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5-12-15 21:32许媛媛姚刚梁璟旻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9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方式

许媛媛 姚刚 梁璟旻

摘要:双语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计算机控制系统”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外文教材与中文教材结合教学的优势,指出综合学生素质进行因材施教的可行性,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提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双语教学;计算机控制系统;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56-02

一、绪论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社会迫切需要既精通外语又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1]。为此,教育部颁发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文件,要求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2]。可见,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在各高校教学中开展得如火如荼。《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自动控制原理、高等数学、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侧重于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总结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规律。这是集软件和硬件于一体的一门综合应用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涉及面广、知识集成度高,浓缩了本专业的知识精华,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众所周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件,其处于国际领先位置的设计和生产厂商几乎都集中在国外,为此,作为工科大学生,特别是以后要从事控制系统设计的大学生,要求他们具有了解世界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能够用英语熟练地检索、阅读、理解有关的原理、方法、算法和各种使用手册,并能用英语撰写相关的技术报告和学术论文。为此,从培养适应国际化需要的应用性人才角度讲,高校必须积极开展《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的双语教学。

二、《计算机控制系统》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双语教学在各高校仍处于摸索阶段,因各校生源不同、学校实施方法迥异,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指出本课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应对。

1.教材的选择——依托于外文原版,结合中文优秀教材。双语教学的开展必须依托于英文原版教材,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选用合适的教材成为双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但是,教材选用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国外教材的组织体系庞大、涉及的知识点多而深、讲述内容篇幅却过短,从而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变难,因此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高校的本科生教学需求。这可能是由于国内外教学体系的不同所造成的。另外,现有的可供参考的英文原版教材也不多,对应的教师参考书籍更是寥寥可数,这既不利于教师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又会影响学生的课后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依托于外文原版,结合中文优秀教材”的方案。针对外文原版教材存在的问题,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前期情况,自编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对原版教材进行节选、浓缩和提炼,并辅以中文优秀教材对个别重要知识点进行扩展和详解,同时网络搜集国内各知名高校的双语教材信息作为补充资料,建立符合课程知识点的、适用于我校本科生的教学方案。

2.教师素质的提升——“一对一”与国外进修。高校的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上利用母语和英语进行联合教学,因此“英文教材、中文授课”的教学方法都是片面的。双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将英语融入到课堂专业知识的传授中,让其融为一体,自然流畅,所以其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依然是传授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具有外语教育素质和专业教育素质,但教学重点首先是学科专业知识,其次才是英语。所以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用中、英语表述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可见,师资力量是顺利推行双语教学的关键,这需要专业教师队伍的共同努力和学校的大力配合。目前来说,师资也是限制各高校提高层次和扩大双语教学的“瓶颈”。为此,要加快双语教师的培养,鼓励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授课能力。为解决这一瓶颈,我校的做法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一方面,我们依托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多次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来给我校学生授课,同时配备中方教师作为助教,建立一对一的中外教师合作模式,使我校专业教师在协助外教授课的过程中也可观摩外教的教学模式,提高感性认识和学习国外授课技巧;另一方面,我们将我校优秀的专业教师送到国外进行进修与培训,这样既可学习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又可锻炼和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为回国后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学生的培养——培养兴趣,狠抓英语,因材施教。双语教学不仅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同样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挑战[3]。由于学生的生源地不同,地域特色导致的学生外语水平、基础知识水平差别很大。就英语而言,很多学生考分很高,但却不能与外国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口语和听力水平较弱;就基础课而言,由于各地高考制度不一、侧重点不同,不少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物理知识相对匮乏。这就导致了学生之间英语水平和基础知识的差距很大,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此时如强授新的专业知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就会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之间自然也会出现接受程度快慢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向两个极端发展:要么兴趣浓厚,乐于接受新事物;要么态度消极,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步伐。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对学生要“重点培养兴趣,狠抓英语,因材施教”的方案。具体来讲,教学步骤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接受能力适当调整。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枯燥无味时,适当介绍一些国外专业的发展情况、国外的文土气息、国外的教学体系以及国外硕士博士招生情况,提高学生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双语教学课堂上,教师采用听说教学法,在每次新课之前采用学生主导、教师辅导的原则让学生用英语回顾上节已学课程的内容,加强学生英语听、说的练习。在英语强化方面,我们还鼓励学生与外教之间的互动,利用课后时间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外语环境,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讲座等,给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在轻松学习的前提下,不断地在应用中得到提高。针对部分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确保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没有批评,同学间没有嘲讽;其次开展学生对对帮、教师课后补课等方式,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针对其弱点进行单独辅导、循序渐进。

三、《计算机控制系统》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施

通过各校对已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情况考察来看,很难选取一个合适的标准来验证双语教学的效果。下面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指出本课程教学中可能采用的方法与实施方式。

1.课堂教学为主,辅以网络教学。双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科技文献的阅读水平[4]。教学实践中,为使学生听懂、消化吸收、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依托于英文原版教材,制作全英语教学课件,配备中文优秀教材,讲课中中英文交替使用。课程内容中的关键词、专业性术语多用英语,重点地方采用汉语讲解。目前,我们在《计算机控制系统》双语课程中的英文教学所占的比例分布大约为:新课讲授时要多于20%,阶段性复习时不少于80%,布置的学生作业要求100%英文完成。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和发挥了网络的优势,开展双语课程的网上资源共享与师生教学互动。

2.调动学生兴趣与积极性。教学过程要丰富、多样化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为此,我们首先要确保课堂教学形式灵活,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学中,我们采用PPT讲义与传统黑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建立了较好的教学氛围和效果。其次,教学中我们设立了找茬、分组辩论、分组协作等多样化的英语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我创造的能力。另外,我们还格外注重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接收能力随时微调教案和教学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比如把学生已学过的内容《自动控制原理》与本课程设为游戏,进行对比教学,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作业形式多样化。为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我们设立了多样化的作业。如对已学内容,我们要求学生用简单的几句英语进行总结,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提炼能力;对课堂上学生发言的内容,请学生找错误、提问题,建立互相激励的学习形式,促进和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对课后的训练,我们从书面和口语两方面开展:书面作业全体按时上交,口语作业每次随机抽取几位同学做准备并在下次课上开始的几分钟完成。这样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以保证教学质量。

积极推进国际化是各个高校共同努力的一个目标,而双语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来看,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关键是要靠教师去挖掘。所以,双语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本文是作者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会,由于进行双语教学的时间还不长,有很多地方还需要加强和提高,诚邀各位同行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董春颖,杜春慧.双语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水平关系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28-130.

[2]陈淑荣.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03-104.

[3]李丛.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课堂上“双语教学”优缺点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2):189.

[4]崔新忠,邓长辉,丁丽娜.现代控制理论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1,(24):28-29.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