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篆刻临摹的相关问题研究

2015-12-10 02:04上海师范大学黄山
人间 2015年3期
关键词:白文范本刀法

上海师范大学 黄山

关于篆刻临摹的相关问题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 黄山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篆刻临摹时范本选择、师宗取法、基本技法、字法求证等相关问题。我们认为,初学者必须引以为戒,严谨对待,保证不放过任何疑点,能证则证,不证则留,不可乱用,这是治印者必须遵守的原则。

篆刻临摹;相关问题

篆刻艺术产生到目前为止,流派很多,有名人无数,好多好多的名辈已经通过渐进的方式为后来的接班人提供了学习的方式,首先从临摹开始,然后再创作。它可以说是基础,创新是创举。绿叶鲜花将根深深,所以临摹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临摹,实则包括摹写和临刻两个步骤。摹写:在选定的范本上覆以拷贝纸,硫酸纸之类的透明纸,为了防止墨迹污损范本,在两者间可以垫玻璃纸,然后以双钩法将范印的线条描摹下来,所摹写的线条要精细,且与范印越是重合越好。临摹有三个好处:第一它可以描绘在一个模板上,训练手指技术,然后有助于提升以后对控制刀的感觉。第二,这样可以使学习者逐步可以熟悉,直观地了解微妙线。在临摹一些派朱文印时,可以通过复制将范印放大教一些,更多的时候在临摹篆书,第三是为将来自己创作养成优良的写印稿的好习惯。资深的前辈十分重视摹写印稿,正如江成之前辈曾先后临摹了数以千计的印刷版。无论大小,朱白印刷,全部用细线条是准确的双钩临界刻:也可以用方法水渡,将在蜡纸空白(现在被称为篆刻碳纸)上打印稿件通过描绘到印石上,然后刻,熟练的可以直接写在印石上刻出来的。在经过一个阶段的临摹后,可以尝试通过仿刻来进行创作训练,而作为一种从临摹向创作过渡的方法,换字法简单而有效。换字法,即取前人的某一方印作,换其中某一字来进行创作,仿作与原作亦务求神形俱似。

一、范本选择的问题

古代学习印章技术,在一般情况下会通过将原印的真迹作为范本,进而使得摹本的内容更为真实可信,同时,也能够使得需要进行临摹的内容显得一目了然,但这种印谱式的范本到如今已是很难找到,因此,许多印章的图片其内容的真实性以及临摹图片的表达效果都显得差强人意,其主要体现即为对于字体笔画线条的粗细程度表现于原印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使得效果失真。这对于进行相关学习的人来说,意味着所学知识缺乏真实性,进而使得其学习缺乏意义,甚至可能造成文化传播的谬误。

二、师宗取法的问题

进行篆刻技术的练习,需要明确是将哪一家的风格作为练习的目标,进而对学习方向有一个明确。对篆刻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朱文印和白文印两大类。其中,朱文印取法应当以古玺为主,这是由于古玺的保存数量较多且其中的精品数量也尤为可观,进而可以实现对朱文印取法的直接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重于对两汉与明清时期的朱文印进行格外的关注。白文印取法应以秦、汉印和魏晋印为主,同时,也要对白文封泥印和明清各家白文印的作品进行参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的即为秦汉印,这是由于秦汉印的形质特征最易观察体悟临摹,使得初学者能够更好地进行观察与学习。在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之后,学习者的技能与理解程度都会有所上升,进而对其创作风格进行明确以此来实现进一步地学习。

三、基本技法的问题

篆刻基本技法包括刀法、字法和章法。刀法分为冲刀法、切刀法和冲切结合法三种,字法指的是古人在进行印章制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不同字体的写法,章法指的即为对其空间布局的明确,其中,刀法是基础,更是具有决定作用的部分。对这三法进行临摹需要结合具体的原印作品,在对其的特征进行明确后,进而在对选择材质的特性了解后,有针对地选择制作方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重于对经典印章的分析,实现对自身的“三法”练习方向的明确。

临摹印章的状态可以采取笔临、刀临和心临三种方法:一以笔,即用透明纸复在范印上摹写,此法易位置架构,理解范印的艺术处置;二以刀,即将原印用墨复印石上,用刀刻出,刻时牢记刀即是笔,宜稳准狠,少修为佳。此法易得篆、章、刀法的融会贯通;三以心,即在不摹、不临刻印章时,把好的范本当书来读和研究,此法如能长久坚持,对印章的精气神和创作的自运有特殊的功效。

实际上这“三法”需要在实践中兼顾使用,经过从技术到审美、从局部到整体的反复体悟,举一反三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原印的全部艺术效果。

四、字法求证的问题

在临摹古代印章的时候,字法准确无误是个原则性的问题,“篆非不有本体,乃文武惟其所用,须错综斟酌,合成一个格局,应着一套腔版,才信停当”。那些年代久远的古印,多有残缺模糊不清,很多笔画难以轻易判定其形态,给字法的确定带来很大的难度。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查找字法工具书,有时候需要查找同类的多个版本的工具书,以求彻底确定其正确字法,而不至于张冠李戴、误识误用,特别是盲目想当然地、草率做出判断,为今后的篆刻创作造成重大的错误和负面影响。对于工具书,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和现代各种专门用于篆刻创作的篆刻大字典,都应该成为篆刻学习者身边必备的工具书。

正确的字法需要在临摹阶段就建立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字法被反复识别和使用,记忆会非常深刻,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不易忘记;同理,错误的字法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和纠正,时间久了再要改正就会非常困难,这会给自身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困扰。因此,初学者必须引以为戒,严谨对待,保证不放过任何疑点,能证则证,不证则留,不可乱用,这是治印者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

五、结语

篆刻家们是篆刻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是艺术家心性的表现,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呈现,篆刻家们作为艺术家必须发挥沟通自我和时代精神的桥梁,通过表现自我性情展现时代精神是艺术家作品的主旨所在。

[1]董惠宁.论篆刻创作中之“心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5):76-79.

[2]刘春雨.也谈当代篆刻的创新困境[J].美术观察,2014,(7):22-23.

[3]白锐.略论当前篆刻创作中的几个问题[J].美术观察,2014,(7):20-21.

J292.41

:A

:1671-864X(2015)01-0114-02

猜你喜欢
白文范本刀法
新手养虾100%成功,一年赚50万!种苗、饲料、动保+服务联动,看恒兴如何在珠三角打造对虾产业范本
刀法
用好语文范本引向课外阅读摭探
爱的旅程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义乌大陈:打造康养小镇“范本”
武师授徒
每日挥刀五百下
用劲刻
十个骨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