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专业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实例研究

2015-12-15 10:43曹强
现代情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

曹强

〔摘 要〕本文首先简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以及研究现状,并分析了中小型专业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在信息共享空间建设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项目为例,详细叙述了整个建设流程中所取得的经验。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专业图书馆;图书馆建设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7.015

〔中图分类号〕G2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7-0079-05

〔Abstract〕The paper briefly described the concep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information commons and then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special libraries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rawback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commons.By taking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project of HNC Library as an example,the paper expatiate the procedure of IC construction meanwhile sum up the experiences through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hole project.

〔Key words〕information commons;special library;library development

1 概 述

11 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以下简称IC)是一种基于图书馆的研究空间,其主要目的是为研究和学习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促进学术交流,创造研究机会。IC关注的是用户的合作与互动,并为之提供一个共享的现实或虚拟场所,从而形成一个由相同兴趣爱好的用户参与的信息分享和利用社区[1]。IC是一种集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管理、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质教育和个性化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

IC是由国外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的读者学习和研究模式而发展起来的,并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图书馆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爱荷华大学图书馆、南加州大学图书馆、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等等。

12 国内外IC研究情况简述

IC的成功实践也在研究文献方面得到了反映。在LISA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数据库中以“Information Commons”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可以得到9 687条检索结果(注:检索结果数据除特殊说明外均截至2014年10月30日,下同)。在谷歌学术搜索中以“Information Commons”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数分别为153万多条和50万多条。可见,随着IC研究的逐步深入,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

另一方面,笔者统计了近十年来LISA收录的IC相关论文数量,如图1所示:

由图1中可以看出,由于国外的IC研究起步较早,因此2005年时研究成果已经很多;而此后每年的研究论文数量很平均。只是在最近一两年来,论文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对于国外来说,国内学界对IC这一概念关注的较晚。对IC的第一次公开报道可以追溯到2003年初的一篇研究综述[2];而第一篇专门研究IC的文献直至2005年才首次发表[3]。在CNKI数据库的核心期刊范围内,以“信息共享空间”作为检索词对论文关键词进行检索,其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中可以看出,国内的IC研究由2005年起步。在经历了2009-2011年的成果产出高峰时期之后,研究成果又开始逐渐减少。综合比较这两张图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国内外的IC研究在经过前几年的热潮之后似乎不约而同地逐渐归于沉寂。笔者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前期的IC研究成果已逐渐趋于饱和,具体原因此处不再赘述。

2 IC建设实例研究

图2显示了国内的IC研究的高峰是自2008-2012年这几年间。与之同步的是,国内图书馆的IC建设项目也大多在此期间完成的,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等。从已建成IC的图书馆来看,基本上是以大型的综合性图书馆为主。而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图书馆来说,IC这一先进的服务模式是否具备可行性呢?下文就此问题展开研究。

21 中小型专业图书馆的优势与劣势

在IC建设过程中,相对于大型图书馆和综合性图书馆,中小型专业图书馆有其先天优势,但同时也有许多劣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1)中小型专业图书馆主要为该专业领域的科研、生产和教学提供服务,因此其资源规模较小且类型集中,在建设IC时更易于组织和使用;

(2)专业图书馆馆员一般专业素养较高,且大多数一专多能,更容易从传统图书馆员向IC馆员的角色进行转变;

(3)中小型专业图书馆多不独立,一般是单位服务机构,其面向的读者群相对规模较小但比较稳定,且其中大多数都对某一领域学科十分了解,贴合IC知识共享的理念;

(4)中小型专业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普遍相互熟识,更加有利于IC馆员与读者之间知识互动的开展[4]。

上述这些优势都是大型图书馆和综合性图书馆所不具备的。但是,中小型专业图书馆在IC建设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劣势,如:建筑空间紧张、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不够完备、人员配备不足等等。endprint

