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邦:两岸中国人团结起来就能战胜过去

2015-12-12 07:03纪欣
团结 2015年2期
关键词:建邦民革抗战

◎纪欣

郑建邦:两岸中国人团结起来就能战胜过去

◎纪欣

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

纪欣: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即将届满70周年,作为著名抗日将领郑洞国将军的嫡孙,且为民革中央的负责人之一,您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郑建邦: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的一场空前的灾难,国家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在战争中伤亡的中国人计有3500万人,财产损失更是多达500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包括台湾爱国志士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加上美英苏等反法西斯盟国的支持,中华民族终于浴火重生,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抗战胜利洗雪了近代中国百余年来所蒙受的耻辱,收复了包括台湾在内的神圣领土。同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胜利也为整个国际社会的和平和正义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现在回过头来看,中国抗日战争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转折,中华民族从此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纪念抗战历史,缅怀抗战先烈,是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这条历史铁律,努力把国家建设得富强起来,让两岸的中国人再不能受人欺侮。

中华民族有着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中国强大了,也绝不走历史上德国法西斯、日本军国主义的老路,我们要成为构建世界和平和正义的坚强柱石。对于日本,我们更不能冤冤相报。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人民应当成为平等的好伙伴,共

同致力于亚洲和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建设事业。

纪欣:您在祖父郑洞国将军身边生活了很长时间,也撰写出版过他的回忆录,请问他曾告诉您哪些在抗战中令他难忘的经历?他对您有哪些影响?

郑建邦:家祖郑洞国将军是黄埔一期的,也是最早投入对日作战的一批中国军队将领之一。早在1933年春,时任少将旅长的他,就随中央军第17军参加了长城抗战,在古北口一线与日军浴血厮杀了两个多月。从“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到抗战中期,他纵横驰骋,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平汉线北段的保定战役、漳河战役,以及徐州会战、豫西会战、武汉会战、广西昆仑关战役、宜昌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抗战后期则前往印度,负责重新打通滇缅国际交通线的缅北反攻战役。

家祖生前,我帮他整理回忆录,有机会了解到那些战争的惨烈场面。例如1939年底的广西昆仑关战役,他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与号称“钢军”的日军精锐第五师团血战兼旬,全歼敌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以下5000余人,一举攻克昆仑关天险。但我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将士阵亡5000余人,还有包括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在内的11000余名官兵英勇负伤。

家祖指挥的荣誉第一师担任战役主攻,攻克了昆仑关周围许多重要高地,消灭了大批日军,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就是被该师郑庭笈团击毙的。战役期间,远在重庆的蒋介石,还专门发电嘉奖家祖和荣誉师的战绩。不过荣誉师的损失也非常惨重,所属三个步兵团,战斗结束后仅余不足800人。半个多世纪后,回忆当时的战斗场面,家祖还曾感慨地连连说:“真是血流成河、血流成河呀!”

1943年春,家祖被派往印度担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和副总指挥,协助美军将领史迪威将军反攻缅甸,与卫立煌将军指挥的滇西中国远征军遥相呼应,歼灭滇西、缅北10余万精锐日军,重新打通了滇缅国际交通线。

1945年1月,家祖因战功卓著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这是国民政府最高等级的军功章,一个中国军人一生中能荣获这枚勋章,无疑是莫大的荣耀!据说家祖是这一级别勋章的第109位获得者。

说到家祖对我的影响,我想最大的影响就是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坚定,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退缩。其实这也是那个时代许多黄埔军人的共同特征。

纪欣:由于您的家庭背景及工作关系,您对中国抗日战争有较一般人更多的认识,请问您对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在抗战期间的表现有何评价?

