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15-12-15 20:30宋晓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9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价值观大学生

宋晓庆

摘要:青年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丰富创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领,将“三个倡导”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关键词:价值观;思想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039-0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要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强化担当意识和创新精神,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的表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是多元化社会中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内涵,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价值尺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明确了公民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应有态度和应尽责任,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的基本价值标准。“三个倡导”各个内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最终都要落实到公民个人的理想信念与行为规范上,表现为对每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和责任义务。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适应发展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改革攻坚期、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人们的思想认识纷繁复杂,价值理念日趋多元、多样、多变,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构筑民族精神家园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从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能否紧紧抓住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抓住大学生在校学习这一重要时期,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重要。

1.加强大学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但同时大学生又是一个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群体,自身对社会发展事物正确鉴别判断的能力还不够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复杂局面,他们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无所适从、迷茫模糊甚至矛盾。这就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领他们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生力军。

2.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从教育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从总体上看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同时也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显现出契合时代变化的新特点,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生力量,既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拥有爱国情怀和远大理想,具备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法治意识等综合素质,而这些优秀综合素质成长的内驱动力,来自于对个体态度行为取向起着重要引领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培养,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才。

3.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培育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高校应深入准确把握时代要求、主动满足社会需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践行者和倡导者,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

高校是帮助大学生完成从学生到社会公民的关键环节之一。作为高校,应主动肩负“百年树人”的使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持续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领,将“三个倡导”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始终贯穿于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才的全过程。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理论教学全过程,发挥好课程育人的功能,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知是前提与基础,“知之愈深,行之愈笃”。要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科学设计和提升完善,比如在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入脑入心。注重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教育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发展形势,准确理解党的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走出思想误区,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作用,努力在哲学教学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同时,应树立系统思维和全局意识,摈弃思想政治教育独立单一的思维定式,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强调所有教师的育人责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指导大学生各类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各个方面。

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全过程,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贵在知行统一,行是关键。大学生只有用实践来检验审视一切,使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要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查、专业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检验知识、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形成良好的认知、实践和创新能力,在社会生活实践的磨砺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系统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深入挖掘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两种力量,积极组织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在了解社会、关注民生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在心灵中产生共鸣,在精神上聚集价值,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成为大学生思想的指引、精神的追求、价值的坐标。

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感。校园文体活动是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熏陶教育作用。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强化舆论引导,用正面、健康的价值观理念引导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拓展校园环境文化,加强和规范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示范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推动。教师是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把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工作紧密结合,与师德建设紧密结合,以高校教师的高尚道德品德和良好自身行为示范引领学生。要在广大教职员工中深入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使他们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引导教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爱生,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表率和模范。

参考文献:

[1]邓军.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N].广西日报,2014-04-24.

[2]杨业华.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N].光明日报,2014-01-15.

[3]吴潜涛.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N].人民日报,2013-05-22.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