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提升

2015-12-09 03:37易金华
山东青年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

易金华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直接关系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与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作为承载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灵魂,作为一种值导向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提升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不仅需要硬实力的发展,更需要软实力的配合,尤其是在制度、思想观念等文明方面有所创新,构建一种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打造出一个引领世界文明的新型大国。本文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提升这一角度进行相关问题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不同国家、民族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也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高度概括,字字珠玑、掷地有声,首次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国家、社会、个人应当坚持的价值理念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目前,文化软实力的确切定义在学术界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各种观点都认为文化软实力应立足于意识形态、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等对国家社会发展所表现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我们认同的文化软实力定义是:“文化为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凝聚力量,综合和融汇在一起,便形成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技术、国防等硬实力而言的。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标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对社会发展有其重要影响。”[1]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吸引力。作为内部凝聚力,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核心价值观等在国家社会发展中所迸发出来的向心力、感召力、同化力和控制力。

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文化软实力为一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梦”的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与灵魂,并构成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2]能否在国家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否能够得到提升。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无论哪个层面都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体现着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强调的是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彰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彰显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融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的是个人发展应当坚持的价值理念,彰显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成分多样化、经济利益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特别是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各国的背景下,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相互交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以各种思潮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种种错误的社会思潮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如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个人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等。这些错误思潮,如果任其蔓延发展,势必腐蚀人们的心灵,污染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妨碍社会稳定和谐。对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批判,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意识形态工作对经济建设影响重大。事实上, 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来理解和践行,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搞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忽视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这从反面时刻提醒我们必须培育和践行体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才能将国家、社会、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也只有这样,才有力量去抵制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挑战,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灵魂,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真正实现文化强国,必须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和文化自觉,而文化上的自信、自强和自觉不仅离不开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价值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如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简代夏作民主”,意为作民之主。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简代夏作民主”,意为作民之主。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再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培养、践行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理论,获得涵养。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这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3]

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培育和践行其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确实需要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正确对待西方优秀文化,吸收现代文明元素,与时俱进,保持其自身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开放性,才能真正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内涵,才能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的外在吸引力和内在凝聚力,从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导向与价值取向有助于文化软实力提升

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其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的活动。任何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总是以一定的思想、意识、观念来作为指导的,也就是说,人的社会行为总是在一定的价值理念的支撑下来完成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正确的的价值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先进的,正确的价值观对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功能。

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中国的崛起指明了方向。国家这个大系统,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各个子系统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某一方面没有发展好,势必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相继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都是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指引下制定的,如文化强国战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将中国建设成一个文明型的大国,将极大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描绘了蓝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社会深刻转型的时期,依然存在很多社会问题,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较多。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让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

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规范了个人道德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因此,个人的道德行为,对社会发展影响很大。是否含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是否含有一颗恪尽职守的敬业之心,是否含有一颗表里如一的诚信之心,是否含有一颗待人如己的友善之心,关系到社会是否和谐稳定。

总之,无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标都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能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向导,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振兴、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个人的完善,这背后更是软实力的重大提升。

综上所述,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普及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会再上一个台阶,从而有利于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09.

[2] 汪早容,潘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文化软实力[J].黑河学刊,2014,(8).

[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年-12-24(1).

湖南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12QN40)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