当前,IC固然是各大图书馆新馆建设的亮点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图书馆都需要且适合于建设IC,对中小型图书馆来说尤其如此。在IC建设的过程中,中小型专业图书馆如何做到量体裁衣、扬长避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避免过度投资和资源浪费,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下文中,笔者就以所在的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美中心”)图书馆为例,详细阐述IC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局部细节。

22 可行性分析

中美中心是一个隶属于南京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其主要的教学和科研领域是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以及国际法等专业。作为支持中美中心教学科研的信息服务机构,中美中心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中美中心工作和学习的教师、学生、研究人员及访问学者等人员。目前,中美中心图书馆的馆藏量共计约12万册中英文图书、400余种国内外期刊以及100余种国内外报纸;学科类型主要以政治学与法学为主。从馆藏量和馆藏学科分布来说,中美中心图书馆应该说是相当符合“中小型专业图书馆”这一定位的。

中美中心图书馆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相对于大型图书馆来说,中美中心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数量较少,在建设IC的过程中,较少的资源总量在资源整合时具备一定的优势,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

(2)由于中美中心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为教学服务,因此其日常工作全部围绕教学科研展开,与教学科研结合的紧密度高于国内其他高校图书馆。

(3)中美中心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以在中美中心工作学习的教师和学生以及部分访问学者为主,读者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相近,特别适合IC开放获取和共同学习的模式。

(4)馆内工作人员素质普遍较高,且掌握了良好的英语和计算机技能,对于馆内情况都很了解,不需要再专门为IC进行专门的知识储备。

(5)中美中心图书馆目前已经具备相当的硬件设施,如全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自助式复印机、开放式讨论室以及卫星电视信号直播等等。软件方面,具备一站式的资源服务界面,涵盖传统图书服务、期刊服务以及多媒体服务等各项服务内容。这些软硬件设施为IC项目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建筑规模较小,因此可以通过进一步的软硬件改造,将图书馆整体打造成一个IC,让所有的图书馆服务都基于IC来展开。

(6)由于有着多年的与国内和国外图书馆的合作交流经验,对于IC的成功案例较为了解。国内外IC建设方面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可以作为我们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尽管在建筑布局和服务理念方面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尝试可以作为我们构建IC时参考的蓝本,并在其基础上修正完善,从而大幅节约成本。

总的来说,在可行性分析阶段,需要综合考虑馆内的硬件环境、资金投入、人员结构、服务模式、用户需求等各方面因素,例如:IC的用户规模应该有多大才能满足使用需要;图书馆现有的硬件环境资源是否可以支撑此规模的IC;需要多大的资金投入才能建设符合需求的IC;图书馆的现有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能否满足IC正常运转的要求;图书馆当前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是否需要为IC做出大的调整等等。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证建成后的IC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

23 建设流程

通过可行性分析,一旦确定了IC的建设立项,下一步的具体实施过程则可以分成案例调研、实验研究、用户反馈、规划实施等4个阶段来逐步进行。这些阶段在时间上可能有重合,但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

案例调研主要通过网页调研和实地考察两种方式进行。对于国外成功的IC案例,主要采用网页调研的方式。选择若干著名的大学图书馆网站的IC介绍页面,观察其总体布局、设计风格和服务模式,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对于国内的成功案例主要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选择两三所大学图书馆的IC作为考察对象,通过亲身体验和专家咨询,比较他们的优势和劣势,为本项目方案提供借鉴。

实验研究阶段分成两步来实施。首先,对未来IC的作用和效果进行“现实模拟”实验,即对即将建成的IC使用情景的“现实模拟”。由IC规划小组根据IC未来可能构建的空间设计,预设或模拟一个现实情境,组织用户参与其中,按照IC服务模式,使用户在“IC情景”中完成相关的学习或研究过程,然后对结果进行评估[5]。然后,通过现有的硬件设施,再采购一些IC所必需的设备,在馆内搭建一个临时的IC实验环境。通过这样一个实验环境的搭建,可以很好地收集使用者的反馈,并根据反馈改进实验环境。整个实验阶段大约需要半年的时间。

