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床旁护理在产科母婴同室中的临床应用

2015-12-12 00:37王素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同室护患产科

王素芳

新生儿床旁护理在产科母婴同室中的临床应用

王素芳

目的 探讨新生儿床旁护理在产科母婴同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足月分娩的产妇资料,基于其接受医护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试验组产妇采用床旁护理模式。调查两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护理技能掌握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产妇在健康知识掌握、护理技能掌握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生儿床旁护理在产科母婴同室中的实施效果较佳,为产妇出院后继续育儿打好基础,对保护母婴、降低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有良好作用。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产科;临床效果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的日益提高,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新生儿床旁护理是指由护士在床旁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指导和示范等,产妇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其中,对于产后保养和育儿知识予以掌握。母婴同室床旁护理的开展,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观念,又满足了产妇及其家属对于母婴保健和育儿知识的了解[2-4]。本文就新生儿床旁护理在产科母婴同室的实施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足月分娩的产妇资料,年龄最小20岁,最大38岁,平均(26.7±1.6)岁,基于其接受医护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统一对产妇进行集中讲解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并由护士统一集中演示洗浴等新生儿护理[5]。试验组产妇采用床旁护理的模式,即在产妇床旁,由护士演示完成新生儿换尿片、沐浴、喂养等新生儿护理操作,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新生儿父母参与其中。指导产妇给予婴儿脐部和臀部的护理等。此外,还应向产妇详细讲解乳房护理、产后避孕、婴儿生理现象、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①母婴同室环境准备:病房室内湿度为55%~66%、温度为22~26 ℃,并配备洗手间(24 h供应热水)、控温设施;将新生儿抚触、沐浴的温度保持在 26~28 ℃[6]。②母婴同室用物准备:尿裤、大小毛巾、浴巾、床旁护理车、脐带护理用品、体质量磅秤、换洗衣被、眼部护理用品、沐浴盆、温度计、婴儿洗护用品、洗手液,以及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必备的物品等[7]。

1.3 评估方法 采用由医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评估,主要涉及健康知识掌握、护理技能掌握、护理满意度3个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试验组产妇在健康知识掌握、护理技能掌握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护理效果比较[n(%)]

3 讨论

对于女性而言,分娩是极为重要的生理过程,特别是对于初产妇而言,其在分娩后不仅要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恢复,还要逐渐适应母亲角色。很多女性往往一时间很难适应这些转变,加之其严重缺乏照顾新生儿的相关知识,通常都会出现出较为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8]。临床常用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此过程使产妇未直接参与实践,易导致产妇不能掌握相关婴儿护理技能及健康知识,因此,我院开展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其目的在于降低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帮助产妇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转变角色,还能通过护士与产妇的互动,便于护患紧密联系和交流,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传统护理操作是将母婴分开护理,由护士单独对新生儿进行抚摸和洗浴。这种母婴分开护理模式会减少母亲接触婴儿的时间及护患沟通的机会,实际上是对护理真正意义的曲解。随着人民群众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人性化理念被广泛接受,产妇更希望能够拥有选择权和参与权等。新生儿床旁护理则较好体现了这一点,既维护了产妇的权利,无需将母婴分开护理,还能有利于产妇学习健康知识、掌握照顾婴儿的技能等。新生儿床旁护理需要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多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为其提供人性化服务;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回答,避免使用生涩高深的专业词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感。要基于产妇及其家属的利益出发,多换位思考,多用主动服务代替被动服务,降低护患冲突的发生率。

新生儿床旁护理促进了产妇与婴儿之间的沟通,减除产妇的焦虑与不安,使其切实感受到作为母亲的快乐和责任,增加哺育婴儿的自信,尽早适应角色转变。由护士指导产妇给予婴儿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洗浴、换尿布等操作,能够便于建立亲子感情[9]。此外,新生儿床旁护理采取“一对一”的模式,产妇或家属只要有问题便可立即提出,护士也会在第一时间给予解答,增加护患相互交流和探讨的机会。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妇在健康知识掌握、护理技能掌握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新生儿床旁护理在产科母婴同室中的实施效果较佳,能为产妇出院后继续育儿打好基础,对保护母婴、降低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有良好作用。

[1] 孙琴,杨烨,朱凌怡,等.临床路径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13(12):138-140.

[2] 黎雪梅,钟燕,张翠莲.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应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367-368.

[3] 刘晓亚.浅谈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6):109-110.

[4] 张晓霞.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中国医药科学,2013, 3(3):165-166.

[5] Deng Yan,of bedside care in quality care to perform a single application[J].Foreign women and children's health,2011,23(7): 134-136.

[6] Xiaochun Fang,Songhui Juan,Zhou Yanli.Bedside nursing mother to child domestic research progress[J].Journal of Nursing, 2013,22(4):122-120.

[7] 叶朝.母婴床旁护理的应用现状[J].天津护理,2013,29(3):143-146.

[8] 文爱娣,陈颖茵,曾凤梅,等.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15):156-160.

[9] 纪佳胤,张晗英,魏卫红.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运用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3,20(2):116-120.

R473.71

A

1673-5846(2015)03-0140-02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葫芦岛 125000

猜你喜欢
同室护患产科
反馈式健康宣教提升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效果、满意度的意义分析
系统化健康指导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干预分析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护士主导的持续改进在规范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