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常见疫病的综合防治

2015-12-10 04:15周春玉云南省思茅区思茅镇畜牧兽医站云南思茅665000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5年10期
关键词:鸡痘每千克新城疫

周春玉 (云南省思茅区思茅镇畜牧兽医站 云南思茅665000)

1 鸡新城疫

1.1 临床症状

鸡新城疫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疾病。多于春秋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此病潜伏期为3~5天。分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一般流行初期多为急性发生。主要症状:体温升高(43~44℃)、闭眼、毛松乱、缩颈和垂翅,步态不稳或转圈;冠黑紫,口流黏液,摇头,打咯,发出“咯、咯”叫声,呼吸困难,拉绿色或黄色粪便;后期腿、翅麻痹,死亡率高。

1.2 防治

①预防接种是防制鸡新城疫的有效方法。1~2周龄的雏鸡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稀释2~3头份滴鼻;2月龄以上的中、大鸡用Ⅰ系苗稀释1 000倍,每只鸡肌肉注射1mL,可免疫3个月。②饮水免疫法:用鸡新城疫Ⅲ系(F系)疫苗稀释成0.1%~0.3%水溶液,让鸡自由饮食,10~30天后再饮用1次,可免疫1~2个月。③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稀释500倍,每只病鸡肌肉注射1mL,有一定疗效。④对疫区严格封锁,并进行彻底消毒。目前此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2 鸡出败(禽霍乱)

2.1 临床症状

鸡出败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般为零散性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传染有时比鸡瘟还快,常常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病鸡精神沉郁,嗜睡,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不爱吃食,喜饮水,呼吸急促,鼻口中流出混有泡沫的黏液。严重腹泻,排出黄色、灰色或绿色稀粪。鸡冠、肉髯变为青紫色,经1~3天死亡。剖检肝脏肿大,表面有许多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

2.2 预防

⑴每年定期注射禽出败疫苗,2月龄以上的鸡不论大小,每只鸡肌肉(或皮下)注射2mL,每4~6个月防疫注射1次;亦可在饮水中加入0.01%的高锰酸钾(灰锰氧)或0.2%的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水溶液,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⑵治疗:①头孢噻呋2mg/只,作肌肉注射,每天1次。②磺胺噻唑钠或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每只鸡每次250mg,每天2~3次。以上药物疗效确切,但鸡冠变黑紫色后,治愈率则较低。

3 鸡白痢

3.1 临床症状

鸡白痢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大小鸡都可发病,但尤以半月龄内的雏鸡较为多见,死亡率较高。病雏鸡精神委顿,缩头,翅下垂,拉白色浆糊状稀粪,肛门常被粪便粘住,排粪时发出“吱、吱”叫声。成鸡多为隐性带菌,只有严重时见有贫血和下痢,母鸡产蛋量明显减少。

3.2 治疗

①按每千克鸡体重用土霉素(或金霉素、四环素)200mg喂服(每片药含量250mg);或每千克饮料加土霉素2~3g(即8~12片)拌匀喂鸡,连用3~4天。②每千克饲料加入磺胺脒(或碘胺嘧啶)10g(即20片)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g(即10片)拌料喂鸡,连用5天;也可用链霉素氟苯尼考按0.1%~0.2%加入饮水中喂鸡,连用7天。以上药物最好交替使用,以利提高疗效。

4 鸡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

4.1 临床症状

出现呼吸啰音(夜间更易听到),流鼻涕、咳嗽和打喷嚏;食欲不振、消瘦。后期常见眼睑肿胀,眼部突出如肿瘤状,眼球受压而萎缩,造成失明,病程1月至数月。

4.2 预防

定期消毒,搞好鸡舍卫生;出壳雏鸡每只用2 000IU链霉素滴鼻。

4.3 治疗

①链霉素,小鸡用9万IU,中鸡用10万IU,大鸡用20万IU作肌肉注射,每天3次,连用3~5天。②每千克饮料加入土霉素或四环素400~800mg(每片药含量250mg)拌匀喂鸡。③泰妙林对支原体病有特效,用1 000mL水加入125~250mg的泰妙林水溶液供鸡饮食。

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5.1 临术症状

重症病鸡抬头伸颈喘气,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体温上升,食欲减退,精神萎糜,下痢,咳出血样黏液。病情较轻的鸡患结膜炎,流泪,流鼻汁,眶下窦肿胀,较少死亡,但产蛋率下降。

5.2 防治

①坚持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注意通风换气;②尽快接种疫苗,采用点眼或滴鼻方法接种;③注意控制继发支原体、大肠杆菌等感染。

