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制造技能及其训练载体选择的研究

2015-12-15 21:06项盛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9期
关键词:选择关系技能

项盛荣

摘要:从事电子产品制造业应具有工艺文件编制识读、组装、调试、检测检验、维修维护、生产安全、包装等制造技能。掌握这些制造技能与其训练载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选择训练载体时,要按照电子产品制造岗位的需求、制造技能训练的效果、全方位培养制造技能的原则,选用那些典型的、能代表职业特征的、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的电子产品作为训练载体。

关键词:电子产品制造;技能;训练载体;关系;选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07-03

一、引言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许多专业正在积极推行项目式教学法,电子产品制造专业也不例外,项目式教学法中的训练载体——电子产品,则是培养学生电子产品制造技能的承载者,显然,训练载体选择是否恰当对培养学生电子产品制造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我国目前对项目式教学训练载体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项目训练载体只是在各个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制造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以教学内容的形式作了简单的罗列,训练载体在技能训练“承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现在许多电子技术类教材虽然采用了项目式教学法,但其项目训练载体也存在技能训练“承载力”方面的明显不足。由于训练载体未进行教育科学的选择,导致学生电子产品制造技能上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鉴于现状,本文从电子产品制造业需要的技能出发,首先阐述电子产品制造技能与其训练载体的关系,然后指出训练载体的选择。

二、电子产品制造应具有的技能

要搞清楚电子产品制造技能与训练载体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搞清楚从事电子产品制造应具有哪些技能。从电子产品制造的过程来看,一个电子产品要经过组装、调试、检测检验、不合格品的返修、包装等工序才能完成。笔者根据电子产品制造过程,对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作了广泛的调研,总结出从事电子产品制造应具有下面这些专业技能:①工艺文件制订识读技能。该技能包括编制识读物料清单、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维修指导书、相关设备的操作指导书和工时编制分配表等技能。②组装技能。该技能包括制造设备与工具的使用、生产辅助物料的使用、电子元器件和机械零部件的安装、导线加工与整机布线、焊接和包装等技能。③调试技能。该技能包括调试设备与工具的使用、电路调试与机械传动性能调试等技能。④检测检验技能。该技能包括生产物料的检测检验、电路的检测检验、检测检验设备使用和成品检测检验等技能。⑤维修维护技能。该技能包括电子产品生产设备与工具的维修维护、电子产品的维修维护等技能。⑥生产安全技能。该技能包括防止工伤、生产设备与用具损坏、防仪器仪表和防加工对象损坏等技能。

三、训练载体与各种制造技能之关系

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它表现为人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要通过对某个实体对象的训练才能获得,这个训练的实体对象就是训练载体。

1.训练载体与工艺文件制订识读技能的关系。工艺文件的形式和内容随企业、产品的不同而不同。在电子产品设计、组装、调试、检测检验和维修各个生产工序中都需要识读生产工艺文件,对于设计人员还要制订生产工艺文件,对于返修人员有时也要绘制图纸。要使学生适应这些岗位,平时就要让学生制订识读各种不同形式与内容的工艺文件,借助训练载体的工艺文件让学生具有制订识读工艺文件的能力。一个优秀的训练载体,其工艺文件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电子产品制造信息,能让学生触类旁通,能让学生明白工艺文件的重要性、严谨性与严肃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训练载体与组装技能的关系。在电子产品组装时,需要熟练掌握生产设备与相关工具的使用,能安全生产,需要对元器件和辅助生产物料进行预处理,需要正确熟练地安装各种元器件与机械零部件,需要较好的焊接技能,需要进行整机布线,需要进行产品包装,这些技能需要通过对训练载体的操练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训练载体,不但能涵盖各项组装技能,还可以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的组装能力。

3.训练载体与调试技能的关系。在电子产品调试时,需要熟练地使用调试设备与工具;需要知道如何选择搭配、连接这些调试设备;需要进行单一参数的调试和多项参数的综合调试;需要进行电路的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需要进行单元电路的调试和整机电路的调试;需要既要按工艺文件处理调试问题,又要灵活处理工艺文件上没有强制规定的调试问题;许多情况下也需要进行机械传动性能调试。这些调试技能需要通过对训练载体操练才能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训练载体,不但可以让学生获得各种调试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理论知识去指导电路参数的调试,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对拓展调试技能有帮助作用。

