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再妊娠足月分娩1例报告

2015-12-12 03:22杨翠丽王向红翟红卫曹晓蕾
感染、炎症、修复 2015年3期
关键词:浆膜前壁肌层

杨翠丽 王向红 翟红卫 曹晓蕾

(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再妊娠足月分娩1例报告

杨翠丽 王向红 翟红卫 曹晓蕾

(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关于前次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意义,目前尚未明确。现将我院收治1例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再妊娠产妇足月分娩的情况报告如下。

1 病历简介

孕妇,28岁,孕2产1,因宫内孕第2胎足月,瘢痕子宫,无腹痛,于2014年12月16日 10:20入院待产。平时月经规律,曾于2009年因“脐带绕颈2周”行剖宫产术,当时子宫肌层缝合方法不明。此次妊娠停经51 d行B超检查提示:胚芽长0.65 cm,可见原始心管搏动,子宫前壁峡部部分黏膜层回声不完整,其前方肌层见部分回声失落区,深约0.51 cm,残余肌层厚约0.23 cm,其前方浆膜层回声连续完整,无回声区上方肌层厚约0.83 cm,无回声区下方肌层厚约1.03 cm(图1)。超声诊断:宫内早孕,子宫切口憩室。孕期平顺,孕期查体,耻骨联合上子宫下段处均无压痛。入院前1 d B超提示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约0.26 cm。于2014年12月17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子宫切口瘢痕处有一范围约4 cm×2 cm的肌层基本缺如,仅存浆膜层,于子宫瘢痕上1.5 cm处的子宫前壁下段切一长1 cm小口,横向弧形向上钝性分离子宫肌层约10 cm,娩出胎儿,子宫切口无延伸,胎盘、胎膜完整娩出,子宫收缩好,未将憩室处浆膜层切开,以1-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子宫憩室处4针,之后检查原子宫瘢痕处无明显薄弱区,肌层厚度基本一致,以1-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全层,之后平行褥式缝合浆肌层,关腹。手术顺利,术中失血约300 ml,术后5 d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B超,显示:产褥期子宫,未见憩室。

图1 停经51 d彩色B超结果

2 讨 论

我国的高剖宫产率导致了很多近远期手术后遗症,也给再次生育埋下隐患,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PCSD)形成就是其中一个严重问题。PCSD是指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处形成一个与宫腔相通的憩室,月经可积聚于憩室内,导致经期延长、不孕、痛经等情况[1]。PCSD有生育要求者,再次妊娠可能发生子宫瘢痕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妊娠期子宫破裂等;PCSD引起的异常阴道出血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需给予治疗。经阴道超声发现典型PCSD的患者中约48.3%有临床症状[2]。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有生育要求的PCSD患者是否需要手术修复,以及手术修复的最小直径标准尚无文献报道。本病例系无临床症状的PCSD患者,二次妊娠前月经正常,未诊断PCSD,停经51 d首次行超声检查即诊断子宫切口憩室,残余肌层约0.23 cm,至孕39+2周手术结束妊娠,术中见子宫瘢痕憩室处肌层完全缺如,子宫不完全破裂。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发生子宫破裂的几率是正常妊娠的3倍以上[3],若合并切口憩室,发生子宫破裂的几率更大。本病例距第1次剖宫产术5年,孕早期B超提示子宫切口憩室,孕囊位于子宫后壁,残余肌层<0.25 cm,易发生妊娠期子宫破裂,故建议其每2周产检1次,孕期减少户外活动,至孕39周后行剖宫产术,术中证实为子宫瘢痕憩室。所以对于PCSD患者,是否先行手术修复憩室然后再妊娠,目前尚无统一意见。

理论上PCSD再妊娠易发生妊娠期子宫破裂,也有人认为单层缝合是导致子宫破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4],故建议行双层缝合子宫切口。但李玲等[5]报道北京协和医院剖宫产手术始终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和单层连续锁边缝合,至今未发现有子宫破裂病例。本病例第1次手术子宫缝合情况不明,但本次手术为双层缝合,术后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切口愈合良好,值得借鉴。

[1]Tower AM,Frshman GN. Cesarean scar defects: an underrecognized cause of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nd other gynecologic complications[J].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13,20(5):562-572.

[2]杨曼丽,吴青青,熊晓燕,李晓菲. 经阴道超声检查剖宫产憩室对子宫异常出血的价值[J].河北医药,2013,35(18):2762-2763.

[3]李力,张庆华.高剖宫产率对再次生育的影响 [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4):245-247.

[4]Bujold E, Goyet M, Marcoux S, Brassard N, Cormier B, Hamilton E, Abdous B, Sidi EA, Kinch R, Miner L, Masse A, Fortin C, Gagné GP, Fortier A, Bastien G, Sabbah R, Guimond P, Roberge S, Gauthier RJ. The role of uterine closure in the risk of uterine rupture[J]. Obstet Gynecol,2010,116(1): 43-50.

[5]李玲,于昕,郎景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1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12):981-983.

10. 3969/j. issn. 1672-8521. 2015. 03. 010

2015-09-09)

猜你喜欢
浆膜前壁肌层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47例疗效观察
HX-610-135L型钛夹在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