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综述

2015-12-18 13:56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词缀学报方言

付 元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我国汉语方言研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西汉就有扬雄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后又有张炳麟作《新方言》。方言研究工作起步虽早,但并未受到广泛关注。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方言学术杂志《方言》创刊,才使得汉语方言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当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语音和词汇,语法研究相对薄弱。八十年代初期,在朱德熙先生的倡导下,方言语法研究地位提升,同时也出现了此方面的研究专著,如詹伯慧的《现代汉语方言》[1]。该著作用一章篇幅从构词法、语词组合、词语位次、句子结构及词类五方面介绍了汉语方言语法特点。由此,方言语法研究步入发展期。至今,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专题论文已有1300余篇、专著42部,以词缀和重叠结构为主要对象的词法研究和以句型、句类为主要对象的句法研究成为方言语法研究的重点。总体而言,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成果数量不断增多,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角度更加多元,研究范围逐渐广泛。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加以梳理并综述。

一、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主要围绕这两方面展开。

(一)词法研究

1926年,赵元任先生发表论文《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2],标志着汉语方言词法研究的开始。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的五十年间,几乎没有出现有关方言词法研究的文章。直到1978年乔魁生《辽宁方言形容词的多样性和生动性》[3]一文的发表,才标志着汉语方言词法研究正式进入发展期。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汉语方言词法研究逐渐走上蓬勃发展之路,出现了大量的论文、论著,且根据各地方言的差别,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张桂权在《新晃方言词法特点初探》[4]中对新晃方言的词缀作了详细的描写,曹耘《金华溪汤方言的词法特点》[5]一文就溪汤方言动词重叠结构作了描述。总体上看,方言词法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词缀和重叠结构上。

1.词缀

(1)研究数量

从研究数量来看,词缀研究在方言词法研究中占有较大比重。1980年至今,关于汉语方言词缀研究的文章共226篇,约占词法研究的四分之一。其中对后缀进行研究的共147篇,对词缀进行综合研究的文章约70篇,研究前缀和中缀的仅6篇。

(2)研究重点

从研究情况看,后缀“子”和“儿”的研究数量较多,约占方言词缀研究的百分之四十。2010年郑英树、张一舟编写的《四川方言词汇研究》[6],除了系统介绍四川方言的词缀外,还特别强调了词缀“子”和“儿”的使用情况及其与普通话的区别。与此同时,研究“子”缀和“儿”缀的论文也有很多,如陈晨《扬州方言中的“子”缀》[7]从名词类、代词类、数量词类、形容词类、动词类及“子”的辅助作用几方面详细阐述了扬州方言词缀“子”的使用条件、意义及作用。此外汪化云[8]、徐越[9]、郭辉[10]、汪如东[11]等人的文章也对近代汉语方言词缀“子”和“儿”进行了研究。

(3)研究内容

从研究内容看,方言词缀研究主要分整体研究、个案研究和分类研究三类。

整体研究即以系统宏观的视角对词缀进行概括,研究其分类和用法等。例如,李作南、李树新的论文《呼和浩特汉语方言中常见的构词词缀》[12]用分类举例的方法描写了呼和浩特方言中常见的前缀和后缀。其中,前缀包括“圪”“忽”“日”3个,后缀包括“子”“儿”“家”“项”等12个。这类文章内容全面、概括性强,具有系统性。此外,钱曾怡[13]、孙立新[14]、侯海霞[15]等学者的文章都从宏观角度对方言词缀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对词缀进行系统研究的同时,学者们也注意对词缀进行个案研究。如孙玉卿《大同方言的词缀“忽”》[16]分别从“忽”和动词、“忽”和形容词及“忽”和其他词类三方面对词缀“忽”进行举例分析,还详细介绍了词语加词缀“忽”后所表达的意义及意义的变化,使“忽”的用法和特点一目了然;曹瑞芳《阳泉方言的动词词缀“打”》[17]通过方言实例说明词缀“打”的用法,值得借鉴。陈晨[7]、陈忠敏[18]、盛银花[19]等都运用这种比较细致的方法研究方言词缀。

