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农广校农民培训的组织工作

2015-12-11 21:28陈丛兰
农民科技培训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农广校农民培训

陈丛兰

在新常态下,如何使农民培训项目能够务实高效、科学规范运作起来并取得实效呢?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农民培训项目实施的组织工作。

一、培训的组织工作内涵

培训的组织工作是培训机构按照培训项目的总体要求,为完成培训任务,实现培训目的所做的全部实践活动。它是贯穿整个培训始终的重点工作,是决定培训成败的关键措施,它能够保障培训工作有序开展,使培训操作过程规范化、系统化和培训效果最大化。组织工作包括前期准备、过程控制、实施跟进、结果反馈、后续服务、绩效考评等方面内容。

不少人认为组织培训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培训的那一天提前到现场,安排安排学员,然后就看老师发挥了,这是一种对培训工作不负责任的想法。目前省级农业职业技能培训要求4天时间,部级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求5天时间、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要求15天时间,培训时间越长,组织难度越大,工作量就越大。如何将培训做好,如何让学员满意,如何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实现培训目的,需要培训组织者进行周全的考虑与安排。

二、组织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培训经费的预算

培训需要经费投入,对培训所需的经费应先做好预算。虽然目前农民培训经费都是各级政府财政负担,没有收取学员任何费用,并且在下达资金的同时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不同类型培训的补贴标准、资金用途、监管主体和保障措施,但就每场培训而言,由于培训任务不同组织学员的人数不一样,参训学员产业不同培训的主题不一样,课程安排不同聘请师资费用不一样,选择不同场所需要的租金和食宿费用开支不一样,参观示范园区远近不同发生的交通费不一样等等,因此每期培训经费开支也不一样,所以在培训总体预算的基础上要进行项目预算分解。做好每期培训预算,不仅是财务制度经费预支程序的规定,也是培训项目规范管理的体现。每期培训预算由项目负责人先行提出,要在校委会财务公开集体讨论审核通过,还要报农委分管领导审批并在农委财务结算中心备案。培训经费预算须把握实事求是、绩效匹配、标准控制、合理使用、审核报批等原则。按照审计要求和项目资金文件精神,培训经费预算主要包括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直接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住宿费、伙食费、场地费、讲课费、资料费、交通费、技能鉴定耗材和考评费、绩效考评相关费用、认定管理及证书印制相关费用、跟踪指导后续服务以及培训有关的其他费用,根据规定不得把管理费和工作经费编制在预算内。

(二)培训场地的选择

培训场地是实施培训的基础硬件,一个与培训匹配度高的场地,无疑会对培训本身增色不少,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庄严、大气的培训场地,与大型培训在形象和气势上会有着极好的映衬,而一个温馨、淡雅的场地,对于一个小规模培训的氛围营造会大有裨益。选择什么样的场地要根据培训的性质、培训规模等因素来确定。作为培训的组织者在培训计划确定的同时要提前熟悉培训现场,培训场地应该方便学员,有足够的教室空间,并且照明充足、通风良好、低噪音、无外界干扰、有卫生间。宽敞明亮的教室能保证学员在培训期间精力集中,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室布局要从培训情况和方便学员出发,由于农民培训对象是成人,培训是高度参与性的,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有大量的讨论与交流。因此,课桌应该是活动的,在课堂讲授时,摆放成“U”字形或小岛状,在讨论时可以灵活搬动与组合。根据需要培训场所还要求能提供安全舒适的食宿条件和茶水等周到的附属服务。

(三)培训教师的聘请

随着培训项目的多年实施,农民素质逐年提升,培训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县内的师资已满足不了培训的要求,为提高培训质量,增加培训的新颖性和实效性,经常选择省市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农技推广部门的领导、专家、教授为农民授课。不论聘请的是本地老师还是外地老师做培训,都要做好前期的沟通和确认工作,千万不要邀请成功后就等着培训那一天到来。在尊重讲课老师的基础上,应反复确认老师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并将培训准备的情况跟老师去反馈,让对方心里有底,安心备课。这不仅仅是为了服务和配合老师,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应有的培训效果。

(四)培训计划的制定

如果做事情没有计划,那么做好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培训尤其如此。组织一期培训,不管培训时间长短都应该有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培训前各项工作准备和培训所需要的资源准备,绝不要把计划看成是一种束缚和负担,它应该成为控制培训项目进度和效果的一种方式。不论是培训安排的总体计划,还是授课老师准备的教学计划都要有培训目的,学员只有明确了培训目的,才能明白在培训结束后,他们会做什么,掌握了什么。确定培训目的要使用SMART原则,即S(Specific)——针对性,M(Measurable)——可衡量性,A(Achievable)——收获性,R(Realistic)——现实性,T(Time-bound)——时间限定性。培训计划中所有工作措施和工作安排都是为了培训能够顺利开展,确保实现培训目的。

(五)培训档案的整理

培训档案资料如同一面镜子,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客观地记载着培训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它详细真实地反映了培训工作的整个活动轨迹,是农广校师生员工劳动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上级部门开展培训项目检查和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学校培训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学校要高度重视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全员发动全体参与共同配合,依照培训项目考核办法“全年一档”和“一班一案”相关条款档案管理要求,按照培训文书、培训业务、学员档案、教师档案、培训评价、后续服务、典型宣传、财务台账等类型采取责任到人、分类收集、专柜存档、专人保管的办法。要认真对照“考评体系”内容紧扣规范整理档案,按照档案资料“真、精、齐”要求,使培训档案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美观化 “五化”标准。同时本着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则对每份档案进行编号,科学设置档案排放顺序,方便查询和借鉴。

(六)培训的后续服务

教育培训阶段只是培训的一部分,在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面临的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事务,有机会将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在实际过程中加以应用,但是,现实情况与课堂学习是有区别的,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需要继续寻求教师帮助解决问题。作为培训组织者要使学员真正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训后还应该向他们提供后续咨询和支持服务,利用一切条件和资源,成立跟踪指导小组定期开展进村入户指导,安排科技指导员与学员结对帮扶,建立咨询服务平台,利用信息网络服务参训对象,扩大对学员培训的效果,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种养技能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在进行培训效果转化跟踪中,不仅要求指导员填写跟踪指导手册,进行考核评比,还要注意根据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参训人员,填写完成“上级了解培训内容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适时反馈上报,注重选树培训典型,加强宣传报道,提升培训绩效。

三、培训的组织工作任务细分案例

作为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金湖县农广校在农民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规范有序,高效务实,形成了本校特色的组织工作流程和培训工作方式。在多年的培训工作实践基础上,根据培训项目方案要求和培训固有程序梳理排列了四大环节三十道工序的培训组织工作责任清单,制作了培训工作任务细分表(详见附表),明确工作事项、工作内容要求、工作时间节点,通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主抓领导、责任科室,并责任到人。每期培训按照表格中罗列的事项逐条对照完成,每完成一道工序须由分管校长、科室负责人签字确认,直至全部完成填满,才算一期培训结束,期间由校长抽查督导,任务细分表由培训科负责安排填写保管,纳入年终考核检查项目。

“关注细节就等于关注效果”,农民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要考虑清楚,要定人定岗落实到位,忽略其中一个小小环节很有可能就会使培训效果打折扣。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组织工作在培训管理中条理性、计划性要更强。农广校需要从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去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培训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广校实施农民培训项目的宏观驾驭能力,还让农广校能够在规范管理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农广校农民培训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