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市2所二级乙等医院护理单元设备风险管理分析与对策

2015-12-18 01:41陈悦军
护理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临安市风险管理科室

陈悦军

(临安市昌化人民医院,浙江 临安311321)

临安市2所二级乙等医院护理单元设备风险管理分析与对策

陈悦军

(临安市昌化人民医院,浙江 临安311321)

目的了解二级乙等医院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通过统计临安市2所二级乙等医院近3年来由设备引起的意外事件报告和医疗纠纷,结合临床护理实践调查,以鱼骨图进行风险分析,设计使用维修三联单,运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改进。结果经过2011年8月—2014年8月3年的探索改进,完善了医院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故障率下降64.5%,同时提高了医护及设备技术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预见、防范能力,设备意外事件漏报率下降85.0%,更密切了医护关系,提升了护理安全性。改进前2家医院由设备引起的医疗纠纷发生了3起,赔款数额近百万,改进后未发生设备故障引起的医疗纠纷。结论护理单元做好因地制宜的设备管理,可以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级乙等医院;护理单元;设备管理

随着群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由设备引起的纠纷屡见不鲜。据美国FDA统计,美国在1991—1992年中,因医疗仪器设备而引发的严重医疗事故共56 220起,死亡3 838起[1]。我院所在县级市具有2家二级乙等医院,近年来随着腔镜、碎石等技术的开展,医疗设备逐渐增多,护理设备如微量泵、心电监护仪、微波治疗仪、呼吸机及糖尿病护理等相关设备大量进入临床使用。护士一方面是设备具体使用者,另一方面承担了部分医疗设备的维护、使用和报修等管理工作,其间由于维护、使用不当而引发的不良事件已逐渐成为安全隐患[2],并且由于医院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够严密,制度不够完善,常成为医疗事故的隐患和导火索,因此护理单元如何用风险管理的思想和理论指导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和配合设备科做好预防性维修[3]等设备质控工作,消除故障隐患于萌芽中的风险管理极其重要。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经典模型[4],这一理论在省市级医院广泛运用,并逐步推广到二级医院。笔者运用PDCA循环对临安市2所二级乙等医院进行了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调研的昌化人民医院和於潜人民医院均位于浙西山区,2012年通过浙江省二级乙等医院评审,分别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病区和急诊、手术供应室共6个护理单元。护理单元与设备科之间无电子信息平台,并且因人员理念等原因,在设备使用管理中就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护理单元设备风险管理要借鉴上级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但在管理模式不可生搬硬套,需要因地制宜,持续改进是关键。通过2011年8月—2014年8月共3年的联合探索,2家医院完善了医院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科根据临床需求采购护理设备,避免了浪费和重复采购。定期维护保养,设备故障明显降低。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增加了设备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自豪感,绩效有据可查。同时提高了医护及设备技术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预见、防范能力;医护同时培训,不仅降低了设备临床使用风险,更密切了医护关系,更有利于患者管理。设备培训纳入在职继续教育,进一步优化了护士知识结构,提升了护理安全性。自护理单元加强设备管理以来,未发生设备故障引起的医疗纠纷,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患者在本地医院,2011年平均病床使用率95.7%,2012—2013年平均床位使用率为106.5%。改进前后临安市2所二级乙等医院设备故障引发的各类事件详见表1。

表1 改进前后临安市2所二级乙等医院设备故障引发的各类事件

从表1可见:与改进后相比,改进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各类事件比改进后高2.81倍;设备管理改进后故障引起的事件发生概率下降了64.5%。可见设备风险管理对策行之有效。

同时提高了医护及设备技术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预见、防范能力,设备意外事件漏报率下降85.0%,提升了护理安全性。改进前2家医院由设备引起的医疗纠纷发生了3起,赔款数额近百万,改进后未发生设备故障引起的医疗纠纷。由此可见,护理单元做好因地制宜的设备管理,可以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设备风险管理中还有很多环节需要继续完善和提高。如设备管理和技术人才培养问题。2家医院设备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专业人员奇缺,业务水平低下等现象,导致众多设备报废、维修时间长、修好率低、维修成本高的现象发生。在实践过程中,还发现各相关科室的协调仍需加强,护理是医疗重要组成部分,医生的设备管理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等。

2 调研方法

2011年8—10月对2家医院做了设备仪器数量和使用情况及护士、设备技术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和存在问题的调查统计,2011年11—12月制作鱼骨分析图,寻找问题环节,制定对策;2012年1—12月应用PDCA思维模式不断改进,包括多形式培训、使用维修三联单等;2013年1月—2014年8月每季度进行总结,找出具体操作中反复的问题,持续改进。