方言词缀研究的另一个方向就是分类研究。以功能作为标准,可将词缀分为名词词缀、形容词词缀、动词词缀、介词词缀等。分词类研究能够把词缀也归出类别,同时说明词缀的使用条件。曾毅平[20]、木乃热哈[21]、夏春艳[22]等人都在文章中通过研究某一种词类的词缀分析词缀的用法及特点;以位置作为标准,可将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其中前缀和后缀为主要研究对象。

2.重叠

(1)研究数量

重叠是方言词法研究中的热点,在方言词法研究中占有和词缀研究相近的比例,约四分之一,共有论文223篇。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方言语法研究著作都会涉及对重叠结构的讨论。例如王春玲的《西充方言语法研究》[23],虽不是研究方言词语重叠结构的专著,但是在第三章对西充方言的重叠形式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别介绍了西充方言中的名词重叠、量词重叠、数词重叠、动词重叠、形容词重叠、叹词重叠、拟声词重叠及副词重叠。另有孙叶林[24]、苏俊波[25]、孙立新[26]等人的论著及甘于恩[27]、吴云霞[28]、阮桂君[29]等人的论文涉及此方面内容。

(2)研究重点

从八十年代至今的方言重叠结构研究情况看,有关形容词重叠、名词重叠和动词重叠的研究数量和成果较多,约占重叠结构研究的百分之四十五。八十年代以名词的重叠结构研究为主,从九十年代开始,形容词重叠结构研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研究成果较多。

(3)研究特点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方言重叠结构研究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在30篇有关方言重叠结构探讨的文章中,对重叠进行综合论述的有9篇。这类文章并不是专门研究某种词类的重叠,而是对重叠进行系统描述。例如刘丹青的《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30],该文并没有对某一类重叠进行研究,而是根据重叠的构成形式、表意作用、语法功能、重叠的特点和性质等综合描述苏州方言重叠式。

进入九十年代,论述方言重叠结构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继承了八十年代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出现了张光明[31]、陈淑梅[32]、马重奇[33]、郭万明[34]、王健[35]写的5篇专门论述形容词重叠式的文章以及6篇论述名词和动词重叠结构的文章。这些文章在延续前人研究体系的同时,扩大了研究对象和研究地域的范围。重庆、山西、内蒙古、山东、湖南、湖北、福建、上海、广东、贵州、浙江、江苏、广西等地的方言纷纷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使得方言重叠结构研究趋于成熟、全面,说明方言重叠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证明了方言的重叠结构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和价值。

2000年至今,仅研究方言重叠结构的文章就有百余篇,以前没有受到关注的山西、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河北以及东北等地方言,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仅山西地区的方言重叠研究就有近20篇。此外,这段时期对重叠结构的研究从动词、名词、形容词扩展到了代词、数量词及方位词,如李炜[36]、范晓林[37]、吴永焕[38]等人的研究。同时,方言重叠结构研究更加细化,更加突出对某一个角度的研究而非概括论述。屈哨兵2001年的《湖北宣恩话“V下V下的”动词重叠及其相关问题》[39]在介绍重叠结构时,不是笼统地描写,而是从“V下V下”式的功能、象似性、格式变化以及与其他格式比较这四个方面对“V下V下”式动词重叠进行了剖析。

除词缀和重叠的研究之外,还有很多关于方言词法其他方面的研究,如翟燕《明清山东方言助词研究》[40]从历时角度对山东方言助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龙泉《洪湖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41]则对洪湖方言的形容词程度表示法做了全面详细的考察和研究;陈芳芳在《湖南省洞口县山门镇赣方言特色词法研究》[42]中除了对词缀和重叠进行了论述,还对大量赣方言特色词法进行了详细论述。此外,孟维智[43]、李巧兰[44]等人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汉语方言的词法。

(二)句法研究

我国方言句法研究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还处在萌芽时期,较早出现的作品有潘家懿的《交城方言的语法特点》[45]和张成材的《西宁方言的语法特点》[46]。八十年代初至今,我国方言句法研究专题文章共有322篇,仅是词法研究的三分之一。其中,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仅有19篇,也就是说方言句法研究一直是语法研究的薄弱环节。从1995年开始,方言句法研究逐渐步入发展期,并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发表文章的数量是前十五年的近十六倍。关于方言句法研究的文章主要涉及方言句型、句类、语序等语法问题。

