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题行动研究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2015-12-10 23:30陈慧真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3期
关键词:教育科研教师角色专业成长

陈慧真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需要更多的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教师,处于时代浪潮的教师在教科研大潮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本文就课题实践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体会与感悟,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借助课题实践攻克难关,发展自我,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育科研;教师角色;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83-0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需要更多的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水平,提高专业素养,适应新的教师角色的过程[1]。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点,处于时代浪潮的教师在教科研大潮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有过困惑,也带来了思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笔者就近年来参与“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题实践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体会与感悟,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借课题实践攻克难关,发展自我,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一、更新教育观念,在学习中成长

“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教师要加强政治思想修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相关的教育法规,更新教育观念,做到理论引领观念先行,要能坚持正确的世界观、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者,教师观念的改变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影响到教育教学实践,进而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使自己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对新一代受教育者实施更好的教育,因此,不断的学习吸收将成为现代教师必不可少的技能,终生学习也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的理念和素养,它将伴随着教师的自我成长与专业化发展,成为教师的内在的自我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课题实践研究之初,虽然闽南传统建筑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视野,但大家几乎都不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只是被精美的建筑深深的吸引。不了解资源本体谈何资源开发?于是为了走出课题研究的第一步,课题组老师查找了大量的书籍,如《闽南传统建筑》、《厦门古代建筑》、《凝固的历史--中国建筑故事》等等,凡是与闽南传统建筑相关的书籍都成了老师的掌中宝,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以及实地考查和同行交流,才使得老师们对闽南传统建筑这个资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为后来确立和提炼出“概述-色彩-彩画-纹饰-雕塑-书法-传承”的课程研究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题实践过程中还有另一个难题就是课程编写,课程编写涉及到资源开发以及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生发展的诸多问题,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和学生发展的全局观念,因此,相关的理论学习成了必然的内容。通过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建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增加知识储备,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探索,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二、增进同行交流,实现共同成长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体的能量却可以帮助个人实现能力的最大化。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与同事同行之间的合作交流,广采博取,学习他人的优点,吸收他人的经验,在各种思维碰撞中吸收内化,并且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相互借鉴,共同探讨,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勤奋探索的精神实现彼此之间的共同成长。

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凭着一股对教育的热情和执着,特别是对家乡古老的人类文明的热爱,他们走到了一起。大家自发组成学习小组,一起交流和探讨,有时是开展公开课交流,通过课堂实践探讨课程的可行性,研究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有时是专题研讨,针对资源开发的问题或者课程问题进行实质性的研究与讨论,理论引领,加强课程开发能力提高课程素养。大家秉持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原则,集思广益,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摸索前行,推进课题研发的进程,进而不断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课题是一座桥梁,一条纽带,联系着每个共同参与的教师,使之成为真诚与共的挚友,精诚团结,共亨教学资源,互通有无,实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心灵的契合,一路走来,有辛劳、有收获,更有促进我们教学上不断进步成长的无限动力,有着携手前行的快乐和喜悦。

三、强化科研意识,发掘课程开发能力

伴随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师个人的发展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强化科研意识,不断加强学习,使自身的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应该在教育科研实践中及时总结、深化,不断地积累、内化和升华,应该以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专业素养投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学、研相长。

课程开发是闽南传统建筑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最大的难题,更是课题组老师教科研能力的自我实践与成长。闽南古建筑分布在各个地区各个村落,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实际调查,行动研究是这次课题研究的一个主要的方式。教师们先是通过调查和走访当地的村民,实地拍照收集素材等手段掌握古建筑的第一手资料,然后查找相关的建筑资料补充教材编写相关的理论知识,整合资源,不断进行课堂实践与研讨,群策群力,认真钻研,最后形成具有一定实施价值的“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程。希望能够通过课程的研发,挖掘闽南传统建筑资源,让学生探究和了解闽南建筑艺术特色,创造闽南艺术风格的作品,继承和弘扬闽南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课程总体规划如下:

单元一:建筑奇葩

探究闽南传统建筑的历史与文化;鉴赏闽南传统建筑的建筑类型与形制。

单元二:雕梁画栋

探究闽南传统建筑彩绘色彩特点;创作传统建筑彩绘。

单元三:鬼斧神工

探究闽南传统建筑的雕塑艺术;尝试学习制作闽南传统建筑的泥浮雕。

单元四:书香溢气

探究闽南传统建筑中的书法艺术及其丰富的内涵;以临摹或刻字艺术的形式进行创作。

单元五:如意吉祥

探究闽南传统建筑纹饰的特点及题材分类;以剪纸的方式进行创作。

单元六:推陈出新

以综合活动形式关注城市建设与闽南传统建筑的现状,寻求继承和发展闽南传统建筑的有效途径。

“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程在挖掘闽南传统建筑资源的同时关注课堂实践的可行性,关注学生学习特点,由于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内容丰富,探究实践能力强,作业可操作性强,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它是所有课题组老师和学生们辛勤耕耘的结果,也是他们历练与成长的印记。

四、关注美术课堂,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课程开发终究要回归课堂实践,美术课堂离不开创作实践。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2]。“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程充分挖掘闽南建筑中精美的装饰艺术开发成彩绘、浮雕、剪纸等课程,让学生体验传统艺术的精髓,通过课堂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课堂的实践者,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例如闽南传统建筑彩绘单元,先是以欣赏闽南传统建筑上的彩绘图案入手,介绍相关的建筑彩绘知识,然后引入图案这个美术本体知识(如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等),让学生掌握纹样的基本表现方法,最后用纹样表现的方法创作一些生活用品如书签、扇面、手绢等。课程把建筑与美术本体知识融合起来,再从创造生活用品方面实践学生的创作,整个过程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教学的精神,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实施教学。研究性学习是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程的一大特点,而这也是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程的精髓之处。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实践者。学生学习小组多次走访民间调查古建筑,并进行整理归纳形成调研报告。由于课程内容贴近地方生活,让学生“寻找身边的艺术”,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因而极大的激发和鼓舞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教师应该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实践,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成为发展素质人才的沃土,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教育创新能力的沃土,让每一堂美术课,每一个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都闪现出教师智慧的光芒!让美术教师犹如一块块的璞玉,在教育科研这块实践平台上精雕细琢,日久弥精,直至晶莹透亮,润泽光鲜!

参考文献:

[1]卓细第.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EB/OL].2010-09-0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教育科研教师角色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