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对研究型医院的提升作用

2015-12-09 21:34杨薇粒,孙靓,金犇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5期

通讯作者:郑有礼。E-mail:youli@mail.xjtu.edu.cn

转化医学对研究型医院的提升作用

杨薇粒,孙靓,金犇,王玺瑞,郑有礼

(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部,陕西 西安710061)

摘要:转化医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对促进研究型医院解决重大疑难疾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已成立了多家转化医学研究机构,但目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相互脱节现象严重,限制了转化医学对建设研究型医院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分析当前国内外转化医学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参照转化医学的思维模式,从诊疗、教学和科研三个方面探讨转化医学对研究型医院的提升作用,为发展研究型医院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转化医学;研究型医院;提升作用

收稿日期:2015-05-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198)

作者简介:杨薇粒(1992-),女,陕西西安人,本科,研究方向:转化医学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收稿日期:2015-05-28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39);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2015XJG-YY01)

作者简介:陈国栋(1982-),男(汉族),湖南衡阳人,博士,主治医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肝癌临床与基础应用研究。E-mail:chenguodongusc@126.com

DOI:10.13555/j.cnki.c.m.e.2015.05.006

Boosting Effect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on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s

YANG Wei-li, SUN Liang, JIN Ben, WANG Xi-rui, ZHENG You-li

(Health Care Center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the bridge between preclinical medicine and clinical medicine, which plays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of solving difficult diseases for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s. Although a great number of institute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have been established domestically, the gap between preclinical medicine and clinical medicine limit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s. Based on the trend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referring to the thinking mode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this article will investigate the boosting effect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on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s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medical treatment,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iming at providing ideas and reference for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s.

Key Words:translation medicine;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s; boosting effect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指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基础科研人员研究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将其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实现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紧密合作,从而提高总体医疗水平的目的[1]。作为强调理论和实践双向反馈的科研思维方式,转化医学是以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和高效性为基础的科学;它的核心是将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技术、方法和特异性药物,实现实验平台与临床治疗双向整合,从而促进临床医生、基础科学研究人员、生物技术专家、伦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投资人的协调合作,使医疗资源与生物资源之间的“转化率”最大化[2]。

1 转化医学影响科研产出的现状分析

1971年至今,美国共投入2 000多亿美元用于肿瘤相关的基础医学研究,并完成了156万篇与肿瘤相关的研究论文,其中 80% 的研究项目是基于小鼠、果蝇和线虫等低等级生物。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机制层面而没有进入临床应用,因而对推动人类关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进步收效甚微[3]。我国医学研究领域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自2007年以来,我国已经相继成立了70余个转化医学研究机构[4]。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人员往往只将发表论文作为主要的研究成果,而没有将其转化为临床应用;与此同时,临床医生被繁重的日常诊疗工作所限制,无法对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展开基础研究;即使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临床医生与基础医学研究人员之间尚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因此,医学科学研究应转向临床与实验室的密切结合,基础研究应当回答或解决临床问题,临床问题应运用基础医学研究的手段加以阐述和解释[5]。

2 转化医学驱动研究型医院的发展

2.1转化医学与研究型医院相互联系的内涵

我国众多学者在多年医院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构想,并创建和提出了与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阐述了研究型医院的一般特征和内涵。秦银河指出“研究型医院要以完成临床工作为基本任务”,不仅能“看病”,并且要“很会看病”、“能看其他医院看不了的病”[6]。这不仅是对研究型医院基本内涵的阐述,也是对我国研究型医院的客观要求。陈竺在《推动转化医学发展 应对人民健康》的发言中明确指出:创建研究型医院是解决医学转化问题的最重要举措。因此,把转化医学作为建设研究型医院的重要方法论是遵循研究型医院发展潮流和询证医学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与传统意义上的临床型医院相比,研究型医院不再只是一个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还是一个重大疾病的研究机构,是集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平台,最大程度地整合各学科和各部门的资源,达到资源利用最优化的目的,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基础科研和临床结合的有效途径。建设研究型医院需推动医院从治疗经验型向转化医学型转变,即在基础研究中寻找证据,明确诊断和疾病进展,为疾病的防治和预后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同时,通过临床医疗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科研为导向,以“会看病、能治病、治难病”为根本目的,在基础研究中寻找改善人类健康的治疗措施和策略。转化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新的科研技术应用到临床医疗实践,真正实现将生命科学技术和相关的现代物理、化学技术凝聚到“4P”医学(即预测医学、预防医学、个体化医学、参与医学),推动医疗行为改进,以达到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标[7]。