1.句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的方言句型研究成绩辉煌,而且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开阔。

(1)研究数量

汉语方言句型研究是句法研究的重点,所占比重最大。1980年至今,汉语方言句型研究共出现文章230余篇,约占方言句法研究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研究最多的是动词谓语句,其中以把字句为主,共40篇。

(2)研究重点

从研究内容看,把字句的研究成果颇多,数量约占方言句型研究的百分之十七,是方言句型研究的重点。但是把字句研究的起步较晚,1988年汪化云、郭水泉的《鄂东方言的把字句》[47]是第一篇研究方言把字句的专题文章。1988—2014年共有30余篇关于方言把字句研究的专题论文,涉及把字句的处置性、把字句的否定及把字句的分类等内容。2013年徐慧芳的《富平方言的把字句》[48]通过对本地方言的把字句和普通话比较,介绍了富平方言把字句的处置式、非处置式及否定式。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张利莹[49]、龙选英[50]、赵雪[51]等人的论文都是通过分析方言把字句的处置性及类型来研究把字句的。

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从其他角度研究方言句型并占有相当的比例,比如被字句、有字句、在字句、让字句、同字句和比较句等。这些种类繁多且各有特点的句型是方言句法研究中的热点,也是以后方言句型研究的主导方向。

(3)研究特点

汉语方言句型研究以研究深入细致为主要特点。比如孙立新在《户县方言的把字句》[52]一文中通过研究处置性把字句、非处置性把字句、把字句的否定以及把字句与给字句的连带关系等问题,全方位细致地展现了户县方言把字句的特点;殷相印在《谈山东微山方言的被动式》[53]中详细介绍了无标记被动式的特点和有标记被动式的分类及特点。几乎所有的句型研究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式细致阐述的。

2.句类

方言句类研究比句型研究起步晚,从2000年开始才逐渐受到重视。

(1)研究数量

汉语方言句类研究是句法研究的热点,1980年至今出现研究论文85篇,成果虽然不多,但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000—2014年这十五年的研究数量是1980—1999这二十年研究数量的五倍,可见汉语方言句类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2)研究重点

从内容上看,问句研究是方言句类研究中的重点。从1981年罗福腾《牟平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54]发表至今,共出现方言问句研究文章63篇,是方言句法研究总量的五分之一,占句类研究的四分之三。2010年黎运汉主编《汉语方言疑问范畴比较研究》[55],书中分上、中、下三编详细介绍了七大方言区的疑问范畴、方言特色疑问句,并对方言疑问范畴进行比较。同时马志红[56]、邵敬敏[57]、王琴[58]、范艳[59]等运用独特视角对方言疑问句进行论述,为人们研究方言疑问句提供了宝贵资源。

汉语方言的句类研究以问句为重点,感叹句、祈使句及陈述句的研究数量很少,总数不及20篇,其中研究祈使句的有张明辉、云微[60],盛银花[61],黄晓雪[62],李崇兴、胡颖[63];研究方言感叹句的有邢向东[64]、祝清凯[65];研究陈述句的有邢向东[66]、于芹[67]等。

(3)研究特点

汉语方言句类研究在方言语法研究中最有特色,它既包含书面语句类研究也包含口语句类研究,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方言句类的多样性。研究方法以共时比较法为主,大部分都是通过方普比较来凸显方言句类的特殊性。如姚丽娟在《绥阳方言的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的异同》[68]中将绥阳方言的是非问、特指问、正反问和反问分别和普通话进行比较;李会荣《娄烦方言疑问句研究》[69]中将山西娄烦方言和山西其他地区的方言进行比较。

3.语序

语序是词或词组作为句子成分时的线性排列顺序。凡是句子都有应遵循的语序,所以语序研究不能像其他语法现象研究那样从数量上界定其地位。现代汉语语序遵循“主语+谓语+宾语”的规则,但是一部分口语和方言例外,以下主要总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方言中几种特殊语序现象的研究状况。

