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生人际困扰及对策

2015-12-09 13:00赵咏梅
山东青年 2015年4期
关键词:特点高中生对策

赵咏梅

摘要:

人际交往是影响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引发其他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当今高中生人际困扰问题日益普遍和严重,指导和帮助高中生克服人际困扰刻不容缓。本文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从高中生人际困扰的现状出发,对高中生人际关系的各个维度进行分析,从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分析其人际困扰的特点,最后提出高中生战胜人际困扰的对策,为高中生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人际困扰;特点;对策

一、 高中生人际困扰现状分析

人际困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关系不和谐,交往不协调,伴有焦虑、孤独、自卑、抑郁、苦闷等消极情绪的体验过程[1]。现实治疗法创始人格拉瑟认为,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令人不满意的人际关系造成的[2],可见人际困扰对心理健康的重大影响。我国的心理卫生学家丁瓒先生也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有人类的心理病变,主要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3]。总之,现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困扰是影响其他心理活动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

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但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的时期,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高中生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出现问题。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常会以自我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要求和理解他人;高中生的情绪不稳定,常会因为冲动,在人际交往中造成不良的后果;高中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交际圈相对狭小,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不能很好的人际适应;各界过度关心高中生的学业成绩,强调了学习生活中的竞争意识,而忽视了合作共赢的作用,容易引发嫉妒、猜忌等情绪。从总体情况来看,高中生的人际状况并不理想,高中生人际困扰已成为其他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高中生发泄不良情绪的途径有限,遇到人际困扰往往不能及时的调整或疏导,至使困扰在一定时间内存在,长期无法排解,导致心理上的苦闷、焦虑和抑郁,长此以往会引起心理上的异态变化,引发心理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自杀。

二、 高中生人际困扰特点分析

高中生的生活环境和年龄特征决定其人际关系主要是其在校期间与周围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所形成的关系,这其中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及与其他人关系等多个维度,在这些维度上高中生人际困扰都会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具体如下:

1、师生关系紧张,有对立倾向。师生关系是高中生在学校这一成长环境的主导关系,随着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待老师的态度从小学的绝对服从,到初中部分学生对老师表面服从内心怨恨,发展到高中时期的公开对立。

2、内向性需求增强,影响与同伴健康的交往。高中生过度强调自我意识、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过分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个人自由,而无视同伴的态度和观点[4]。过多的重视自身的感受,往往会使自己处于越来越被动和孤立的境地。同时高中生在与同伴交往时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更加剧了同伴关系的困扰。

3、试图摆脱亲子关系的束缚,经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家庭的矛盾多是由亲子关系的困扰引起的,是高中生人际困扰的重要部分。高中生开始反抗父母价值观,对父亲和母亲两种相反的感情仍保持着,父母与子女的对立逐渐公开,高中生开始反抗父母的人生观,并选择取舍与自己相适应的价值观。

4、交友范围扩大,开始关注异性交往。与初中生不同的是,高中生从伙伴集团的交际转移到对异性的爱,他们开始关注与异性的交往[5]。过度的将注意的焦点转移到异性身上,但是又不知道如何与异性交往最适宜,不能大方自然的与异性交往。

三、高中生战胜人际困扰的对策

目前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困扰问题表现突出,有研究表明,有约12% 的高中生存在严重人际关系困扰,因此学校、家长和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引导高中生逐步战胜人际困扰,降低人际困扰对高中生正常学习和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针对高中生的人际困扰现状和特点,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高中生的很多人际交往问题都源自认知上的偏差,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宣传栏、校园广播、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纠正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偏差,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2、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应该在知识层面上是学生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调整教师的角色,使学生产生相似感,融洽师生关系,以便更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仍处在个体自尊发展的关键期,家庭关系对高中生自尊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使高中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6]。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要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3、授予成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人与人的交往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技巧,高中生的人际交往环境比较单一,人际交往的技巧比较匮乏。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

实践辅导教育,如开展新生人际适应训练、人际交往训练营、人际交往自信心训练等,在活动中逐步培养高中生主动的与他人交往的品质,并在积极强化学生在训练中的积极交往体验,不断的总结实践成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学校还可以针对性地对高中生的交往技巧进行指导,如可以开设社交礼仪讲座,为高中生提供合理的社交礼仪参照,让其通过的自省的方式得到自身的提高。

4、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

学校要不断完善校园全方位的建设,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入手为高中生的和谐交往提供条件。同时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家长和社会都不应将关注的重点只放在学生的学习上,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培养高中生广泛的兴趣,为其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5、及时疏导人际困扰

鼓励高中生积极面对心理问题,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为高中生解决人际困扰,缓解人际压力。学校要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构,完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全面了解和把握高中生人际困扰的动态,在学生出现人际困扰使及时给与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除了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方式外,学校可以经常组织相关的团体心理辅导,让高中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机会,发挥同伴关系的积极作用,让他们相互影响,不断互动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人际困扰会给其健康成长和发展带来重要的负面效应,所以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帮助高中生克服人际困扰,帮助其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当前我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亚慧,吴锡改.论青少年常见人际困扰[J].基础教育研究,2013(19):56–58.

[2]王军妮.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及干预措施[J].吉林教育,2009:30-31.

[3]汪雪莲,许能锋,张艺玲.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多维度联系[J].现代预防医学,2007, 34(15): 2809.

[4]杨建艳,姜琨.高中生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12):28-29.

[5]刘方平.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1990(4):48-53.

[6]孔令艳,刘长亮.青少年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7):13-14.

(作者单位:城阳第一高级中学; 山东 青岛  266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点高中生对策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