由于IC是围绕用户服务展开的,因此在IC的建设过程中,用户的意见应该起主导作用。拓宽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正确的了解、分析和评价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感受和要求,对改善服务设施,改进工作方法、制定服务计划和提高服务质量等都是必不可少的[6]。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首先选取部分用户(包括教师、学生和访问学者)进行问卷调查,获知用户的具体需求;在实验环境搭建完成以后,有针对性的组织部分读者使用IC进行讨论、学习、交流、娱乐等等,并通过与用户的互动,观察他们的反应,了解他们的感受,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全面的用户反馈,从而进一步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

最后,根据前期的理论研究、案例调研、实验研究和读者调研结果,设计一个较为完善的IC建设方案,并形成书面设计报告以供正式建设IC时使用。后期的建设过程围绕该方案逐步展开。在正式实施过程中,还要依据实际情况对方案就行细微调整。

24 实施方案

一般来说,完整的IC架构由实体层、虚拟层以及支持层构成[7]。实体层对应的是物理空间和硬件设备等要素;虚拟层对应的是软件设施、信息资源、虚拟环境等要素;支撑层则对应的是服务组织、服务管理、服务评价等要素。因此,IC的设计方案应该围绕这些要素——硬件空间、信息资源、服务模式、管理方式来展开[8]。endprint

241 空间布局

作为IC的具体载体,实体空间是整个IC的基础,是IC得以成功的基本保证,也是吸引读者的关键。实际上,IC就是基于Web20的虚拟空间在实体空间上的映射。因此,空间规划的准则是实体空间的功能划分需要满足虚拟空间的功能需求并能够一一对应。良好的IC设计方案还应该能够有效地规划和合理的利用现有的建筑布局,在不对实体空间进行大的改造的前提下,实现空间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当然,假如在建筑设计初期即有建设IC的计划,那么,应与建筑设计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保证建筑空间和其它硬件设施不会成为IC建设的短板。就中美中心图书馆来说,其总建筑面积约1 200平方米。尽管在建筑设计时并未考虑IC的建设问题,但是得益于优秀的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其主要的建筑布局基本能够覆盖上述的IC诸功能,再加上后期的建筑布局改造(包括房间的整合、隔断以及功能的重新划分和布局优化等等),从中规划出了约150平方米的专门IC区域,包括个人学习区、公共学习区、协作研讨区、自助复印打印区、休闲区及多媒体娱乐区、报纸杂志阅览区、写作指导室等不同区域。

此外,IC在细节的布置、空间的分割、色彩的渲染及声音、光线、室内温度等方面都要以读者为中心,以用户为主导,以服务为基石,使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读者都能充分利用IC,将其当作一个集学习、研究、休闲于一体的环境,更加专注和高效地学习研究[9]。如果能够在初始设计时把握住很多设计问题,就可以在用户体验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馆内所有位置都摆放上舒适的沙发式座椅;在馆内各处摆放许多绿色植物,营造清新的学习环境;在所有设备上都贴有使用小贴士,详细的表明设备的使用方法;书架不宜摆放过高使得图书抽取不便;期刊和报纸应摆放在馆内光线最好的地方等等。

242 资源建设

IC的资源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等,采用何种组织形式将这些资源有效地组织在一起,相互弥补和相互促进,是IC设计方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些资源中,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整合尤为重要。我们主要的思路是整合所有现有的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视音频资料及电子数据库等等),采用一站式的方式向读者呈现,简化读者的资源发现过程,使读者能够更好地关注资源本身而非如何获取资源。在实际操作中,统一的资源入口和统一的检索平台是最有效的资源组织方式。

我们设计了统一的资源入口页面,并将最常用的资源链接摆在主页上最醒目的位置,将资源一站式地呈献给读者;将所有馆内计算机浏览器的主页设置成图书馆的资源服务首页,并将常用的链接如学生选课、教材管理系统、校内BBS、电视直播一并整理到该页面下,基本实现了首页到所有资源的链接都可以在3次点击之内到达。