2.2转化医学促进研究型医院的诊疗行为科学化

研究型医院与一般地方医院的最主要的区别点在于把优先攻克疑难危重病症作为“主体”[8]。人均期望生存寿命的提高和人口生育率的下降使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和疾病进展程度等也在不断更新。这些严峻的问题使研究型医院面临更加棘手的临床诊疗挑战。转化医学为临床医生解决临床问题带来了福音和方法论。通过项目研究,将转化医学思维与项目管理模式有机结合,把临床问题转化为基础研究项目,再将基础研究的成果重新应用于临床,推动了研究型的临床诊疗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打破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固有屏障。此外,转化医学研究成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临床证据,实现了临床诊疗精细化和靶向化。因此,转化医学带给研究型医院的将是更高质量的诊疗目标和以临床证据为导向的、更权威的循证医学诊疗模式。

2.3转化医学促进研究型医院的教学临床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还停留在20世纪的状态,医学知识的传授一直遵循着“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治疗方式-预后”的顺序[9]。这种教学模式与临床上接诊患者的流程是不相符的。因此,此种模式只能培养出许多注重理论学习却没有临床观察和操作能力的医学生,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脱节。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化转化医学在新时代医学生教育改革中的意义便显得十分深远。我国某些具有可持续发展眼光的高等医学院校已经认识到一个严峻而客观的问题,即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医学生不能只会熟记医学理论而没有临床思考能力。因此,新型医学教育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正在兴起。PBL是一种完全模拟临床诊疗,融入转化医学思维的全新教育模式。它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医学生从疾病的表现出发去找寻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10]。PBL教学模式使得临床教学更加临床化和人性化,体现出了临床医学以实践为主的特点。该学习模式同临床诊疗的过程是相契合的,符合转化医学从临床表现到分子机制研究,再回到临床治疗的思维模式。

2.4转化医学加快研究型医院的科研成果运用于临床实践

大量的基础研究课题局限于分子生物学或低等生物,因而缺乏适宜用于临床研究的样本和系统性的资料;同时,虽然我国科学研究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疾病和生物医学资源,但是不少临床医生却难以找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11]。因此,在转化效率低下、基础和临床脱节的现实状况下,转化医学的发展无疑拓宽了研究思路,加强了临床医生和基础医学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增进了生物医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运用转化医学的思维,将临床医生、基础医学研究者、流行病学研究者、生产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经济类工程师和患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项目管理与合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干预、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机制研究以及社会效益评估等不同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对药物的功能进行立体式地阐述。这既符合当前国际医学研究发展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思路,也有利于基础医学研究同市场经济之间优势互补并成功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与此同时,转化医学聚焦具体疾病,以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着眼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新药研发和应用等一系列问题。对一些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重大疾病,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以及其他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组织起来,综合学术水平,集思广益,针对重大疾病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无疑对提升研究型医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展望

转化医学是一种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交融的医学研究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将这一思维渗入到医学科学研究、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过程中对医学领域的革新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以研究型医院为依托建立的转化医学研究机构为我国的医院管理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开拓新视野,使我国在国际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效整合的平台;同时,研究型医院所培养的医生不仅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的保障,也为我国高级医学专门人才建设和培养模式的革新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幻, 刘玉秀, 杨国斌, 等. 转化医学:从理念到实践[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8):2536-2538.

[2]Woolf SH. The meaning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and why it matters[J]. JAMA, 2008, 299(2):211-213.

[3]朱正纲. 转化医学在胃肠道肿瘤临床诊疗中的实践与发展[J]. 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 2011, 31(8):649-651.

[4]师少军, 曾繁典. 转化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桥梁[J]. 医药导报, 2011, 30(4):415-418.

[5]高峰, 赵明杰. 医学应用现状及其困境分析[J]. 医学与哲学, 2013, 6(34):4-8.

[6]秦银河. 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医院, 2005, 9(10):1-4.

[7]董秦雯, 张海玲, 张凤群, 等. 印第安纳转化医学中心的经验与启示[J]. 转化医学杂志, 2014, 3(2):122-123.

[8]王发强, 陈璐. 新形势下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几点看法[J]. 中国医院, 2013, 17(10):1-3.

[9]张洪芹, 转化医学理念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的探索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4):669-689.

[10]Schmidt HG, Rotgans JI, Yew EH. The proc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what works and why[J]. Med Educ, 2011, 45(8):792-806.

[11]刘杰, 吕有勇. 解析转化医学:医学科研选题应源于临床[J]. 中华医学杂志, 2008, 88(38):2665-2666.

(编辑:杨俊武)

欢迎使用《西北医学教育》投稿系统投稿,网址:http://xbyx.cbpt.cnki.net

匡睿(1988-),男(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研究。

E-mail:kuangruiusc@126.com

通讯作者:贺军(1973-),男(汉族),湖南衡阳人,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研究。

E-mail:hejunjxb@163.com

刘江华(1967-),男(汉族),湖南株洲人,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研究。

E-mail:jianghua99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