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同行

2015-12-07 10:48李凯波
北京纪事 2015年12期
关键词:赤城崇礼助学

李凯波

来到常春助学慈善基金会工作已经三个月了,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让我对基金会推展的直捐助学理念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也更加认同直捐助学关注优秀贫困高中生的做法。只是有些遗憾,三个月了我从没跟随直捐助学团出行,没有亲自感受过捐助现场的氛围,也没有机会同受助的贫困学子坐下来分享。作为负责基金会活动宣传的我,期盼有这样的机会可以随团出行,去倾听学子的心声,去感受所有曾出现在我记录中那些爱心人士的践行直捐助学的真实体验。8月26日我得到通知,草原天路直捐助学团出行名单里有我的名字,并让我担任团队摄影师。

28日,难得一个和煦的早晨,助学团成员分别自驾前往张家口赤城一中汇合,那里是我们本次直捐助学行的第一站。路上,手机不停地响着,各路人马不停地相互提醒,注意安全,还通过微信平台,分享着各自路上见到的美景与内心的期待。

捐助第一站——赤城一中

本次直捐助学行活动,参加的团员中除了几名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其他的成员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前来的,是名副其实的亲子助学团。在这些参加助学团的孩子中,既有读大学的,也有上中学的,还有小学生,其中还有两个在国外求学的孩子。

助学团来到本次助学的第一站赤城一中汇合时,已经是中午了,于是先在附近找了一家面积稍大的餐馆,休整一下,吃个午饭。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本以为大家都会有些疲劳了,可是说到即将开始的助学仪式,说到沿途各自的见闻,每个人都神采奕奕的。尤其是大大小小的一群孩子,兴致勃勃、叽叽喳喳,从他们脸上读到的只有兴奋。

赤城一中是基金会发起人——赵长春先生于2011年开启个人直捐助学、扶贫救困计划的第一站,也是2014年常春慈善基金会成立后直捐助学组团出行的第一站。特别值得讲一下的是,当初赵总的那个助学团一共8名团员,从四零后到九零后,没有年龄断层。而我们这个助学团则是从六零后到零零后跨越了世纪。我将这个发现告诉了助学团的成员,秘书长总结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深,她说:这就是爱的接力棒,这就是传承。

校长热情地将助学团成员带入会议室,并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的教学情况——2015考入该校升入本科院校的学生数量较2014年有了大幅提升。对此校长特别叮嘱基金会秘书长万薇女士,一定要将这个好消息转达给“北京的赵先生”。他说,这批孩子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基金会的直捐助学善举,与众多爱心人士的解囊相助对孩子们的鼓励是分不开的,这种激励与帮扶让孩子们更加懂事、更加努力。

赤城一中,是苏蕾女士在5月16日北大汇丰EDP同学会助学委组织的“定点资助国家级贫困县优秀贫困高中生对接大会”上承诺对接的学校。此次助学行,苏蕾女士因在国外公务,便委托郑伟先生将助学金转交到30名受助学生手中,并代她为孩子们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发言的受助学生纷纷对苏蕾阿姨给予的资助表示感谢,表达一定不会辜负捐资者的期望,会更专注学业,努力成就自己的大学梦想,将来改变命运,回报社会。

校长请郑伟先生多讲几句,他诚恳地代表捐资人苏蕾女士,对校方和学生们讲述了参与直捐助学的善行初衷,表示践行公益慈善是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并向受助的孩子们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将来适当的机会,可以到他们的企业进行实习,可以开阔眼界,更多地接触社会,找到自己成长的准确方向。

助学团准备离开学校时,赤城一中的老师们将洗好的两袋水果放到助学团的车上,说是给助学团的孩子们路上解渴,推脱不掉,也真的不忍推掉老师们的这份情谊,我们欣然带上。老师和受助的学生就像送别亲人一样,对我们的离开百般叮嘱,提醒我们前往下一站的山路崎岖,一定要多加小心,顺顺利利。

捐助第二站——崇礼一中

赤城通往崇礼的隧道正在维修,助学团只能绕行,山路有些险峻。一路上绵亘不断的大山,正是山花烂漫的季节,却也色彩缤纷、千娇百媚,行走其中说不出的畅快与欢愉。如果不是怕影响到司机的驾驶,我真想唱上几段山歌,忍住了歌喉,手中的相机却一直在摁动。一个小时后,助学团到达崇礼。县城到处弥漫的是奥运氛围,各种滑雪场的标志,让大家对这里既充满了好奇,又别有一番憧憬。

一中校长早已到学校门口迎接助学团的到来了,跟随他走进会议室,听他介绍学校的情况,介绍受助学生的情况。

京张联合办奥运使得崇礼备受瞩目,这里的房价和物价飞涨,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并未因此有大的改变。校长感叹:虽为崇礼的最高学府,校园设施依然简陋,校园占地严重不足,想要多建一栋教学楼扩大招生范围,只能想却不能为。不过校长还是非常乐观的,对于这些困难他也认为只是暂时的,会慢慢好起来。说到孩子们的情况,校长一下变得骄傲了起来,和赤城一中一样,这里的孩子也同样刻苦、专注,这几年的升学率始终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本科的录取率更是让人欣喜。

在崇礼一中为受助学生慷慨解囊的爱心人士中,有一位必须在这里书上一笔,她叫邵爱泽,是爱心人士胡兆文女士的女儿。邵同学目前在英国德威学校读书,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当她在妈妈那里看到贫困学生的照片时,萌生了自己出资助学同龄人的念头,她想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工艺品、拍卖筹钱来帮助贫困学生减轻学费负担。于是,她在网上购置了一批制作首饰的材料,制作了精美时尚的饰品,并拿到网上进行义卖,结果令人欣喜,筹得了资助6名学生的善款。捐助现场,热情阳光的小爱泽言语轻松可爱,感染了所有人。爱泽说,亲子助学行让她开阔了眼界,她将会和这些新朋友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更要继续帮助更多的人。