此外,为了整合和利用馆内的多媒体资源,我们还专门采购了多媒体资源制作与管理系统,并加工制作了一批期刊杂志及视音频等电子资源。目前,我们已经整合了书目检索系统和课程教材系统以及视频点播系统。下一步计划将其他资源如图书附盘、缩微胶卷、学位论文等也一并整合进来。为了方便读者进行资源检索,我们还定制了统一的检索平台,索引了所有的馆藏数据库资源,使读者只需要输入一个检索词即可跨系统检索所有的馆藏资源,提高读者的使用便捷度,同时提高了资源的查全率。

243 服务模式与人力资源管理

建设IC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读者需求,IC的出现使得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从“以资源建设为中心”向“以读者需求和服务为中心”转变[10]。实际上,IC服务是通过在原有图书馆传统服务基础上整合其他服务的而来的。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多种多样的服务功能进行分析和遴选,将原有的分散服务集中到一起,并通过读者容易学习和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为此,我们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并与教学密切挂钩;设立专门的读者咨询台,安排对馆内资源比较了解,对计算机技术比较熟悉的馆员负责读者咨询工作,并每天纪录咨询台工作日志;对于用户经常询问的问题,将其整理成FAQ,并打印出来,贴在显眼的地方;安排专人管理馆内的讨论室,并使用提前预约机制,防止用户产生使用时间上的冲突;重新调整轮班和轮休计划,延长IC的开放时间等等。上述这些细节不但大大提高了IC的利用率,也带来了用户体验的巨大提升。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良好的日常管理机制,综合考虑具体的人员配置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考评方法等等),优化人力资源组合,使读者能够合理有序地使用IC。

25 细节与不足

在实施过程当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多媒体服务没有考虑到多平台的问题,不能够支持Mac OSX操作系统中的使用,也未能很好地兼容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再比如,饮水机和卫生间离讨论室和学习室太远,使用不够方便;讨论室隔音性不够好,使得讨论室内的会议容易影响到外面的读者等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IC使用体验,在以后的改造过程中,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

3 小 结

IC是图书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其实质是用户在同一平台上获取信息资源、获得信息帮助、提高信息素养并顺利进行学术研究交流的信息服务模式[11]。IC的主要思路是将硬件和软件集中和融合起来,使得用户免于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上的双重奔波,一方面,能够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而不需要为信息的获取途径所羁绊;另一方面,能够随时将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他人分享而不必受到分享方式的限制。因此IC所有的设计都应该围绕如何实现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的良好统一从而达到信息的信手拈来和随时分享这两个目的来展开。

在建设IC时,中小型专业图书馆有其先天优势,但也有许多不可避免的劣势。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发挥IC的效用,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前一阶段的IC建设,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为IC的继续优化和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Kranich,Nancy.The Information Commons——A public Policy Report[M].New York: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 at NYU School of Law,2004:30.

[2]初景利,高凡,宛玲,等.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2002年研究进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6):88-91.

[3]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10.

[4]黎煜,许杰.小型专业图书馆的特点和管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5,(5):15-17.

[5]盛兴军.国外信息共享空间规划实施的实证分析与理性审视[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7):54-60.

[6]任树怀.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5):122-143.

[7]任树怀.信息共享空间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8]阳国华.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56-59.

[9]孙晶,齐卫东.构建中小型医院图书馆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8):42-43,75.

[10]李越,唐小利.图书馆建筑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构建的新模式[J].建设科技,2011,(24):86-87.

[11]盛兴军.专业性、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信息空间共享服务的创新模式——以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为例[J].情报科学,2007,25(12):1838-1842,1864.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书馆建设
社会力量参助公共图书馆现象窥探及思考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点与建设
高职院校新建校区图书馆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