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植沃土 两袖清风育英才

2015-12-11 14:44
农民科技培训 2015年12期
关键词:科教农民科技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万里睛空下翻滚的金色稻浪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的到来。在通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一群兴奋的农民学员簇拥着一个中等身材的年轻人从蔬菜大棚里走了出来,他们一边走着一边高声讨论着,爽朗的笑声不时传来。人群中的这名年轻人,衣着简朴,言谈简练而精到,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就是通化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主任——万永东。

37岁的万永东2001年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同年12月参加工作,任通化市农机工程研究设计院助理工程师。2012年经组织调任到通化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担任主任。履职以来,万永东始终坚持“爱岗敬业,服务人民”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自己“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诺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组织和群众的肯定和好评,被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为“咱们的知心人”。万永东到农民培训工作一线的时间和一些老农广人相比并不长,但回首他一路以来的艰辛和为通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却让人赞叹不已。

迎难而上  立志为农民教育事业奉献美好青春

2001年刚参加工作的万永东,由于工作能力极为突出,很快就被市农委领导发现并调入机关工作,十年间他凭着过硬的个人素质和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得到各级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很快就升任农委综合科副科长一职,前途一片光明。2012年通化市人民政府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在农业战线工作多年的他,心动了。让他心动的不是更高的职位,而是一直以来萦绕于心的一个梦想——为广大农民科技致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安稳的机关工作,历经层层选拔,最终如愿以偿来到了通化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

初来伊始,一切从零开始,面对全新的挑战和考验,万永东以富民强农为己任,恪守自身职责,怀着对服务“三农”的崇高感情,选择了迎难而上,勇于转变。他充分发扬“白+黑”、“5+2”的艰苦奋斗精神,在短短的不到半年时间里共积累6万余字的学习笔记,全面学习掌握了农广校相关文件、制度,使自己的业务政策理论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就学校工作开展虚心向领导和有经验的同事学习请教,为组织相关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曾有朋友问他,放弃机关工作来到基层一线,披星戴月早来晚走这么辛苦值得吗?万永东说,“只要农广事业发展,只要能帮助广大农民致富,我不管付出多少都值得,再苦再累也心甘”。

呕心沥血  致力于农民教育事业发展壮大

以上级资金、政策支持为依托,全力推进“新型学校改革强基工程”建设。万永东上任后,加大对政策、资金争取力度,竭尽全力加强科教中心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在他的争取和上级部门有关领导的帮助下,科教中心的办公、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针对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生源又极度匮乏的严峻形势,万永东领导农民科教中心干部全面加强了招生管理工作,采取量化指标到人头、依托部门合作开辟招生途径、利用广告网媒加大宣传、深入乡镇村屯“以生招生”等有力措施,把招生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深入落实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专生计划,完成中专招生457人,超计划31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超额完成招生任务。

以强化广校系统内涵建设为载体,全方位开展“通化特色品牌名校工程”建设。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教学、教研及督查制度,实施规范化办学。依据通化农业农村发展新需要,万永东带领同事逐步调整和修改了相关专业及科目设置,推行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师资培训、说课比赛、教学交流、优秀教案评查等相关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积极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推进特色品牌名校建设。同时,切实加强对基层县校的指导和管理,力促全市农广系统形成统一协调、团结一致、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和奋力争先的良好工作氛围。在万永东的指导帮助下,通化市四个基层分校中的柳河县分校和辉南县分校农民培训工作一直保持全省领先,通化农广系统的各项工作也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以新一轮“电波入户”为载体,全方位开展“空中农业科普推广工程”建设。通过协调各地农业、广电部门,不断开发和充分利用广电、网络、卫星站等媒体资源,切实发挥远程教育优势,组织各地开展“电波入户”建设,全力提高空中科普农技推广培训效率。全市影音播放时间达6000分钟以上。工程的实施使农民朋友和社会各界对农广系统工作有了全新认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万永东履职以来,通过一系列务实有效的“组合拳”极大地改进了通化农广体系的各项工作推进模式,提高了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振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士气,转变了工作作风,使全市农广系统形成了上下一心,砥砺奋进,共谋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大家都说,通化市农民科技教育事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开拓进取  探索农民教育协调发展有效机制

如何建立农民教育协调发展有效机制,确保教学质量,是农广人孜孜以求的一道课题。万永东来到科教中心后,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农民科技致富手段,同干部职工一道精心探索全市农民教育协调发展的机制,先后制定了通化市农广校《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班管理制度》、《教师岗位责任制》、《学员管理制度》、《跟踪服务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拟定了《通化市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教学、教研及督查服务制度,实施规范化办学,使通化市的农民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目前,全通化市各级都依托农广校建立了农民教育管理机构,担负起当地农民教育培训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政府统筹、部门参与、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机制己经形成,并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志在田野写丰收,默默耕耘做贡献。几年来,万永东以一位农业科教人员特有的爱心和情怀,全力培育农村新型实用人才,积极推进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期待这位被农民朋友们称为农民科技培训“实干家”和农民科技致富“引路人”的青年干部,在未来的农民教育事业中谱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吉林省通化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

王   悦

猜你喜欢
科教农民科技
《科教导刊》征稿函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