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研究
——以西昌学院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为例

2015-12-16 09:14李小芳海来伍加罗洪尺古
关键词:西昌彝族双语

李小芳,海来伍加,廖 惠,罗洪尺古

(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22)

“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研究
——以西昌学院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为例

李小芳,海来伍加,廖 惠,罗洪尺古

(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22)

通过“彝汉双语一类模式大学生在校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在校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从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主要心理和行为特点,分析彝族彝汉双语“一类模式”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探索其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客观揭示其心理素质的结构成分,探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促进自身心理、生理健康发展,提出更高效的“一类模式”高校生管理教育机制,使其以良好精神状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成为彝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先进动力,成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彝区的建设者。

彝汉双语;一类模式;大学生;心理素质

0 引言

建国以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原因,导致四川彝区在各方面落后于汉区,尤其体现在教育方面。“一类模式”彝汉双语大学生大多来自喜德、昭觉、布拖、美姑、金阳等偏远山区,文化教育程度低,入学率低,升学率更低,且复盲率高。教学用语障碍是导致四川彝区教育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脱离母语采用汉语教育,将导致未曾见过汉族甚至没有听过汉语的彝族学生常常在上课时不知所云,教学效果也就不得而知,出现信心下降、厌学等心理,且“一类模式”学生大多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每年的学费对于这样的贫寒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无形中会造成他们自卑的心理特点,严重的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严重点讲,对他们积极思想的形成将形成极大的阻碍。家庭的贫富并不是我们能够任意选择的,但若这类外界原因给他们造成无法挽回的心理阴影,导致个人心理的极端发展,这不仅仅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不利,同时,也增加了“一类模式”高校管理工作的难度。

与此同时,偏远地区匮乏的师资力量、低质量教学、薄弱的教学管理指导工作,导致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简单化,忽视了个体的主体性和个性特点,重视思想政治哲学教育,却轻视对生活、健康、交往等日常生活中具体问题的关注,导致在现今高校环境下,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较,在学习、生活、观念、经济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以及个人心理素质等明显偏低,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处。

心理健康是整个人才素质结构的基础,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学习、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的基本保证,是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多数来自于偏远山区,受家庭经济窘迫、教育条件限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心理出现偏执、片面甚至消极的现象,因此调查研究彝文一类模式高校生心理发展及变化的现状,结合现有的一类模式教育及高校管理方式,深度剖析“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类模式”学生的日常管理,增强“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对高校一类模式学生自身健康发展和心理素质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对高校一类模式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具有实际、高效意义,为凉山彝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本土人才,为未来彝族文化教育及一类模式高校学生的积极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储备,促进彝区经济、教育文化发展。

1 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研究

1.1 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概况

西昌学院招收的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其二级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内,近两年来,为增加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升学率及扩大彝族学生就业方向,学院其他二级学院部分专业对该类学生实行扩招,但名额较少。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喜德、昭觉、布拖、美姑、金阳等县的彝族聚居乡镇,此类学生通常彝语水平较高,汉语水平较低,英语及计算机运用能力差。

1.2 一类模式教学类型简介

彝汉双语采取两模并举的方针,即“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一类模式是把汉语文作为一门主科开设,其他科目均用彝语文教学,同时,高考时彝语文和汉语文各占一半的分值,共计150分;二类模式是把彝语文作为一门主科开设,其他科目均用汉语文教学。也就是说,西昌学院招收的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主要是以彝文教学,汉语文仅是一门主要课程。因此,他们进入高校后,想要达到同等学历同学的知识技能等难度相当大,且与以汉语教学为主的高校同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各类问题。

1.3 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与二类模式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据“彝汉双语一类模式大学生在校基本情况调查表”问卷题一结果显示,彝汉双语“一类模式”的彝族学生入校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习压力大。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只是辅助,大学生更多地要靠自学,也就是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基本上由自己决定。据调查结果分析,其中有36%会经常去图书馆阅读书籍、与同学讨论等来弥补自身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问题,但也有24%的“一类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甚至是从来不关心学习上的问题,就平时接触的一类模式彝族同学来看,在充足的大学课余时间里,他们会选择和同类模式学生聚集或是做自己的事,难得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课上不懂的知识课下也不会花时间在上面,同时,也没有上图书馆自习或是借阅图书以增加自己的阅读面的习惯,此类问题不仅仅针对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二类模式学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是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因为在进入高校前对汉语文教学接触并不多,且在英语、计算机运用能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二类模式学生,因此,导致了“一类模式”学生在与大学课程衔接这方面上存在着困难,甚至是处于完全不着边的状况。同时,也给学校针对“一类模式”彝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管理带来极大困难。