随着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语序的重要性。汉语方言语序研究以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70]一书的影响最大,该著作通过对普通话及方言中话题的研究分析语序,从而进一步分析句法关系。此外还有大量文章对方言语序问题进行探讨,如黄家教、詹伯慧[71]主要论述了后置现象;汪忠强[72]介绍了几类词在青海方言中的排列法则;王森、王毅[73],李蓝[74],李启群[75]等学者的文章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方言中比较特殊的语序。

二、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共时比较

共时比较法是汉语方言语法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方言和普通话比较以及方言和方言比较。

1.方言和普通话的比较

在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中,比较法是最常用也是最能体现方言特色的方法,其中以普通话作为参照进行比较的占绝大部分。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张成材的《西宁方言的程度副词“胡嘟”》[76]一文就通过方普对比,阐述了西宁方言中程度副词“胡嘟”和普通话“很”“最”“及”等程度副词之间的异同。李科凤在《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疑问句的异同》[77]中分别从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和反问这五个方面对重庆方言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分析重庆方言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之间的异同。此外姚丽娟[68]、曾宝芬[78]、周艳芳[79]、任永辉[80]等皆通过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比较来阐述方言语法的特点。

2.方言和方言之间的比较

除了占有绝大部分的方言与普通话比较研究之外,还有一小部分采用的是方言和方言比较的方法。如李申1983年在《徐州方言的儿化研究》[81]一文中就对徐州方言中的儿化和北京话中的儿化作了比较;吴青峰2007年在《涟源古塘方言与蓝田方言疑问句比较研究》[82]中从表达疑问的手段、语气词及疑问代词等方面对涟源古塘方言疑问句和蓝田方言疑问句进行对比分析,概括了两种方言疑问句之间的差异,并总结出造成差异的原因。此外还有黎意[83]、陈泽平[84]、王双成[85]等都运用方言与方言之间比较的方法研究方言语法之间的联系及区别。

(二)举例研究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无一不用到举例法,通过例子把方言中的特殊语法现象一一展现出来,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让人们理解。如孟庆惠[86]就通过大量列举“脆朋朋、松吱吱、响光光、标标致、动动摇、滑滑溜”等例子描述歙县方言ABB和BAA结构,使其更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包含举例的文章数不胜数,此外还有一部分是专门例析的文章。如蒋静2010年在《建始方言虚词“哒”语法功能例析》[87]一文中通篇用例子来说明建始方言中虚词“哒”的用法、位置及功能。此外李巧兰[44]、李申[88]、白玉波[89]、李文娟[90]等都以举例为主要论述方式,使研究内容真实、有说服力、便于读者理解。这些大量实例,也为方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

通过罗列大量方言语法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方言语法研究还存在着使用方法单一的现象,表现为只注重方言语法的共时比较,忽视了历时比较研究,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只会停留在语言表层,而不能够对方言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所以研究方言语法在注重共时比较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历时研究的意识,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才会更全面地揭示方言语法特有的现象及规律。

三、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方言语法研究的系统性加强

方言语法研究逐渐趋于系统性。以往的方言语法研究以专题性研究为主,集中展开对方言语法某一个专题的某一个角度讨论,现代方言语法研究在兼顾专题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语法系统性研究,以多角度、全面的视角剖析方言语法。如丁崇明在《昆明方言语法研究》[91]中除了详细地论述了昆明方言中常见的几种特殊语法现象外,还从昆明的地理和历史着手,说明昆明方言的来源及发展过程,运用社会语言学方法进行调查,并注意总结具有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的原则和规律。阮桂君[29]、殷相印[92]等都是通过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来阐述方言语法的。

(二)重视方言语法的历时研究

平面共时比较研究在方言语法研究中用得比较多,通过方言和普通话、方言和方言之间的比较可以使方言特色更加鲜明。历时研究可以在追根溯源的基础上充分探寻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的发展演变规律,使方言语法研究更有理据性可寻。如徐复岭在《山东方言比较句式溯源简说》[93]中通过研究元明清山东作家的文献资料,溯源山东方言中的比较句。此外施其生[94],项梦冰[95],曹茜蕾、贝罗贝[96]等都是通过历时视角阐述方言语法的。