郑建邦:中国抗日战争是在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上的全民族抗战。以国民党军队为主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战场在战略上相互配合、遥相呼应,使日本军队在辽阔的中国土地上首尾难顾,愈陷愈深,最终遭致战败。无论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上,都非常英勇顽强;无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中国抗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是毋庸置疑的。

我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在国际上鲜少被关注的中国东北抗战情况,以及东北抗日民主联军(简称抗联)。

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郑洞国(右)与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左)在缅北前线合影。

“九·一八”事变后,抗联于白山黑水间坚持了十余年的艰苦抗战,他们在冰天雪地、众寡悬殊的极端恶劣环境里,与装备精良、野蛮凶残的日本关东军反复周旋、搏杀,在重创日伪军的同时,自己也蒙受极大的牺牲。除了在战场上壮烈牺牲的杨靖宇、赵尚志等著名抗联将领,也有一位为大陆人

民所熟知的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她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有勇有谋,屡立战功,至今当地老百姓还流传她骑着白马、手挥双枪在日军阵中驰骋冲杀的故事。不幸的是,她于一次战斗中负伤被俘,在狱中受尽日本人种种惨绝人寰的折磨,终不屈服,最后英勇就义。还有8位抗联女战士,在一次战斗中陷入绝境,为了避免被俘受辱,相互扶携着投江自尽,这就是让人们传颂至今的“八女投江”故事。在抗联的队伍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当然,除了“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将军在黑龙江省奋起抵抗,国民党方面于日满统治初期在东北也有不少义勇军,牺牲了不少爱国志士。我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民革同事伊忠义同志,其父伊作衡烈士就曾在军统系统从事抗日反满的地下工作,被俘后坚贞不屈,最后被日本人在狱中杀害。国共两党的这些先烈,无论生前身后,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纪欣:现在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以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为名,极力淡化或掩盖日军当年在侵华战争中的暴行,您如何看待这些事情?

郑建邦:日本军队的残暴是举世闻名的。我同事、朋友的祖辈、父辈有很多人被日军杀害,我家在湖南石门家乡的房产,也在1943年底的常德会战中,被日军化为灰烬。

侵华战争中,日军强征慰安妇、进行活体解剖试验,还悍然使用化学、细菌武器,制造无人区等暴行,都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抵赖不掉的。例如1937年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时,日军在南京城内大肆屠杀、奸淫、抢劫整整49天,有30多万中国军民罹难,财产损失更不计其数!又例如,日本二战期间在中国使用芥子气、路易氏剂等糜烂性毒气炮弹等化学武器,其中一些未使用的毒气弹,在撤离时就随意遗弃在中国各地,尤以东北发现的居多,战后不时发生掘地触碰毒气弹,致使毒气泄漏引发了伤亡事件。

1997年中日两国同时加入联合国《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根据规定,日本必须尽快销毁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日本政府于2000年开始在南京、武汉、广州、石家庄实施小规模挖掘销毁,预计将于2016年完成小规模处理、2022年完成大规模处理。根据日本内阁府负责处理遗弃化学武器室2014年底的统计,日本政府已从中国约50个地点,挖掘出约4.7万发毒气弹,并已处理了约3.7万发。2014年11月,日本又开始启动销毁在吉林省的40万枚毒气弹。

我认为,日本人若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正常国家,就必须以史为鉴,深刻反省,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努力取得中国和亚洲相关国家及整个国际社会的谅解。在这方面,德国是日本的榜样,希望日本人认真学习德国人真诚悔罪的态度和作法。

纪欣:海峡两岸都有人至今无法走出被日本侵略残杀、台湾被割让殖民的历史悲情,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郑建邦: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必须努力走出历史悲情,不仅要有民族自尊心,也要有民族自信心。

这里不妨补述一件鲜为人知的尘封往事:据家祖当年的随从参谋、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黄仁宇先生,在其回忆录《黄河青山》中记载,抗战刚结束时,时任国民政府第三方面军副司令长官的家祖,一度负责监管整整一个师团的日本兵修整沪杭公路。某日一队日本兵生火造饭时,不慎将房东的茅屋烧毁。负责看管的中国士兵起初还担心当地农民们会报复这些曾经凶残无比的日军,引起流血冲突,但事情却出人意料地平和解决了。第二天,一个联队的日本兵决定饿一天肚子,将全部伙食费赔给房屋受损的房东。家祖闻知后内心不忍,他不想让这些战俘饿着肚子干活,打算把这笔伙食费补发给他们,却被黄仁宇劝阻了。黄说,日本人在中国干了许多坏事,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就让坏事、好事并存在那里吧。