4.训练载体与检测检验技能的关系。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质检、调试、维修维护、包装等各个生产工序离不开检测检验,安全措施也需要检测检验进行确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检测检验技能需要通过训练载体才能掌握。一个优秀的训练载体,不但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检测检验设备,获得各种各样的检测检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5.训练载体与维修维护技能的关系。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故障品,这些故障品只要不是废品就要返修。另外,生产设备和工具也会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平时也需要维护。这些维修维护技能也要靠训练载体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训练载体,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识别元器件好坏的技能、查找故障的技能、处理故障的技能、检修成本的技能等,还可以较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推理能力。

四、训练载体的选择

通过训练载体与各种制造技能关系论述可知,制造技能的获得离不开训练载体,那么如何选择训练载体呢?可以按下面的原则和方法来选择训练载体。

1.选择训练载体的原则。为了做到育人与用人零距离对接,在选择训练载体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①职业岗位需求原则。为了做到学与用零距离对接,在选择训练载体时就要按照制造职业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技能训练载体。②训练效果求佳原则。电子产品很多,并不是所有的电子产品都适合作为训练载体,在选择训练载体时,要选择那些技能训练效果尽可能好的电子产品作为训练载体。③训练技能多方位原则。为了全方位训练学生的电子产品制造技能,也为了提高学生今后的职业迁移能力,同时从有利于教学和成本的角度上考虑,在选择训练载体时应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能多方位训练学生技能的训练载体。④技能递进逻辑性原则。在选择训练载体时,要遵循从单一技能训练到多项技能训练,从简单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的原则。按照技能螺旋递进上升的教学规律选择训练载体,安排训练次序。

2.选择训练载体的方法。根据职业岗位需求选择训练载体的原则,训练载体必须是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对象,它应具有这样的职业特征:反映该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典型工作形式;在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整个企业的工作(或经营)流程里具有重要的功能。作为电子产品制造业其职业特征有:组装、调试、检测检验、维修维护、工艺文件的编绘与识读、产品与职业的规范性等。这些职业特征对应的岗位群就是组装、调试、检测检验、维修维护。因此,在选择训练载体时,在遵循选择原则的基础上,要做到既能承载这些岗位群或职业特征所涵盖技能的培养,同时又要做到符合技能培养螺旋递升的教学规律。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

(1)从组装技能培养的角度选择训练载体。一是,从组装技能训练覆盖面上选择训练载体。从事电子产品组装应该掌握的技能有:生产安全;各种插件手工插装;机械零部件安装;PCB丝印;PCB点(涂)胶;自动插装机编程与操作;贴片机编程与操作;手工焊接;自动焊接设备使用;印制电路板清洗;芯片程序灌注;导线加工与整机布线;产品包装。选择训练载体时应能训练这些组装技能,且越多越好。二是,从组装技能螺旋递升的教学规律上选择训练载体。选择训练载体时应能有效地培养组装技能,遵循组装技能培养规律。因此,还应该从以下几点选择训练载体,安排训练次序:从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选择训练载体;先选择插装品,再选择贴装品,最后选择插贴混装品;先选择简单产品,再选择中型产品,最后选择大产品。

(2)从调试技能培养的角度选择训练载体。一是,从调试技能训练覆盖面上选择训练载体。从事电子产品调试工作应该掌握的技能有:调试设备的选用、安装(连接)与操作,单元电路调试与整机电路调试(包括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硬件调试与软件调试),以及机械传动性能调试。选择训练载体时应能训练这些调试技能,且越多越好。二是,从调试技能螺旋递升的教学规律上选择训练载体。选择训练载体时应能有效地培养调试技能,遵循调试技能培养规律。因此,还应该从以下几点选择训练载体,安排训练次序:选择的训练载体应遵循先静态调试,后动态调试;先单个元件参数对单项性能指标调试,再多个元件参数对单项性能指标调试,最后多个元件参数对综合指标调试;先调试硬件,后调试软件;先机电指标分开调试,后机电指标综合调试。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思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选择训练载体,确定训练次序。

(3)从检测检验技能培养的角度选择训练载体。一是,从检测检验技能训练覆盖面上选择训练载体。从事电子产品检测检验工作应该掌握的技能有:生产物料检测检验;工序产品生产质量检测检验;生产设备与工具检测检验;调试检测;维修维护检测;安全性检测检验;可靠性检测检验;包装检测检验。这些检测检验技能又包括自检、互检和专检,首检、抽检与全检等检测方式方法。选择训练载体时应能训练这些检测检验技能,且越多越好。二是,从检测检验技能螺旋递升的教学规律上选择训练载体。选择训练载体时应能有效地培养检测检验技能,遵循检测检验技能培养规律。因此,还应该从以下几点选择训练载体,安排训练次序:先生产设备与工具的检测检验,后生产物料的检测检验;先手工焊接质量检测,后自动焊接质量检测;先插件焊接质量检测,后贴件焊接质量检测;先波峰焊接质量检测,后回流焊接质量检测;先安全性检测检验,再产品功能检测检验,然后产品可靠性,最后包装可靠性检测检验;先硬件品质检测检验,后软件稳定性检测检验;先学会常规性检测检验方式方法,后掌握特殊性检测检验方式方法。