范安琳和范晓颖是在读大学生,一个在美国读书,一个在国内重点大学上学,她们与受助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曾经历过的高考。作为刚刚的“过来人”他们的成长体会与心得,给了受助学生最好的鼓励与分享,活泼的姊妹俩还用拥抱的方式,缓解着学弟学妹的紧张,给他们更真诚的鼓励。

唐文治、周清华,金真、宋宁、谭北平、张琦等爱心人士因各种原因,这一次没能亲自前来为孩子们送上助学金,而是委托助学团带来了他们的善款,也带来了他们对孩子们的真诚与期待。

助学仪式比我们事先计划的时间要长一些,捐助者与受捐者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原本就很难按照计划进行。不过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我们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师和同学们也是不舍,送我们上车,送我们出校门……

游草原天路,享自然情怀

在计划这次亲子助学的线路时,我们安排了游览草原天路、亲近大自然的项目,离开崇礼一中,助学团入住了当地的江雪宾馆,如今这里的住宿条件还没有达到奥运的规格,条件是比较简陋的。不过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对此都没有抱怨,这可能与他们这一天的助学行所见所闻,与受助学生的交流取得的收获有关。

次日清晨,用过早餐,助学团踏上了草原天路的“探险”之旅。草原天路东起桦皮岭,西到张北野狐岭,是一条容休闲、摄影、自驾、乡野风情于一体的景观公路,是夏至避暑度假、秋赏漫山红叶的旅游胜地。草原天路虽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公里,却是移步换景,惊喜不断。同行的基金会同事王茜说,自驾的感受像坐过山车。助学团的小成员说:公路好像通到天上,有步入云端的感觉。

中午艳阳高照,团员们来到草原天路66号院,这是事先落实好的一处休闲场所。助学团安排小成员在农家院帮助农民伯伯挖土豆,城里孩子从未体验过这种田间劳动,不过干起来倒也热火朝天,没有谁喊一声累一声苦。山间农舍前,嫩黄的胡麻、黄灿灿的油菜花、洁白的土豆花,劳作的小成员们挖捡土豆,分类装袋,分工有序,乐在其中。

午饭过后,助学团又安排小成员们来到农家院的马场,体验骑马;夜幕降临,篝火点燃,举办了趣味亲子活动:放孔明灯、拼图比赛、魔术表演。漫天繁星相伴,一个美好的夜晚……

捐助第三站——张北一中

30日,清晨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助学团再次启程赶往本次助学之旅的第三站——张北一中。

同样在5月16日北大汇丰商学院EDP同学会助学委组织的“定点资助国家级贫困县优秀贫困高中生对接大会”上,胡兆文女士承诺对接了这所学校。这次她与助学团同行,和爱人邵伟先生、女儿邵爱泽首次来到这里,践行承诺,资助30名优秀贫困高中生。胡兆文女士温婉谦和,平易近人,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胡阿姨。捐助现场,胡阿姨鼓励孩子们要勇敢、坚强,争取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并且让自己的女儿小爱泽分享了很多学业上的经验。

受助学生中有一位同学的父亲身患重病,胡兆文女士十分关心,向老师和那名学生作了详细的询问,并叮嘱学生如果有需要一定要提出来,由她想办法解决。

还有一名学生因参加数学竞赛没能赶到捐助现场,是由孩子的母亲前来代领助学款的。胡女士拉着那位母亲的手,关切地询问着孩子的学习近况,像一对姊妹般亲切、温暖,令在场的所有人感动。

捐助第四站——万全中学

到达万全中学已经是中午11点,孩子们在楼下迎接助学团的到来。走进教学楼,校长骄傲地指着墙上的一幅图说:这是我们新校区的效果图,为了给孩子们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新校区的设施完善,教学质量也会有大幅提升。

捐助仪式上,爱心人士李功先对孩子们说:没有人出生就是成功的,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向前,才能不断跨越障碍,奔向成功。高庆宏先生为了此次捐助专门从青岛来到张家口,28号晚上下的飞机,便连夜赶到捐助现场,在万全中学他为受助学生带来了最温暖的问候。焦娜女士也是携全家来看望她捐助的孩子的,并和孩子互留了联系方式,鼓励孩子考上北京的大学,和孩子相约在北京见面。

午饭前,助学团准备离开学校,校长一再表示想留助学团在校吃午饭。秘书长出面婉拒了师生的这份情谊,离开了学校。

最后的聚餐非常简单,相聚才几天的团员已有深深的留恋,分手时相约再见,再见,在下一次直捐之旅。

101名优秀贫困高中生,受益于这次助学团的天路之行,而同样受益的还有助学团的孩子们、助学团的所有爱心人士。

常春助学慈善基金会介绍:

北京常春助学慈善基金会,是由直捐助学理念的提出者、践行者赵长春先生2014年6月倡导并发起成立的一家以直捐方式帮助贫困高中生完成学业,改善贫困弱势人群生活条件的慈善组织。

赵长春先生在2011年到2014年的3年半时间中,独自驾车行程10万多公里,走访了248个国家级贫困县高中,为2600多名优秀贫困高中生提供了学业资助。

截至2015年7月,正在受益常春慈善直捐助学项目的国家级贫困县优秀高中生超过7000人,曾经受益于该项目的众多学子中,已有超过3000人升入高等学府,走上了改变人生命运的道路。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赤城崇礼助学
“赤城智慧人大”开启“线上履职”新模式
关爱·帮扶·助学
可再生能源建筑采暖研讨会2016年1月崇礼有约
京郊赤城游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北京至张家口崇礼拟建新高速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