图1 一类模式学生高校压力来源

图2 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为扎实基础采取的办法

据“二类模式在校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问题七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认为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存在基础薄弱和接受新知识能力弱的问题,这不是突然存在的问题,而是长期的经济的落后导致教育水平的落后,也由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偏远的山区,“一类模式”学生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从小学习民族语言——彝语;上学时采取的教学模式是“一类模式”,且由于生活水平的低下,上学期间基本没有开设英语课程,也不能接触计算机等,上大学以后对于英语、计算机、数学和专业课的学习都比较困难,由于仅使用彝语教学存在一定的教育缺陷,加之彝区大多教学管理水平差,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彝汉双语“一类模式”大学生基础知识储备差。

图3 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一类模式彝族学生和二类模式在校大学生关于“毕业后最想从事的工作”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毕业后倾向于从事公务员、教师等稳定、高尚的文员工作,不难发现,大部分的他们秉持着老一辈“铁饭碗”才是硬道理的生存之道;大部分二类模式在校大学生倾向于毕业后从事企业或其他行业的工作。不难发现,一类模式学生和二类模式学生在毕业后就业选择上存在极大的对比,这就反映了匮乏的师资力量、低质量教学、薄弱的教学管理指导工作,导致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简单化,忽视了个体的主体性和个性特点,重视思想政治哲学教育,却轻视对生活、健康、交往等日常生活中具体问题的关注,导致在现今高校环境下,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较,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观念、经济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以及个人心理素质等明显偏低等问题,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处。

图4 毕业后就业选择

2 “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管理途径

2.1 针对“一类模式”学生给予困难补助

“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经济困难,同时,这也是造成他们压力大、心理自卑的主要因素,加之入学后“一类模式”学生面对教育模式的改变一时难以适应,导致他们面对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校可以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社会资助等多种有力的措施帮助他们。为在校期间使之得到锻炼,提升自我信心,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开设相应的专业实践平台,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条件下,为其提供安全有效的自我专业能力提升的实操平台,有意识的为其扩展人际交往圈。

除了给予其经济帮助外,学校可定期安排心理辅导课或者是心理咨询室等,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以此来帮助“一类模式”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 培养“一类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基础知识水平

大学,是跨向社会的一道坎,故大学学习,应以自主学习为主,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由于经济条件、师资教学等落后,学生基础知识储备差,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对于彝汉双语“一类模式”大学生,首先,在进校之初,我们就应该努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转变学习方式,要学会利用图书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讲座报告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锻炼能力。

2.3 培养多样性“一类模式”大学生

“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多数来自于偏远山区,受家庭经济窘迫、教育条件限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心理出现偏执、片面甚至消极的现象,因此,对于“一类模式”大学生,我们需要培养其热情、大方、豪爽等优秀的性格特征,同时,也需要纠正其负面的性格特点。提高“一类模式”学生的文化水平,加强道德修养,改变不良性格,让学生善于正确地自我评估,辩证地对待自己的优缺点。

教师应健全系统的管理措施,除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有关学生管理规定外,管理者对“一类模式”学生要多关心,多鼓励,在心理教育方面,教师也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心理指导。

注释及参考文献:

[1]罗边木果.四川彝族一类模式教学述评[J].民族教育研究,1999(1):52-55.

[2]肖雪.彝族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以西昌学院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29-133.

Study on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APattern"College Students of Yi Nationality :Taking Xichang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 Xiao-fang,HAI LAI Wu-jia,LIAO Hui,LUO HONG Chi-gu
(Xichang College,Xichang,Sichuan 615022)

Through the"Yi han bilingual a pattern college students basic situation questionnaire"and"college students basic situation questionnaire"survey,mainly from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life and thinking,the paper analyzed Yi han bilingual"a pattern"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status,to explore their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reveal the composition of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ies,to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the innovat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to promote their ow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proposed more efficient"a pattern"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to avoid bad ideas and life attitude ways and get bad habits plaything weary in well doing,national deviation and make them face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of society with a good mental state,become the advanced power of the Yi area economy,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builders in Yi region.

Yi han bilingual;a pattern;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quality

G444;B844.2

A

1673-1891(2015)04-0148-03

2015-10-10

李小芳(1979-),女,四川盐源人,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制药。

猜你喜欢
西昌彝族双语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彝族海菜腔
西昌月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风云四号运低西昌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