(三)方言语法研究趋于平衡

方言语法研究初期,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语言学家都偏向研究闵、粤、湘等南方方言,对北方方言的研究只集中于山西,相对而言,东北、河北等地方言的研究长期处于低靡状态。近些年,方言研究逐渐步入平衡发展的局面,之前不被人们关注的一些地方方言逐渐受到重视。以东北方言为例,2000年到2014年之间出现的论著大概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末这二十年的七倍。这也提醒我们,方言研究中还有许多新的领域值得探索。另一方面,方言语法内部研究趋于平衡发展。目前,方言词法研究的成果是句法的三倍,因而应加大对方言句法的研究力度,促使方言语法研究平衡发展。

[1]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2]赵元任.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1926(2).

[3]乔魁生.辽宁方言形容词的多样性和生动性[J].辽宁大学学报,1978(4).

[4]张桂权.新晃方言词法特点初探[J].怀化师专社会科学学报,1988(1).

[5]曹耘.金华汤溪方言的词法特点[J].语言研究,1987(1).

[6]邓英树,张一舟.四川方言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陈晨.扬州方言中的“子”缀[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

[8]汪化云.团风方言的儿尾[J].方言,1999(4).

[9]徐越.杭州方言儿缀词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0]郭辉.皖北濉溪方言的“子”尾词[J].方言,2007(3).

[11]汪如东.江苏海安方言的“子”尾词[J].方言,2012(4).

[12]李作南,李树新.呼和浩特汉语方言中常见的构词词缀[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

[13]钱曾怡.济南方言词缀研究[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3).

[14]孙立新.关中方言的词缀[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5]侯海霞.辽宁方言词缀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16]孙玉卿.大同方言的词缀“忽”[J].方言,2002(4).

[17]曹瑞芳.阳泉方言的动词词缀“打”[J].语文研究,2004(4).

[18]陈忠敏.论北部吴语一种代词前缀“是”[J].语言研究,1996(2).

[19]盛银花.安陆方言的词缀“子、儿、娃儿”[J].培训与研究,1999(6).

[20]曾毅平.石城(龙岗)客话常见名词词缀[J].方言,2003(2).

[21]木乃热哈.凉山彝语形容词词缀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1).

[22]夏春艳.现代山东方言动词后缀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23]王春玲.西充方言语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4]孙叶林.邵东方言语法研究[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25]苏俊波.丹江方言语法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6]孙立新.关中方言语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7]甘于恩.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2.

[28]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2.

[29]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0]刘丹青.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J].语言研究,1986(1).

[31]张光明.忻州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J].方言,1992(1).

[32]陈淑梅.湖北英山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J].方言,1994(1).

[33]马重奇.漳州方言的重叠式形容词[J].中国语文,1995(2).

[34]郭万明.恩施话里形容词动词的一种重叠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1).

[35]王健.徐州方言中的“ABB的”式状态形容词[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2).

[36]李炜.兰州方言名词、量词的重叠[C]//汪国胜,谢晓明.华中语学论库(第二辑)——汉语重叠问题.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7]范晓林.晋北方言领属代词的重叠[J].中国语文,2012(1).

[38]吴永焕.山东郓城方言的一种方位词重叠[J].中国语文,2003(3).

[39]屈哨兵.湖北宣恩话“V下V下的”动词重叠及相关问题[J].方言,2001(2).

[40]翟燕.明清山东方言助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41]龙泉.洪湖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2]陈芳芳.湖南省洞口县山门镇赣方言特色词法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9.

[43]孟维智.西安话中的语气词“些”[J].语文研究,1982(2).

[44]李巧兰.例析新乐方言中常见词缀的用法及特点[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

[45]潘家懿.交城方言的语法特点[J].语文研究,1981(1).

[46]张成材.西宁方言的语法特点[J].青海社会科学,1981(1).