6 鸡球虫病

6.1 临床症状

病雏鸡最早出现全身衰弱,精神委顿,喜欢拥挤成堆,两翅下垂,毛松乱,眼睛紧闭,好睡;下痢,呈棕红色带血稀粪;冠髯苍白,大量饮水,继而废食,最后极度消瘦。是危害雏鸡比较严重而常见的疾病,以15~25日龄鸡最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梅雨季节发病率较多,一量发病就会引起广泛流行。成鸡感染球虫病,症状稍轻,较少死亡。

6.2 防治

①搞好鸡舍卫生、保持干燥,并定期消毒。②及时隔离病鸡,进行治疗。A.磺胺氯吡嗪钠,每千克水0.3g克,混饮,连用3天。B.托曲珠利,每千克水25mL,混饮,连用3天。

7 鸡痘

7.1 临床症状

鸡痘的潜伏期约4~50天,根据病鸡的症状和病变可分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3种病型,偶有败血症。

①皮肤型:皮肤型鸡痘的特征是在身体无毛或毛稀少的部分,特别是在鸡冠、肉髯、眼睑和喙角,亦可出现于泄殖腔的周围、翼下、腹部及腿等处,产生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渐次成为带红色的小丘疹,很快增大如绿豆大痘疹,呈黄色或灰黄色,凹凸不平,呈干硬结节,有时和邻近的痘疹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呈棕褐色的大的疣状结节,突出皮肤表面。痂皮可以存留3~4周之久,以后逐渐脱落,留下一个平滑的灰白色疤痕。轻的病鸡也可能没有可见疤痕。皮肤型鸡痘一般比较轻微,没有全身性的症状。但在严重病鸡中,尤以幼雏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消失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产蛋鸡则产蛋量显著减少或完全停产。

②黏膜型(白喉型):此型鸡痘的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和眼等黏膜表面,气管黏膜出现痘斑。初为鼻炎症状,2~3天后先在黏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的小结节,稍突出于黏膜表面,以后小结节逐渐增大并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黏膜上面。这层假膜由坏死的黏膜组织和炎性渗出物质凝固而形成,很像人的“白喉”,故称白喉型鸡痘。如果用镊子撕去假膜,则露出红色的溃疡面。随着病情的发展,假膜逐渐扩大和增厚,阻塞口腔和咽喉部位,使病鸡尤以幼雏鸡呼吸困难。

③败血型:在发病鸡群中,个别鸡无明显的痘疹,只是表现为下痢、消瘦和精神沉郁,逐渐衰竭而死,病鸡有时也表现为急性死亡。败血型鸡痘,其剖检变化表现为内脏器官萎缩,肠黏膜脱落,若继发引起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则可见腺胃肿大,肌胃角质膜糜烂、增厚。

7.2 鸡痘防制

①预防措施。鸡痘的预防,除了加强鸡群的卫生、管理等一般性预防措施之外,可靠的办法是使用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接种。多采用翼翅刺种法。第一次免疫在10~20天,第二次免疫在90~110天,刺种后7~10天观察刺种部位有无痘痂出现,以确定免疫效果。生产中可以使用连续注射器翼部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注射0.1mL疫苗,方法简单,效果确切。有的肌内注射,试验表明保护率只有60%左右。②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用对症疗法,以减轻病鸡的症状和防止并发症。皮肤上的痘痂,一般不作治疗,必要时可用清洁镊子小心剥离,伤口涂碘酒、红汞或紫药水。对白喉型鸡痘,应用镊子剥掉口腔黏膜的假膜,用1%高锰酸钾洗后,再用碘甘油或鱼肝油涂擦。病鸡眼部如果发生肿胀,眼球尚未发生损坏,可将眼部蓄积的干酪样物排出,然后用2%硼酸溶液或1%高锰酸钾冲洗干净,再滴人5%蛋白银溶液。剥下的假膜、痘痂或干酪样物都应烧掉,严禁乱丢,以防散毒。③紧急接种。发生鸡痘后也可视鸡日龄的大小,紧急接种新城疫Ⅳ系疫苗,以干扰鸡痘病毒的复制,达到控制鸡痘的目的。④防止继发感染。发生鸡痘后,由于痘斑的形成造成皮肤外伤,这时易继发引起葡萄球菌感染,而出现大批死亡。所以,大群鸡应使用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拌料或饮水,连用5~7天。

猜你喜欢
鸡痘每千克新城疫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浅析秋冬季鸡痘的预防及控制
未标明每千克体质量用量时应如何换算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卖 葱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谈秋冬季鸡痘的预防与控制
鸽新城疫流行新特点及免疫程序
鸡痘的流行特点及措施
鸡新城疫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