家祖生前从未对我讲过这件事,或许他早就把这件事忘了。我读到这一段时却思忖许久,联想起小时候生活在东北地区,不少家庭收养了日本人战败回国后遗留下的孤儿,我们和他们在一起玩耍,彼此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同。或许是绵延几千年的

中华文明,早就铸就了中国人这种宽仁、善良、自信的基因吧!

纪欣:民革作为中国大陆八大参政党之一,您又是全国政协常委,您认为民革在参政、议政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特别是在推动两岸关系、化解两岸政治分歧上,发挥了哪些功能?

郑建邦:民革正式成立于1948年1月1日,党员多半是与中国国民党有关系、同民革有历史及社会联系、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一直是民革追求的目标。

作为参政党,民革的主要功能就是8个字: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在参政议政方面,民革围绕着中国大陆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等重大课题做了大量工作。远的不讲,近一、两年来,民革针对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总体框架,到司法体制改革的具体设想,很多意见都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议中被采纳。

由于民革有特别的历史和工作渊源,我们一直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作为民革的重点工作。在这方面,民革努力在两岸各项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针对两岸关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多方建言、发表政见,受到各界广泛好评。如海峡经济区建设问题,就是民革较早提出来的,现在已经成为国家重大的发展战略。我曾于2012年春十一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上,代表民革中央,就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等问题做过大会发言,引起两岸各方的热切关注。2015年1月上旬,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还率领我们几位副主席专程前往福建平潭,就结合两岸经济合作的前景,平潭自贸区建设问题进行深入调研。

同时,民革也非常关注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问题。去年春天,民革在十二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提出《关于建立健全两岸四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提案,具体建议两岸四地应建立跨境消费纠纷协调处理机制,以保护四地消费者的权益。该案不仅是该会议40余个重点提案中,唯一涉及两岸议题的提案,还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会后,国台办、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还专门与我们一道商讨该提案的落实问题。此外,民革近年来还就两岸青年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两岸婚姻中的合法权益保护、两岸健康养老产业合作、向金门供水等问题,提出不少意见和建议。

纪欣:请问民革对于抗战胜利、台湾光复70周年,将有何纪念活动?您是否希望两岸能联合举办活动,共同纪念这两大盛事?

郑建邦:在去年春天的十二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上,民革就曾提案建议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将根据国家的总体安排,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此外,民革各级组织也将运用自身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如祭祀抗日先烈,出版抗日图书和音像作品,举办纪念座谈会、书画展、歌咏比赛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革各级组织近年来抢救性地采访、录制了海峡两岸数百位抗日老兵的音像资料。民革云南省委会组织的《最后的抗战老兵》摄制组,还于去年9月专程到台湾,采访了包括杨剑秋、都凯牧、张梦辰等多位健在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他们都90多岁了,但回忆起他们参加过的高黎贡山战役、腾冲战役、龙陵战役,畹町战役、史迪威公路通车典礼、芒友会师等重大历史事件,都能对着镜头娓娓道来,让观众从他们的叙述里看到那一幕幕战火硝烟的场面。我们打算集结出版这些资料,并送给两岸有关博物馆及纪念馆,让更多两岸民众能够看到中国军人的英勇事迹。

两岸携手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光复70周年,是民革十分期待的事情,我们一直在为促成这段历史佳话而努力,希望能有所成绩。我相信,两岸共同纪念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会进一步深化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情怀,我更相信,只要两岸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就一定能战胜过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原载《观察》第19期,2015年3月号/责编 刘玉霞)

猜你喜欢
建邦民革抗战
羡慕吧!“火焰蓝”牵手“警察蓝”
羡慕吧!“火焰蓝”牵手“警察蓝”
牵手一生:“火焰蓝”与“警察蓝”的爱情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