而是说:“我老了,不中用了,说话也就不占地方了。”

您如果能看出眉眼高低来,就会打个圆场,说几句让老爷子高兴的话,也就把刚才丢的面儿给遮(读“者”的音)了。

不传闲话

闲话,就是闲着没事说的话,也就是无聊的话。

在北京土话里。闲话是个贬义词。因为闲话里有真有假,有实有虚,是非难辨。甭管什么人,一旦归到闲话里,名声自然扫地。

所以,老北京人在规劝人时常说:“做人做事一定要本分,千万别有贪心,做出点儿框外的事儿,招惹是非,回头让人传闲话。”由此看来,让人传了闲话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儿。

为什么老北京人这么惧怕闲话呢?因为闲言碎语,非常容易飞短流长,在传的过程中,难免掺杂个人感情,添枝加叶、无中生有、以讹传讹。传着传着,好人也变成了坏人。

正因为如此,老北京人从小就教育孩子不传闲话。并且把它作为做人做事的规矩,一直相伴终身。毫无疑问,不传闲话是一个人的好品德。

说起来,不传闲话这个老规矩并不是老北京人立的。《弟子规》里就有“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的规矩。没见到的事,不要轻易跟人说;不知道的事儿,不要轻易往外传。笔者认为,这个老规矩现在还有意义。不传闲话到什么时候都应该是一种美德。

回好儿

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回好儿”了。说起来,这可是北京妇孺皆知的一个老规矩。

什么叫“回好儿”?老北京人礼数多,平时见了面,不但要相互请安问好儿,还要给对方至近的亲人,比如父母、叔叔大爷、哥哥姐姐们带好儿。

一般是这么说:

甲:“您啦最近好呀?”

乙:“好。好。”

甲:“大爷大妈好呀?”

乙:“好好,让您惦记着。大叔大婶也好吧?”

甲:“好好。”

乙:“得,劳您给大叔大婶带个好儿,替我给他们请安。好长时间没见着他们了。让他们多保重,改天我再拜访他们去。”

甲:“我这儿替他们谢谢您。您也给大爷大妈带好儿请安。告诉他们,我爸我妈都挺好的。改日我登门拜望二老去。拜托拜托。”

甲、乙的这番问好儿和带好儿,并不是虚头巴脑地随意那么一说,而是真把这个“好儿”,带到大爷大妈和大叔大婶那儿。

所谓带“好儿”,也就是告诉自己的父母,见到谁谁了,人家问您好儿呢。

“好儿”是带到了,但不是知道了就完事儿了。按北京的老规矩,大爷大妈也好,大叔大婶也罢,必须要回“好儿”。

老北京一般家庭没电话,也没电脑,更没微信,怎么回?或者让人捎“好儿”,或者写信直接回“好儿”。

捎“好儿”,就不是一句话了,通常要买点东西,知道对方家里有小孩儿的,买件小孩儿衣服,或者买点小孩儿喜欢的吃食。有老人的,买点老人能吃的东西,让人带去。总之,人家给自己带“好儿”了,自己“回好儿”要有所表示。

从“回好儿”,可以看出老北京的人情味儿。老北京人常说:“两好儿并一好儿”,指的就是这个。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脸儿老规矩闲话
闲话“腊肉”
有的“老规矩”,还真不能丢
红叶
鼠年闲话鼠
脸儿变变变
脸儿了丢
诗词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