(4)从维修维护技能培养的角度选择训练载体。一是,从维修维护技能训练覆盖面上选择训练载体。从事电子产品维修维护工作,除了要掌握前面叙述组装、检测和调试技能外,还要掌握以下的维修维护技能:拆卸技能;故障部位判断技能;硬件与软件故障处理技能;维修技巧;绘图技能;维修维护安全技能;应急处理和电路改造技能;生产设备与生产工具维修维护技能。选择训练载体时应能训练这些维修维护技能,且越多越好。二是,从维修维护技能螺旋递升的教学规律上选择训练载体。选择训练载体时应能有效地培养维修维护技能,遵循维修维护技能培养规律。因此,还应该从以下几点选择训练载体,安排训练次序:先选择简单故障维修维护技能训练载体,后选择综合故障维修技能训练载体;先选择面维修(模块维修)技能训练载体,后选择点维修(局部维修)技能训练载体;先选择显形故障维修维护技能训练载体,后选择隐形故障维修维护技能训练载体;先选择静态维修维护技能训练载体,后选择动态维修维护技能训练载体;先选择永久性故障维修维护技能训练载体,后选择间歇性时好时坏故障维修维护技能训练载体;先选择硬件故障维修维护训练载体,后选择软件故障维修维护技能训练载体;先选择有图纸资料的维修维护技能训练载体,后选择无图纸资料的维修维护技能训练载体;先选择简单生产设备与生产工具的维修维护技能训练,后选择复杂生产设备与生产工具维修维护技能训练;从安全技能训练的角度上选择训练载体;从训练维修逻辑思维的角度上选择训练载体;从经验维修到理论指导维修技能训练的角度上选择训练载体。

(5)从工艺文件制订识读的角度选择训练载体。一是,从制订识读各种工艺文件覆盖面上选择训练载体。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包括物料清单、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维修指导书、相关设备的操作指导书和工时编制分配表等。应选择各种训练载体的工艺文件让学生识读,根据不同训练载体的设计文件编制工艺文件,根据训练载体绘制图纸。在同类工艺文件的数量上,以保证学生完全掌握工艺文件的识读为前提。二是,从工艺文件制订识读螺旋递升的教学规律上选择训练载体。在选择训练载体时,根据工艺文件的应用频繁度和难易程度,应按照如下的要求进行选择:先选择有代表性的工艺文件制订识读,后选择特殊性的工艺文件制订识读;先选择简单的工艺文件制订识读,后先选择复杂的工艺文件制订识读;先训练工艺文件的识读,后训练工艺文件的制订;先识读表格类工艺文件,后识读图纸类工艺文件;先编制表格类工艺文件,后绘制图纸类工艺文件。

(6)从职业标准和电子产品质量标准的角度选择训练载体。从事电子产品制造工作有职业标准,电子产品也有质量标准,因此,选择的训练载体应能保证这些标准得到实现。一是,从电子产品制造职业标准上选择训练载体。从事电子产品制造业,国家或行业都有相应的高、中、低级职业资格标准,因此,在选择训练载体时,应该按照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选择训练载体,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训练学生的技能。二是,从电子产品制造质量标准上选择训练载体。电子产品质量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因此,在选择训练载体时,应能保证这些质量标准得到实施。在选择训练载体进行训练时,先选择国际与国家标准的训练载体,再选择行业标准的训练载体,最后选择企业标准的训练载体。要让学生明白国际与国家标准是最低标准,是法定标准,必须遵守。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又高于国际与国家标准。

五、结语

从事电子产品制造应具有工艺文件编制识读、组装、调试、检测检验、维修维护、安全生产等技能,这些技能必须通过对训练载体的组装、调试、检测检验、维修维护等岗位群的训练才能获得。在选择训练载体时,要按照电子产品制造岗位的需求、制造技能训练的效果、全方位培养制造技能的原则,选用那些典型的、能代表职业特征的、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的电子产品作为项目训练载体。

参考文献:

[1]张英琦,余本胜,张瓣民,邓小玲.合理选择训练载体提高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

[2]刘春英,吴德华.项目教学法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

[3]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Z].2013-11.

猜你喜欢
选择关系技能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