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扁平化管理的困境

2015-12-10 18:16暨鹏等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年11期

暨鹏+等

摘 要:关于扁平化管理主要指通过破除组织自上而下的垂直高耸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裁减冗员来建立一种紧凑的横向组织,达到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富有柔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它强调系统管理层次的简化、管理幅度的增加与分权①。现代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管理体制的创新,扁平化管理作为新兴管理理念对当今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现行管理体制向扁平化管理的渐进过程中却陷入到一种尴尬的困境。

关键词:金字塔式管理;扁平化管理;管理困境

现行的管理模式是科层制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由来已久,且在以往的管理秩序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自身缺陷的必然导致这种管理模式渐渐出现管理效率低下等一系列不足,由此从科层制向扁平化管理的演变成为必然趋势,这种趋势的确立需要从扁平化管理的特点来入手。

1 扁平化管理的特点

第一,管理的目的是效率的提升。管理扁平化的目标在于在以往科层制下各部门与上下级之间低效率的信息流通率的提升。这种提升是在科层制的缺陷下的必然选择。关于科层制固有的缺陷,段从清先生认为是分工太细造成各部门效率不对等与无法适应市场变化从而拖慢了整个体系效率②。闫伍夫先生认为:“金字塔式集权管理无法保证信息传播的完整与高效③。由上可以看出金字塔管理模式下所欠缺的并不是最基层的工作效率,而是在中层和各层级之间的管理效率。这种管理效率的低下直接影响着整个管理体系下辖的工作机构的效率,而扁平化管理从结构的简化入手来提高管理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工作系统效率的目的。

第二,管理的手段是结构的简化,关于管理层次的简化既是对效率提高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层级管理体制的继承与发展。就有效管理的数目来说,段从清先生提到认为管理者有效管理下属的人数,基层在15-20人,中层不超过10人,高层不超过6人。这也就是说由于从高层到低层的管理幅度的递减性,从而导致了在科层制中所形成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行程从一方面来说是由于对于高层管理者有着严苛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权力通过层级分配来完成整个工作的分工进程。但正是由于这种层级制的权力的收缩拖慢了整个工作的进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科层制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却增大了管理的难度,主要在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上下级意见的传递使得命令与执行困难重重。而导致这种弊端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权力的集中化,而扁平化中权利的下放正好可以解决这种问题。

第三,管理的核心是权力的下放,科层制的结构所导致的管理结构上的稳定性一方面保证了管理的相对效率,但是却也阻碍了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实施合理的分权使管理任务委托到更低的层次④,但这种权力的下放并不是绝对的,一是权力的下放是建立在将科层制结构转向扁平化结构之后所进行的必要流程,这种下放权力是有所保留的,对于整个权力的分配还是要从全局出发保证高层权力的决定性。二是这种管理权力的下放是要以管理者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特别是直接面向消费群体的扁平化管理下的中层管理者,如果盲目地进行分权势必会导致因中层管理者的管理经验不足而导致管理事故的出现,这其中的关键也就在于中层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第四,管理的关键是素质的提高,闫伍夫特别提到要提高员工与团队素质⑤。李道芳先生提到管理者素质提高的三点新要求⑥。这也是对于管理层的素质的一个要求,而这种对于管理层的素质提高的要求同时也决定了扁平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的它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在这漫长过程在一直存在的科层制又严重阻碍着管理者素质的提高,这也就是扁平化管理变革下的困境与悖论。

2 扁平化管理的困境

说到扁平化管理的困境,必须先谈到扁平化的弊端,董宏志认为扁平化管理的弊端有:“一是人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二是管理控制难度增大,三是对高层决策者的要求太高。”⑦

这从细说是从整个管理系统的整体素质,这对于整个人力资源的管理来说却是极大的挑战。在科层制的管理模式下所训练的中下层管理者对于全局观念或者对于整个行业的前景规划是有所欠缺的,但也是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使得整个管理系统可以保持一种持续性的运作。扁平化无疑会使得在这种管理层素质的培养变得复杂,而这种复杂化也正是由于管理者综合素质的层次不齐所导致的。

而根据上述的关于管理幅度在各层级管理者之间的差别也导致了管理难度的增大。基于扁平化管理的改造之下,直接统归于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幅度会成倍增加,而中层管理者的管理幅度相应的减少,这从管理资源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而这种对高层管理者来说过宽的管理幅度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使得管理难度增大不少。

而对于高层决策者的要求并不只是体现在管理幅度的增大,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整个扁平化管理体系的决心与毅力,这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说,第一,管理扁平化是一个持续长时间段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对于高层决策者能否在这么长时间段来坚持扁平化管理改造是极其困难的。第二,就高层决策者来说自身管理权力的持续性直接影响着扁平化管理的进程,而这种管理权限的持续性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的,这直接加大了高层管理者的管理难度。第三,管理幅度的增大直接成倍提升了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强度,这无疑对管理者本身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和高挑战。第四,权力分级的下放实质是自身管理权限的减少,这对高层管理者自身的魄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3 结语

管理扁平化是未来化的管理模式,这也是从科层制管理模式演变的必然结果,但是,管理扁平化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转变,必须在转变的各个阶段充分做好各项工作才能达到管理模式的完全过渡,正如文中所指:“对于管理层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同时决定了扁平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的它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在这漫长过程在一直存在的科层制又严重阻碍着管理者素质的提高,这也就是扁平化管理变革下的困境与悖论。”但这也不能否定扁平化的先进性,在一系列充分准备与高层领导者的魄力与见地下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注释:

①转引自董宏志:《扁平化管理理论对我国高校组织结构改革的启示与借鉴》,载《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10期,第130页。

②李道芳:《扁平化管理与管理的变革》,载《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22卷第4期。

③闫伍夫:《扁平化管理与金字塔式管理区别》,载《商业经济》,2008年第10期。

④段从清:《扁平化管理下的秩序保障》,载《经济管理》,2004年第05期,第39页。

⑤闫伍夫:《扁平化管理与金字塔式管理区别》,载《商业经济》,2008年第10期,第53页。

⑥李道芳:《扁平化管理与管理的变革》,载《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22卷第4期,第106页

⑦董宏志:《扁平化管理理论对我国高校组织结构改革的启示与借鉴》,载《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10期,第134页。

参考文献:

[1]段从清.扁平化管理下的秩序保障[J].经济管理,2004(05).

[2]李道芳.扁平化管理与管理的变革[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

[3]闫伍夫.扁平化管理与金字塔式管理区别[J].商业经济,2008(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