3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规章制度不健全 管理者普遍重视人员的管理,轻视对物的管理,医疗器械安全性和应用质量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忽视,更导致防范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如未认真履行设备相关的计量检定及年检检定按期确认,可能存在设备未定期进行计量检定或超年限使用。而现在患者自身保护意识增强,对一些设备上的计量合格证、检定合格年限等标记相当重视,从而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3.2 医务人员设备风险意识薄弱 护士长在平时的护理质量考核中,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及操作技术抽查多,而对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抽查少,导致护理人员在这方面的知识缺乏和意识淡薄。如大多数护理人员对设备保养和维护意识淡薄。保养和维护不当,导致设备性能退化、故障或损坏,设备带病工作是风险的又一大来源,既伤害了患者,也影响了医院的效益和形象。更有一些医生对于设备风险缺乏整体意识,认为仪器使用管理是护士的责任,于己无关,对仪器性能不学习了解。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医护之间的关系,还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指令。

3.3 设备科被动工作 护理单元有故障报告才予以维修,定期检查流于形式,软件资料不完整,一旦发生投诉纠纷,无据可依。

4 设备风险管理的对策

4.1 健全规章制度

4.1.1 建立人员培训、考核和认证制度和采购制度,建立岗前培训和操作上岗制度,推行器械使用前检查制度。这种院内的“用前检查”和使用培训及操作上岗制度的逐步实行和推广,有助于器械应用质量的提高,降低风险[5]。

4.1.2 对设备使用质量控制所涉及的人员、使用规范,设备科和护理单元共同制作操作规程、使用指南及手册。严格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和预防性维护。及时张贴鉴定合格标记 ,对破损的标记及时补贴,对检定即将到期的设备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重新检定,合格者换贴新标记,确保医疗设备的完好可靠性[6]。

4.2 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4.2.1 加强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护理部每年不定期组织护士长风险管理学习,特别是对新上岗的护士长。要求护士长具有分析设备临床使用的风险认知能力,并对护士进行培训。护理单元将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纳入科室的业务培训计划中,对科室一些高新技术的设备,指定专人进行重点培训,让其在临床上发挥骨干和业务指导作用;对科室现有的设备及急救设备进行全员培训,达到人人过关,要求熟练操作,能正确维护和使用,并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抽查和考核,以了解护理人员的掌握程度。

4.2.2 对护理单元的所有设备仪器进行分类,编号,在应用前进行全面的风险因素评估,查找可能发问题的环节,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

4.2.3 一些设备仪器为英文界面或者英文说明,因多数医务人员英语能力薄弱,所以这一类设备要确定能否调试成中文界面,不能调试的使用前制作中文说明,悬挂于设备旁以作提示。简单的英文提示要强化记忆。

4.2.4 对科室重要设备(如呼吸机)、新进的设备,在医疗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要求本院的医护人员一起参加厂家的培训,待其熟练操作,掌握全部功能后才能验收。

4.2.5 将设备仪器使用故障纳入护理意外事件,由当事人填写报告表,非护理设备同时报医院不良事件,科室每月进行分析改进,护理部每季度分析整改。

4.3 改进护理单元与设备科各自为政的工作流程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对于降低临床护理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7]。长期以来,2家医院设备维修一直使用出现故障护士口头通知设备科维修的工作程序,然而维修的结果常不能及时反馈,有时导致治疗延缓。特别是随着医院近年来业务需求的不断扩展,采购的设备和新的设施不断增加,这种情况更加突出[8]。针对这种情况,在没有条件实行电子信息统一管理的情况下,设计了手工设备维修保养三联单(类似于心电图申请单),做到有申请、有操作、有反馈,双方明确责任,清楚设备性能。既提高护士的操作能力,又减少设备技术人员的工作量,还能为设备人员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4.3.1 三联单的设计见表2。

表2 设备维修申请三联单

4.3.2 三联单使用 一联——申请单:由科室填写。护理单元根据科室设备情况,提出保养或维修申请,申请单递交设备科;设备科实地维修或保养后,填写反馈单,即时交付科室(二联),若需厂家维修,在反馈单中具体说明情况和联系结果。三联由设备科保存。

[1]吴大勇.呼吸机应用中的医疗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1):6-8.

[2]尹安春.医疗护理设备管理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建立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4):67-69.

[3]吴正煜,孟繁荣.现代医院设备维修机构的设置与管理[J].当代医学,2004(3):40.

[4]崔延华.PDCA循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180-181.

[5]曹德森,吴 昊.医疗器械临床应用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8):505-508.

[6]张 岩,张素梅.医疗设备在临床验收和使用中的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7):48.

[7]李 丹,徐林霞,何光彤.护理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对于降低临床护理风险的作用探讨[J].北方医药,2012,9(10):116-117.

[8]蒋友好,彭 文,蒋宁峰,等.医疗设备报修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36(5):382-384.

R472.1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3.021

2014-09-02

浙江省康恩贝医院管理软科学课题项目(2011ZHAKEB318)

陈悦军(1971-),女,浙江临安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护理部主任。

方玉桂]

猜你喜欢
临安市风险管理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夜空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升级特色民宿 打造绿色太湖源——访临安市太湖源镇党委书记高吉亚