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分析与研究

2015-12-10 14:45李腊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造价控制全过程建筑工程

李腊

摘 要:自从我国实施对外改革开放政策过后,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广泛分布,造价从业人员职务范畴和角色地位等,也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如今已经顺利过渡成为建设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监管、校验主体。实际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涉及面广,且不确定性强,特定项目实施过程中必然衍生诸多突发状况,针对此类隐患加以系统化预防克制,单纯凭借投资渠道是不尽完善的,关键还是要制定全新的造价管理控制方案。因此,笔者决定进行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序流程精细化验证解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些许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全过程;决策手段

0 引言

建设项目布置阶段,需要投入的资金规模非常巨大,为了确保竣工后期能够获取丰厚的利润,贯彻预设规范指标,就必须及时督促造价管理主体,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工程竣工验收等流程,加以动态跟踪验证。这样做,不单单能够杜绝投资限额突破危机,同时会令现场人力、物力等资源得到全方位开发利用,换取经济、社会效益。为了真正地将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合理范畴之内,需要造价监管人员及时处理好以下事务。

1 依靠市场调查和集体决策制度明确特定建设项目投资数量

决策阶段的内容可说是确认工程造价数量的前提条件,任何细节处理不当,都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整体安全特性,最终威胁周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信誉成就。

首先,领导必须组织内部工作人员,及时调查整理建设地周边生态、人文环境,行业市场竞争趋势等信息。

其次,开放集体决策机制,做好日后投资预测的精准、可靠性认证分析事务,借此彰显建设项目在市场内部的领先地位

最后,适当缩减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范围,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前景绽放,提供稳固的职称过渡桥梁。

2 利用工程项目限额设计和结构质量优化策略强化造价掌控力度

所谓的工程设计,就是进行建设项目全方位规划,确保当中技术、经济关系处理细节得以清晰化延展,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核心指导地位异常深刻。建设工程项目总体设计质量,能否贯彻国家规定诉求,发挥全方位实用功效,直接决定其一次性投资的满足结果和销售的业绩水准。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已经朝着超高层建筑形态过渡扭转,对于地基稳定性要求日益攀升,对应的处理方案种类更是不可计数,选取沿用前期要做好充分的对比验证。

2.1 钢筋种类的选取 其核心动机,在于尽量满足结构设计需求基础上,选取造价数量较低的钢筋方案,如在处理一类跨度较大的梁板设计项目期间,以往经常使用φ10-φ12Ⅰ级钢筋,而应用φ12Ⅱ级钢筋,便会成功地缩减三成左右的钢筋材质数量。可减少30%的钢筋用量。如今广泛沿用的冷轧扭钢筋,主张令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放置到冷轧扭机之中调直,配合冷轧和冷扭快速成型。因为截面形式处于不断变化之势,结构强度自然成功地提升一倍,同期连续螺旋状和砼结构的握裹力度上升了八成,在此期间节约的钢筋材质数量大约为35%,最终钢筋和砼结构整体协调工作实效也将因此获得大幅度提升。

2.2 框架结构非承重墙体种类选取以及建设实物层高的精确化控制 透过现下我国高层建筑实况调查论证,其中非承重墙体对于工程造价要求十分严格,以往工作人员主要利用粘土空心砖予以布置,最终带来自重大和保温性低下等问题,而目前则提供许多隔音、隔热且价格合理的创新型建材,如加气砼空心砌块、石膏条板等。在进行层高控制时,需要竭尽全力发挥建筑项目一切常用功能,将层高予以适当程度地降低,会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降低目标。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论证,如若层高下降10厘米,工程整体造价数量也会同步降低1%,尤其墙体材料会节约10%左右。

需要额外加以强调地是,建设项目中经常衍生凿洞拆墙现象,当中人力、财力浪费数量繁多,此时不同专业要相互配合,确保现场一切不安全问题都得到快速调节,最后真正将一切不良隐患扼杀在建设工程设计之中。

2.3 各专业设计协调配合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经常发生凿洞拆墙现象,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各专业应相互配合,及时协调有关问题,把隐患消灭在建设工程设计中。

3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指导下制定和实施精准化工程量校验清单

作为专业化建设工程规划主体,要科学地运用国家最新的招投标制度,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实力竞争,当中文件编制规范、严谨性至关重要。包括:投标人注意事项、工程量清单、资格审查资料格式等。单纯拿工程量清单编制工序来讲,项目完整性是第一关注要点,唯独经过多人复审方式,才能将缺漏项有机控制,对于一类安装、装饰类的主材,则可考虑设置暂定材料价格列入清单加以统一报价,实施流程中则依据实际状况确定价格,暂定价格确定上,则不会和实际材料存在较大差异迹象。也就是说,一份精准、严密的招标文件,基本上能够很好地维持合同造价的合理、合法特性,杜绝履行合同期间甲乙双方的矛盾冲突结果,真正地维护彼此之间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完成工程造价科学化控制指标。

4 建设期间的材料数量,单价和工程进度、质量的严格控制

材料数量、价格,往往会随着建筑市场变化,进而引起材料在工程造价上的变化结果。所以,规划主体必须快速关注市场材料任何变化细节,从中掌握第一手资料,进一步为工程造价和竣工结算提供精准化验证依据。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工程质量和工期长时间维持对立关系,质量提升,投资数量会同步增加,工期也会因此延长,所以说建设主体对于质量必须加以理性认知,避免后期各类后遗症的随意滋生和返修结果,为工程造价稳定,做足充分的过渡准备工作。

5 结语

综上所述,长久以来,我国在投资建设项目期间,经常衍生出“三超”现象,通常情况下难以确定其中的责任人。为了顺利整改此类危机,作为专业化建设项目规划主体,要及时关注国家政策调整结果,确保现场施工材料、技术设备应用成本,以及人工费增加等客观因素,得以有机调整,毕竟以上因素对于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产生无法忽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2]于今.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研究[D].沈陽大学,2013.

[3]赵志军.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造价控制全过程建筑工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论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