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5-12-15 20:58罗丹孔鲁亚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9期
关键词:应对方式压力职业倦怠

罗丹 孔鲁亚

摘要:目的:探讨民办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应对方式问卷、教师压力问卷对某民办高校120名专职辅导员进行调查。结果:(1)某民办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在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维度上均处于中等程度,总均分也处于中等水平。(2)工作压力的所有维度与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显著正相关,低成就感与工作特征呈显著负相关,与学生管理、职业发展、身心特征、家庭呈显著负相关。(3)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存在显著正相关;解决问题和幻想与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正相关;自责和合理化与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民办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不良的应对方式、教师压力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均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压力;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091-02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衰竭的状态。职业倦怠一般体现为情感衰竭、去个性化、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辅导员作为一种助人的职业,由于经常处在必须同时满足学校和学生及家长需求的中间位置上,容易受到角色压力,易产生职业倦怠。而民办院校专职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稳定性较差、待遇较公办高校教师较差,这些工作特点使他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因此本研究将焦点集中于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了解他们职业倦怠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辅导员心理健康、更有效地开展学生工作和帮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课题将以某民办高校专职辅导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部抽样方法,对长沙医学院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在长沙医学院抽取150名专职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率80%。其中男性46例,占38.3%,女性74例,占61.7%;年龄以25~30岁最多,占59.2%;教龄大多在5年以下。

本研究采用由玛勒诗(Maslach)编著、肖计划编制、由台湾学者修订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应对策略的《应对方式量表》和石林、程俊玲等参考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压力研究文献编制的《教师工作压力问卷》。

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某民办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情况分析。

依据Ivancevich和Matteson(1988)的观点,在7级评分中,个体倦怠得分的平均数在1~3之间表明处于较低的倦怠水平,得分在3~5之间为中等的倦怠水平,而得分在5~7之间为高的倦怠水平。由表1可知长沙医学院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在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维度上均处于中等程度,在去个性化水平上属于较低职业倦怠,总均分也处于中等水平。

2.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表3显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各维度与工作压力各维度相关度较高。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与各维度呈极其显著正相关(p<0.01),低成就感与工作特征呈极其显著负相关(p<0.01),与学生管理、职业发展、身心特征、家庭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低成就感与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社会不存在相关关系。从这个结果也可以看出,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相关,工作压力是工作倦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3.某民办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由表3可知,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存在显著正相关;解决问题和幻想与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正相关;自责和合理化与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三、讨论

民办医学院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除去个性化外,在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维度上均处于中等程度,总均分也处于中等水平。分析其原因也是各有其说:刘婷婷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1)外部压力,(2)内心困惑;单丹研究报道职业倦怠有以下几方面因素:社会因素、院校因素、教师个人因素和学生因素。而民办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琐碎繁多、高负荷,工作不稳定,待遇较公办高校有一定差距,因此他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从总体上来看,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越大,工作倦怠感越强;工作压力越高,辅导员所体验到的工作倦怠程度以及情绪衰竭程度、工作怠慢程度及专业效能感降低程度越高。这说明工作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工作倦怠状况,当工作压力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时,就容易导致情绪上或是情感上的衰竭状态,对工作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降低,刘小红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责与合理化与低个人成就感存在负相关,这说明辅导员采用这两种应对方式可以暂时缓解职业倦怠,但是自责、合理化是属于一种自我责备和自我麻痹的解决方式,虽然可暂时缓解压力,维护心理的不平,但如果长期使用则会导致较低的个人成就感。而幻想、退避、自责是消极的、被动的和不利于缓解压力的应对方式容易导致情绪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不利于身心健康,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为了融入群体当中而丧失其个体性。

四、结论

1.长沙医学院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在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维度上均处于中等程度,总均分也处于中等水平。

2.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呈显著相关,工作压力的所有维度与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显著正相关,低成就感与工作特征呈显著负相关,与学生管理、职业发展、身心特征、家庭呈显著负相关。而低成就感与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社会不存在相关关系。

3.长沙医学院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关系: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存在显著正相关;解决问题和幻想与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正相关;自责和合理化与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参考文献:

[1]赵瑞雪.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J].现代管理,2013,(03):60-61.

[2]马菁.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向导,2013,(17):129.

[3]Maslach C.Burnout-The Cost of Caring[M].London:Ishk Book Service,2003.

[4]Ivancevich & Mat t eson M.St ress diagnost ic survey(SDS) comments and psychom et ric propert ies of a mult idim ensional self report invent ory[M].Houston:FD associat es,1988.

[5]单丹.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探析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消解[J].社科体育,2013,(11):132.

[6]刘小红.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现状及关系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王惠芹.临床药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0):12-13.

猜你喜欢
应对方式压力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