[47]汪化云,郭水泉.鄂东方言的把字句[J].黄冈师专学报,1988,(1).

[48]徐慧芳.富平方言的把字句[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

[49]张利莹.郴州方言的“把”字句[J].大学时代,2006(11).

[50]龙选英.永登方言“把”字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51]赵雪.镇安方言中的“把”字句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0).

[52]孙立新.户县方言的把字句[J].语言科学,2003(6).

[53]殷相印.谈山东微山方言的被动式[J].现代语文,2011(8).

[54]罗福腾.牟平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J].方言,1981(4).

[55]黎运汉.汉语方言疑问范畴比较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56]马志红.龙口方言疑问句疑问功能的偏离及成因探讨[J].语文学刊,2006(S2).

[57]邵敬敏.上海方言的话题疑问句与命题疑问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4).

[58]王琴.阜阳方言“可VP”疑问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59]范艳.习水方言疑问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60]张明辉,云微.辽北方言的祈使句“A[性质]+儿+的”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1).

[61]盛银花.湖北安陆方言的祈使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62]黄晓雪.宿松方言中句末带“佢”的祈使句[J].语言研究,2011(2).

[63]李崇兴,胡颖.武汉方言中由“V+他”形成的祈使句[J].江汉大学学报,2006(6).

[64]邢向东.呼和浩特方言感叹句的常用句式[J].方言,1994(2).

[65]祝清凯.四川方言中的一种特殊感叹句探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66]邢向东.陕北晋语沿河方言愿望类虚拟语气的表达手段[J].语文研究,2005(2).

[67]于芹.安徽临泉方言中比喻格式“给……啷”[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

[68]姚丽娟.绥阳方言的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的异同[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6).

[69]李会荣.娄烦方言疑问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70]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71]黄家教,詹伯慧.广州方言中的特殊语序现象[J].语言研究,1983(2).

[72]汪忠强.谈谈青海方言的特殊语序[J].青海社会科学,1984(3).

[73]王森,王毅.兰州话的“V+给”句——兼及甘宁青新方言的相关句式[J].中国语文,2003(5).

[74]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3).

[75]李启群.湘西州汉语方言两种特殊语序[J].方言,2004(3).

[76]张成材.西宁方言的程度副词“胡嘟”[J].青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1).

[77]李科凤.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疑问句的异同[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1).

[78]曾宝芬.东干语和普通话有关名词的正词法比较[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4).

[79]周艳芳.阳泉方言中的名词重叠式及与普通话的比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8).

[80]任永辉.宝鸡方言与普通话语法差异初探[J].语文学刊,2012(18).

[81]李申.徐州方言的儿化研究[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4).

[82]吴青峰.涟源古塘方言与蓝田方言疑问句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4).

[83]黎意.广州话与壮侗语的后修饰成分比较研究[J].南开学报,1996(6).

[84]陈泽平.北京话和福州话疑问语气词的对比分析[J].中国语文,2004(5).

[85]王双成.西宁方言与吴方言的一些语言现象之比较[J].语言科学,2009(5).

[86]孟庆惠.歙县方言的AAB、BAA式结构[J].安徽师大学报 1981(4).

[87]蒋静.建始方言虚词“哒”语法功能例析[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88]李申.徐州方言的省缩词语例析[J].语言研究,2002(4).

[89]白玉波.宁夏泾源方言中的ABB构形例析[J].宁夏大学学报,2011(2).

[90]李文娟.湖北天门方言特殊亲属称谓例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12).

[91]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

[92]殷相印.微山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93]徐复岭.山东方言比较句式溯源简说[J].中国语文,1995(2).

[94]施其生.汕头方言的“了”及其语源关系[J].语文研究,1996(3).

[95]项梦冰.关于东南方言结构助词的比较研究[J].语言研究,2001(2).

[96]曹茜蕾,贝罗贝.近代早期闽南话分析型致使结构的历史探讨[J].方言,2007(1).

猜你喜欢
词缀学报方言
方严的方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方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外国学生习得类词缀“感”的偏误分析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现代维吾尔语的词缀功能及从中存在的奇异现象的处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