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

2015-12-18 10:41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沈 静 喻 英

(1、2.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011)



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

沈静1喻英2

(1、2.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各大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同时阐述了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调整的重要意义和方向,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美术专业课程设置;大学生个性培养;课程观

引言

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逐渐地向前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我国各大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何更加完整地体现我国美术教学课程设置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了我国各大高校未来美术专业教学和改革探析的一大重点和难题。文章对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和完善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对美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策略做了具体地分析,希望能够培养更多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人才。

一、高校的美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1、教师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各大高校的美术课程都强调以一种全面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因此,在实际的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和学生以一种批判和吸收的观点来接受新鲜事物。然而,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并没用根据实际的需要做到适时地更新,很多的教师依然是沿用自身多年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创作个性并没有做到及时地了解和掌握[1]。尤其是在进行美术室外教学的过程中,各个高校美术教师大部分都只是负责将学生带出教室,而在美术的风景写生中缺乏对学生的一种有效及时地指导造成许多的学生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思维意识进行创作。教师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没能及时地传递到学生中去,从而影响了美术课程教学的效果。

2、美术专业的课堂教学落伍

我国许多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教学都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美术专业的课堂教学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善。例如美术人物速写课程的教学,教师往往只是将一些人物速写的技巧和方法简要地对其进行概述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由于对美术专业缺乏一定的兴趣,就出现有些学生逃课或者干脆睡觉的现象。所以这种美术专业的课堂教学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个性特征的发挥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艺术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情况下,传统的美术教学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美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陈旧

我国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分为两类,一种是学生对相关绘画作品进行临摹,另一种是学生通过练习所完成的写生作品。教师在美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少量地指导,而且教师更多地是习惯通过以画室作为载体利用传统的画板和粉笔进行教学。随着我国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美术专业教学需要进一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同时,我国各大高校的美术专业的教学离不开对讲台的依赖[2]。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大部分都是在室内完成,例如对一些著名作品的分析以及对一些绘画作品的临摹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陈旧制约了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探索

我国传统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在第一个学年主要是以素描和色彩以及图案基础为主,三者的总学时数一般控制在700课时左右;第二个学年主要是以平面设计类课程和透视为主,同时还辅之以插图和黑白画课程,总共学时数约为800课时;第三个学年主要是以国画、油画、雕塑、版画和艺术作品欣赏和艺术摄影为主,总共学时数为540课时;第四个学年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学生主要侧重在艺术教学和艺术摄影以及美术绘画软件的制作为主,总学时数基本上在550课时,同时学生还要负责相关的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作品设计以及毕业答辩等相关事宜。

1、完善美术专业的教学目标,以培养更多的适应基础美术教学工作的人员

我国的大多数高校都是以美术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发展方向。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充分掌握美术学科的教育理论以及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转化现实的发展需要。在我国未来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完善美术专业的教学目标,在强调对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调整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比重。

2、加强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联系,保持课程设置的一致性和同步性

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对高校期间的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因此,作为一项基本的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各大高校应该加强自身同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联系从而掌握中小学阶段学生美术学习的情况,进一步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依据。美术专业的学习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美术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与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做到同步性和一致性才能够更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高校阶段的美术专业课程教学能够对中小学的美术教学进行一定的总结,从而为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各大高校针对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可在其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进行弥补,对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使美术专业课程的开设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次之外,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还要做到具有科学性,使其与相关专业更好的融合,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

3、强调美术专业教师的特点,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

美术教师在美术专业的课题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因此,各大高校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强化美术专业教师的特点,根据美术专业教师的专攻方向和教学特色制定出合乎实际的美术教学课程。同时,各大高校还应该着力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

4、培养“以人为本”的美术专业课程教学理念,促进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和谐统一

新的课程改革中更加强调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素质化教育成为一种趋势的情况下,美术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安排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在强化对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比重。通过美术专业课程的开设能够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同时,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强调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作的能力以及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从而能够正确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4]。

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既要符合新课程的改革标准又要符合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状况,使学生在美术专业的课程学习中不仅仅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完善学生自身的发展,使其作为美术专业人才能够发挥特长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有利于培养更多的符合我国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我国各大高校之间在相互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应该科学地对对美术专业的课程进行设置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建兵,王珍·高校美术专业毕业创作与学生个性培养[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4).

[2]热娜·买买提·新疆高校少数民族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3]李思荟,高巍·试析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误区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

[4]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课题组,周稽裘,钱景舫等·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通讯,2000(8).

(责任编辑:郑朝彬)

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

2.喻英(1968-)女,安徽东至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On the Concerning the Adjustment of the Fine Arts Curriculum in Colleges

Shen Jing1Yu Ying2

(1、2.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fei230011, Anhui,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s mainly aimed at teach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fessional art have been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direction of adjustment of major curriculum in college of fine arts, hope to be able to provide for our university’s teaching of art course in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curriculum setting of arts major;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curriculum view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5)01-0071-02

作者简介:1.沈静(1968-)女,安徽合肥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绘画、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数字全息展示技术在3D动画中的应用”(皖教秘人[2013]189号 :2013SQRL122ZD)。

收稿日期: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