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重点

2015-12-08 11:32陈锴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25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发展

陈锴

摘要:在信息化环境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是一个集合多功能的系统形式,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本文则对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重点分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在机械化为基础的武器装备体制,并演变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全新的主战装备,这也成为未来战争中实现胜利的重要决定因素。针对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针对传统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来讲,需要对其进行全新深入研究,对其未来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各个阶段相应的技术体制予以研究,并且在具体的运营模式及相关技术体制等方面,对我国综电信息系统相关发展规律,予以合理把握,推动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5-0009-02

1 “分布计算”式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分布计算”式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采用综合集成手段予以构建,所谓综合集成实质上就是指利用系统接口及相应通讯网络,实现对各个孤立系统之间互通、互联及互操作,在多个系统予以集成的框架下形成一个大系统模式[1]。

1.1 小型机+ATM/计算机局域网

其最为典型的系统就是美国在刚开始组建全球军时,所建造的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WWMCCS),此系统在具体应用中负责对美国的战略核武器进行指挥。整个系统在初期由4个节点组成,并以电话通讯线为其主要联络方式,当在70年代时,该系统已经扩展为包含10几个探测预警系统、50多个通讯系统及20多个指挥中心在内的综合化的信息系统。该系统还首次使用了处理通信网/计算机联机,该网主要包含有IEEE802局域网、第三和第四代小型及微型计算机兼ATM组交网在内的网络系统[2]。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作为一种具有战略级意义的指挥系统,其在横向指挥当中存在层次过多的现象,而在横向指挥当中存在互联、互通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的状况,对于中低级别联合作战的相关需求,存在严重不适应状况,主要表现在其所具有的通讯能力较弱,并且在具体的可靠性及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方面差,其在信息传输方面速度过低且在操作性方面存在过差状况,所收集的信息,不能实现有效共享,而最为关键的敌我识别方面,也存在比较严重问题状况。由于该技术在此种阶段以局域网及小型机为基础,所以整个系统能力的关键问题通常情况下在于计算。

1.2 全球互联网+分布式计算及高性能计算机

在此阶段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已经发展成为第2.5代,其在实质上已经在整个系统当中成为了一种过渡。2.5代系统在通信及计算方面对第2代系统相比明显要强,究其原因在于其采用了分布式计算技术,另外其在处理器性能方面也得到较大提升,其中还有效融入了移动通信网络及全球互联网技术[3]。

其中最为典型的系统就是美国“武士C4I”计划,其所研制的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该系统在92年开始研制,其目的在于对之前的WWMCCS系统予以取代。该系统对前者的探测系统、通讯系统及指挥中心系统基本上予以保留,但是在具体的性能方面却得到较大幅度提升。相对于WWMCCS系统来讲,其所具有的主要优势在于使用了90年代的计算机技术,而WWMCCS系统所使用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联机处理和通信网技术,相比GCCS系统,其所采用的是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系统,即具有开放式的三层客户机/服务器,其中还采用了能够实现指挥控制的相关软件,并且还能将国防部所具有的信息数据及其相关分布,在异构的互联网络与所连接的计算机当中予以显示。该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将90年代的商用计算机技术予以运用,其中包括相应的软件、协议及硬件设备等比如所使用商用Sun及HPI工作站系统,另外还运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及相应的TCP/IP协议等内容;其所具有的通信带宽功能,能够对各种形式、途径及各个通用作战图像的相关需求予以满足。所以GCCS系统的使用,对美国国防部的相应指挥控制能力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其在计算能力方面与2.0代相比,是后者的100倍。

虽然GCCS系统对90年代的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均予以运用,对2.0代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另外,还对“烟囱”系统进行了综合集成改造升级。但是其在实际运用中还是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分别为:对GCCS系统性能影响的“瓶颈”转变为网络宽带;对于GCCS系统的指挥层次来讲,其在研制时并没有考虑到低级别作战指挥部队的相关延伸;相关作战人员需要在人机交互操作方面花费的时间较大,并从中对Web服务予以获取。2.5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形态如图1所示。

图1 2.5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2.5代系统虽然对2.0代系统予以取代,但是二者在具体设计方面均与任何信息技术设施不依赖,对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实施综合集成方法构建,仅仅在具体的综合集成方法的程度度方面存在差别,而在具体的技术体制方面却没有存在本质性的差异。

2 后PC设备+下一代互联网+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

该系统最为典型的是美国在06年,所实施的联合指挥控制系统(JC2),该系统改变了美军以往当中所存在的各个军种分层管理基本模式,并开始向相应的联合指挥控制予以转变,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更加分散化及灵活化的联合行动要求[4]。其在06~08年之间研发了JC2模块,而在具体的08~09年之间有将其升级为JC2模块II,最终在11年将该系统形成作战能力,并对2.0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予以替代。JC2西戎所采用的是普适计算,而此种计算主要特征表现为更为深度化的嵌入计算,将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具有计算能力的事物连接起来。其中还运用了现代的两个选取系统,及嵌入式微处理器及IPv6互联网,通过普适计算的应用,将分布式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集中式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之间形成了很好的连接,并且在具体的协同作战及信息共享方面也予以有效连接。所谓未来战场的“后PC设备”,其主要是对相应的掐侵入功能予以完善化的服务器的瘦身版,其对每个传感器及武器予以瘦身,对相应的指挥控制系统及单兵系统予以瘦身,并且能够对以往PC机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也能有效地完成,与此同时,在稳定性及可操作性方面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持。

对于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普适计算的实现来看,只有将嵌入的服务器,所具有的装备级系统,在联网当中予以显现,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所以,以IPv6协议为基础的下一点互联网连接,此外,对地球表面上多数设备相应节点予以访问[5]。只有这样,每个指挥人员或者是作战人员,就会与多个计算机予以对应,处于分散状态下的用户,在具体的环境当中通过一定的协同工作,最终实现对用户的工作任务的实现,相关用户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对其实施以往复杂化的机器指令操作,相关用户可以利用语音的方式,或者是通过自然语音及相对简单的手动操作,来对计算机当中的任务予以有效控制,实现对以往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操作和控制的一些应用模式实施操作。第3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形态如图2所示。

图2 第3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第3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与第2.5代相比,其所存在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在具体的武器/传感器平台的交联方面,不采用无线链路,而是采用具有无线接入方式的IPv6。由于针对各个战场在具体的“后PC设备”,在具体的智能化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所以将他们实施相应的集成操作,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智能化的技术条件予以完成,而对于GIG来讲,其就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普适计算智能系统,在美国国防部实施JISR和JC2时,美国对GIG实施开发和研制工作,三者之间处于同步状态,并且对于上述三种系统均实施全方位的服务方面的有效支持,对他们给予通信网络方面的支持,此外,还对其功能域服务及核心服务予以支持,即实现信息之间的自动融合,机器之间实施互相操作,此外,还有实现按需发现及相应的信息获取等内容,而上述特征正是那些传统的互联网所没有的。

3 结束语

对于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来讲,其在一定程度上与相关的计算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各个维度状况予以分析,并将历来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予以四代划分,对系统的信息技术时代印记进行突出,引导我国军用相关领域,积极按照优势互补模式予以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芮平亮,于辉,王冉.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技术体制分类方法[J].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3(02):1-5,36.

[2]周彤.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数字化协同设计技术[J].舰船科学技术,2015(04):102-106,111.

[3]杨怡,芮平亮.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技术体制描述框架[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4(01):1-5,16.

[4]李西娟.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技术体制分类方法[J].电子制作,2014(05):136,148.

[5]黎茂林.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与集成技术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1(04):58-62.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发展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企业综合节能信息系统SciMES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