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与血清离子钙的相关性研究

2015-12-14 00:51翟学英张守利王大见于德宝张明玉侯俊领刘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低水平后遗神经痛

翟学英张守利王大见于德宝张明玉侯俊领刘 鸣

·临床研究·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与血清离子钙的相关性研究

翟学英1张守利2王大见1于德宝1张明玉1侯俊领2刘 鸣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受累区域出现疼痛或持续性疼痛3个月以上的一种慢性神经性疼痛综合征。1PHN是带状疱疹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病与年龄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相对增高;疼痛多于1年内逐渐自发性减轻至消退,多数患者发生顽固性疼痛,伴随多种感觉;PHN在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中占有很大比率,疼痛可在皮损消退后持续数月至数年;由于发病原因不明,治疗方法有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阿片类、抗癫痫、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局部神经阻滞治疗PHN虽然也有明显效果,但许多患者的疼痛常不能得到充分缓解,或者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因此PHN患者需要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老年危重症患者体内Ca2+代谢紊乱与疾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和预后有着密切联系,2本文旨在研究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与血清Ca2+浓度的变化是否相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课题收集资料完整,符合要求的带状疱疹患者128例,其中男79例,女49例;最终病情迁延不愈发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者80例,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50~60岁56例,PHN发病32例,占57.14%;61~70岁43例,PHN发病26例,占60.46 %;71~80岁21例,PHN发病16例,占76.19%, 81~90岁8例,PHN发病6例,占75%。128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期间均未应用钙剂,无其他系统疾病如:肿瘤、严重肾病、糖尿病等。

1.2 方法 仪器:采用日本常光ex-z电解质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抽取带状疱疹发病初期患者空腹静脉血,2 h内分离血清,室温下测定每份标本的血清离子钙值;48例1个月内痊愈的VZV患者再次检验血清离子钙,其前后2次数值作为对照组,80例3个月未痊愈PHN患者也再次检验血清离子钙,其前后2次数值作为实验组。用武汉华荣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促凝管采集,标本无溶血。2 h内分离血清,然后室温下测定每份标本的血清离子钙值。其参考值为1.13~1.35 mmol/L。

1.3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疼痛等级分为:0度:不痛;I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II度: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III度: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IV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人数,疼痛程度及分布区域以图表形式表示。

2 结果

见图1、2,表1。

图1 128例带状疱疹患者发病初期,患病人数、疼痛程度与血清离子钙浓度高低的关系

图2 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患病人数、疼痛程度与血清离子钙浓度高低的关系

表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血清中离子钙的评分比较

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病初和治疗后的两两纵向对照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带状疱疹发病初期所测得血清离子钙值低于正常值,一直没有干预,在持续血清离子钙低水平状态下,发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几率明显比血清离子钙水平正常患者要高。

血清离子钙正常值为1.13~1.35 mmol/L,图1中,血清离子钙低于正常值的带状疱疹患者有62例,占48.44%,图2中血清离子钙低于正常值的PHN患者有46例,达到PHN总人数80例的57.5%;在图1、图2中可以明确看出,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主要分布在血清离子钙低数值区域,随着数值降低,发病人数也随之增加,特别在血清离子钙低水平区发病人数远远高于正常值区。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检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和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血清离子钙水平发现,57.5%的PHN患者,在VZV初期至发展为PHN这段时间,血清离子钙持续处于低水平状态。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尚未充分明确,但观点集中在中枢与周围神经病变上。Rowbotham (1999)观察到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神经系统受到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广泛而严重的损害,不仅有后根神经节的脱水,wallerim退变,明显的囊性变和神经节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尤其是有髓鞘的粗神经纤维轴减少及胶原化,后根神经节内也可以发现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现象。这种病理变化导致初级传人神经纤维损伤后,幸存的初级传人神经纤维与脊髓疼痛信号传递神经元形成新的连接一中枢突触再生,这些新的连接和背角投射神经元的活动过度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重要原因。3

体内的钙离子广泛地参与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其在神经元的功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元内Ca2+的含量极微而细胞外Ca2+含量为其1万倍,Ca2+通过复杂的机制在细胞内保持在稳定的低水平上,其功能主要包括对神经元兴奋性的调节、神经递质释放、激活第二信使和基因转录等,多种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等致痛因子的传递与调控,因此细胞内Ca2+在疼痛的传递与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清内Ca2+浓度降低,导致Ca2+细胞内流,首先出现线粒体积聚过量的Ca2+,进而线粒体肿胀破坏,从而导致一系列细胞毒性作用,神经元细胞就会受到功能性的损伤。4

当血清内Ca2+持续处于低水平状态下,导致神经元细胞受到功能性损伤,神经元细胞在此状态下,如果再遭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破坏,加速以至加重了神经元的损伤程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病初和治疗后的两两纵向对照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证实,血清离子钙持续的低水平状态,是促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本项研究过程中,对于部分低钙水平PHN患者,使用钙尔奇、葡萄糖酸钙等钙剂几天时间即可治愈PHN顽固型疼痛,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拟将继续以下研究。其一,观察血清离子钙低水平VZV患者,血清内Ca2+浓度校正以后PHN的发病率;其二,观察血清离子钙低水平PHN患者,血清Ca2+浓度校正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

另外,在此项研究过程中,同时检测了血清离子钙值与血清总钙值,临床资料显示大部分血清离子钙低水平患者,其血清总钙处于正常状态,很多文献资料已对于血清总钙和血清离子钙做过比较,证实血清

离子钙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下一步,需要对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血清离子钙和血清总钙加以统计学比较,以求得证实结论。

1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295-296.

2杨晓秦,柳少光,王学斌,等.危重症老年患者低血清钙临床对比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8):3166-3168.

3丁欣强,宋晓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现状.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3):62-64.

4熊鹰,齐建国.神经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76.

(收稿:2014-11-19 修回:2014-11-28)

1山东省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济南,250001 2山东省商河县人民医院,251600

猜你喜欢
低水平后遗神经痛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新课标下中低水平学生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植物样品中低水平铀同位素分析
农民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思路探讨
现代化的低水平战争——两伊战争的特点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