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德育元素的发掘与运用

2015-12-10 19:28万妮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发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运用

万妮娜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发掘和运用,凸显其德育优势。比较分析、质疑探究、联想充实、感悟反思是运用该课程德育元素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德育元素;发掘;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49-0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纳入大学本科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以历史课面目出现的思想政治课,“纲要”课通过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领会四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有论者指出,该课程的主要功能不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发挥其德育作用1。“纲要”课以中国近现代百余年的历史作为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在德育教育中具有特殊价值,值得我们发掘并运用于教学中。以往的研究多围绕该课程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教学实践创新等方面展开,本文拟就德育元素的发掘与运用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发掘德育元素,凸显德育优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是有人们在其中活动的历史,它像一个大舞台,上演着无数历史活剧。中国近现代历史与当代中国联系最切近、最紧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德育价值。走进中国近现代史,能给学生激情的陶冶。德国文学家歌德说: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中国近现代史,也最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人民残酷的军事侵略、政治奴役、经济掠夺、文化侵害,让学生无比义愤;清政府和反动派腐败无能、屡战屡败、丧权辱国,让学生无比激愤;革命先贤和中国共产党前仆后继、义无反顾、探索奋斗,终于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光明大道,让学生无比振奋。走进中国近现代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热爱中国的热情油然而生。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针对今天一些大学生国家民族观念淡薄现象,中国近现代史对于爱国热情的激发更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穿越100多年历史时光,浸润着无数哲理,需要青年大学生去解读、去领悟。有人说,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确如其言,“鸦片战争”、“黄海海战”、“旅顺屠城”、“南京屠城”等一系列惨痛的历史教训,印证了一个道理和规律:“落后就要挨打”。正如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文中对中国的分析:“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毛泽东则进一步分析,近代中国之所以屡次挨打,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明确这一哲理,就会清楚地认识到,近几年国际敌对势力屡屡进行边境挑衅,目的就是妄想阻碍中国现在的快速发展。“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是近代中国历史留给世人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穿越中国近现代史,更能给学生以品行的升华。苏霍姆林斯基说:“历史叙述应当始终用丰富的鲜明生活的事实来揭示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李维(古罗马)说:“研究历史是医治心灵疾病的良药。”“纲要”课中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德育素材。比如,林则徐虎门销烟,“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邓世昌誓与座舰共存亡,“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他们在国难当头之时,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他们以天下为已任、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展示出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这些传统美德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摄、品行的升华,特别是在社会上拜金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丑陋现象时有出现的今天,仍不失其现实价值。

习近平同志曾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负面影响和西方敌对势力的蓄意颠覆,更需要追根溯源、有的放矢地探求最佳的德育资源。让学生走进、穿越中国近现代史,吸纳民族精华元素,联系现实国情和个人思想实际,能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抵御负能量,增进并激发正能量。

二、运用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

如前所述,“纲要”课具有独特的德育优势。怎样运用德育元素,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则是应该深入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从紧紧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德育教育特点、当今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实际以及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在教学中运用比较分析、质疑探究、联想充实、感悟反思等方式,能够引导学生透过繁杂的历史现象理解思想内涵,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转化为优秀品质。

1.比较分析中明辨真谛。历史是社会生活的综合,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历史穿越时空,连缀着过去、现在和将来。法国年鉴派史学家布洛克曾说:“我使用了一个有神力的魔杖,其名即比较方法。”比较分析是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之一。历史的可比因素特别多,纵向比、横向比、经纬交织比、宏观比、微观比等。在教学中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穿越历史,回应现实,对比历史事件,PK历史人物,能够使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从而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比如,邓世昌(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方伯谦(苟且偷生、贪生怕死的历史小丑);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通过这些比较分析,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感情自然会加深。

2.质疑探究中挖掘实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在曲折、迂回中探索发展的奋斗史,其中充斥着今天看来难以理解的疑惑。创设历史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发掘实质、获得教益也是发挥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例如,针对学生面对近代中国选择了暴力革命而非和平改良之路产生的疑惑,引导学生回归历史情境,寓情理于史实,指出当时包括孙中山在内的革命者并非一开始就主张暴力革命,而是经历了一条从改良到革命的道路。这样,在疑问中探究,在探究中挖掘实质,步步深入,最终解疑释惑,就更能使学生理解革命之不易、先驱之伟大。endprint

3.联想充实中丰富内涵。历史全面反映社会生活,是一面经纬交错、力张四维的立体多棱镜。马克·布洛赫说:“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对象,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受教学目标限制,“纲要”课教材只能简明扼要地记载历史现象和过程,不可能对历史人物、历史场景、历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这就需要我们恰如其分地运用想象完满历史图景,通过补充拓阔历史现象,从有血有肉、显豁鲜活的历史中让学生受到鉴戒、启迪和教益。在教学中通过采用多媒体、补充辅助材料、文史串联等方式,能够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教材的简洁叙述变为丰满的历史画面。例如教学“辛亥革命”一章,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观看《辛亥革命》电影,在史诗般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中体会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大无畏的精神,以及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开创的历史意义。还可推荐学生重读鲁迅的《药》、《阿Q正传》等,体会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严重脱离群众和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样,在联想充实中,教材由死变活、由静变动、由平面变立体,丰富了历史内涵,无形中增强了德育效果。

4.感悟反思中完善自我。古希腊史家戴奥尼西认为,“历史是一种以事实为训的哲学”。“训”即训诫、教导。历史具有史鉴垂训功能,运用感悟反思,沟通历史与现实、联系社会与个人、表象与实质,能够实现个人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瞄准社会热点和学生思想实际提出问题加以引导。例如,针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彻底清除腐败现象这一热点问题,回归我党历尽艰辛建立丰功伟绩和不断克服自身错误、勇往直前的史实,引导学生体会认识:在近代中外反动势力重重压迫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卓绝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人间奇迹,证明共产党具有战胜一切困难的气魄;就自身发展而言,早年在与“右倾”、“左倾”错误路线斗争中走向成熟,新中国成立后纠正反“右”、“大跃进”等失误,粉碎林彪、“四人帮”的反党阴谋,结束了动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等,表现出光明磊落、知错必改的特质;对于腐败问题,共产党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积极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活动。在这一系列感悟反思中,引导学生坚定共产党一定能够杜绝腐败现象的信心。

综上,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教科书,对当代大学生陶冶情操、培养美德、铸造中华民族之魂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一面知兴替明得失映照现实的历史宝鉴,能够激励当代大学生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陈旧弊端、提炼历史智慧、推进国家进步;中国近现代史还是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长精神、增智慧、激发正能量的作用,激励青年大学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与百年近现代史同行,吸纳德育元素,当代大学生会坚信,“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语);学生们也会义无反顾地“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李大钊语)。

参考文献:

[1]曹景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需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6).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